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63|回复: 4

[休闲时尚] 本周知乎热词 | 双 11、雷神 3 、风清扬、iPhone 、猎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11 06: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周知乎热词 | 双 11、雷神 3 、风清扬、iPhone 、猎场 

2017-11-11 每周必看的榜单 知乎日报


本周知乎热词

(11.5 - 11.11)


1


双 11


该话题总共获得了 7,237,441 次浏览



电商们合理举办的一年一度的巨型剁手/吸金盛会。


2017年「双十一」有哪些值得购买的商品?


知友:赵晨(6500+ 赞同


我是双十一会场商家,我来回答您双十一的价格政策是:


1、必须低于 9 月 15 日至 11 月 10 日期间成交最低价的九折。


2、11 月 12 日至 12 月 11 日期间不得低于双 11 当天售价出售。


综上,双十一价格基本上是 9 月到 12 月 4 个月最低的价格。


理论上讲,也应该是全年最低价,因为规模效应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商家是可以让出这部分利润的。


另外,五折是指专柜价,而不是平时的实际售价。专柜价基本随便填。


总而言之,双十一确实能捡着便宜,但是没有宣传的那么大。天猫对价格的管控还是比较严的。系统自动检测,价格虚报或者没达到低价要求的是不允许双十一当天上架销售的。


利益相关(如果下面不小心或者故意出现我们的品牌或者店铺,请大家见个谅啊。我保证绝不影响答案的客观公正性,也保证绝对是不小心或者故意的。)双十一价格政策是如何执行和监管的?先上一张图:



这张图片熟悉吧?这个是双十一当天你们即将看到的宝贝页详情图的首 P。(现在看不到哦~,我们也只能看到预览图)


上图中有两个价格,对!一个是专柜价,一个是双 11 购物狂欢节价格。并且上面标注很醒目的「低于 5 折」标签!现在告诉你们我们是如何操作这两个价格的,再来一张图:



这张图片就是我们设置双十一价格的操作后台(官方叫这个为「双十一官方活动优惠设定」)


现在请大家关注三个地方:专柜价、活动售卖价、最低价专柜价。


最低价:这个关键了,上面也说过,系统会抓取本店在 9 月 15 日至 11 月 10 日的成交最低价。你们也许会说,啊,成交最低价,我知道怎么看!不就是这个吗:



sorry,真不是。


许多天猫商家会告诉你,我们是不能修改价格的。某种意义上是这样没错。


但是,有个东西叫套餐。比如,我们这件东西,如果要卖你 250 (我是不小心或者故意的),确实在单品上改不了价格,那我就给你做个套餐。搭配什么呢?没错,就是你们常见的补差价链接、补邮费链接什么的。


因此,即便我 250 元卖给你,在你们看到的月成交记录中也是 299 元。(是不是 有种被雷击中的感觉?)


天猫当然知道,回到上上张图片,最低价下面显示的价格是包含套餐交易的最低价格。什么意思呢?比如我这款产品搭配一个补差价链接(差价链接也会设置价格,比如 10 元),那么套餐原价应该是 299 元+ 10 元= 309 元。


最后我修改套餐价格为 250 元卖给你。天猫会怎么计算最低价? 299/309*250 元。懂了吗?(看到我们的最低价格依然是 299 元,你会不会热泪盈眶多口而出:良心卖家啊!)


活动售卖价:这个就是双十一当天我们出售的价格了。我主要给大家展示一下乱设价格会发生什么:首先,肯定不能设置高于最低成交价的价格,否则:



其次,也不能高于最低成交价的九折来卖,哪怕高了1块钱也不行,否则:



大家看明白了吧?有没有便宜可占?


必须有!再加上各种活动优惠券,你再算一下?


拿我们店为例:30 元优惠券再加上满 999 元减 100 元,满 1999 元还送其它东西。你们自己感受吧,能便宜多少?


当然,不同的店铺优惠的程度也是不同的。我只是想告诉你们,商家是可以让利给你们的。为什么?我上面也讲过了:集中性的大促活动会大大降低我们的单位运营成本(人力、推广、库存等等),因此我们才会也能够给你们让利!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1 06: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


雷神 3  


该话题总共获得了 3,608,776 次浏览



《雷神 3 :诸神黄昏》是漫威影业出品的一部科幻兼奇幻动作电影,取材自漫威漫画《诸神黄昏》。由塔伊加·维迪提执导,克里斯·海姆斯沃斯、汤姆·希德勒斯顿、凯特·布兰切特、马克·鲁法洛、泰莎·汤普森等主演。于 2017 年 11 月 3 日在美国上映,中国内地同步上映 。


如何评价电影《雷神 3:诸神黄昏》


知友:张卓然(1400+ 赞同)


首先是结论:《雷神 3 》是我心里雷神系列最好的一部,也是漫威电影宇宙第三阶段中非常出彩的一部。


无论是剧情、服装、配乐还是色彩都比两部前作有所突破,但又非常明显的有区别于《银河护卫队》。是让人想要二刷三刷的电影。


本回答会分为无剧透和有剧透两部分,在进入有剧透的 Part 时会有大量醒目标注提醒,没有看过电影的旁友可以放心食用(๑•̀ㅂ•́)✧


【无剧透】


1. 电影风格


从预告片和海报的设计就不难看出,《雷神 3 :诸神黄昏》和雷神系列的前两部作品将会有完全不同的风格。


去除漫威电影通常都会设置的笑点/包袱/打脸系列,《雷神》 1、2 两部电影的基调某种程度上是走了「北欧神话&史诗」的莎士比亚正剧画风。想想雷神 2 里锤哥洛基二人带着简去打麻辣鸡丝&锤哥在格林尼治大战麻辣鸡丝的配色,土黄土黄 + 蓝黑蓝黑,真是叫人头秃.jpg。



能把《雷神》系列从前面两部曲的正传风格,转变成《诸神黄昏》中的工业重金属波西米亚希腊神话色彩斑斓黑暗温情的画风,相信导演和编剧也是有所取舍和考量并下了不少功夫的。


漫威电影宇宙第三阶段整体趋向于黑暗和压抑,不久前偷跑的《复仇者联盟 3 :无限战争(上)》预告片把我看得快要抑郁。


这种压抑不是一两个段子或者插科打诨能够覆盖得过去的感觉;它贯穿于整个时间段,从《美国队长 3:英雄内战》就开始了情绪的铺垫。


即使像是《银河护卫队 2 》这种有着一言不合就尬舞的前作的电影,整体基调也不如之前欢脱,也有着勇度离开这种无论看几遍都会泪目的情节。


在这样的基调下,《雷神 3 》没有贯彻前两部《雷神》和漫威电影宇宙第三阶段的压抑,而是选择了一个乍看上去有些不伦不类,但实际上效果拔群的风格,也算是给了观众们很大的惊喜。


2. 节奏与剧情安排


影片全场 130 分钟,剧情节奏较快,没有长篇大论的拖沓。


Thor 与 Loki 二人在地球的经历用十几分钟带过,卷福的友情出演也不喧宾夺主(故事还是主要在 Sakaar 和 Asgard 两个星球上展开)回忆杀情绪渲染到位,用数个慢镜头一笔带过。两个彩蛋,前者或直接承接《复仇者联盟 3 》。


段子安插得算是比较妥当,有许多前后呼应的笑点。就影片内部而言,Thor 与 Loki,Thor 与 Hulk,Thor 与 Valkyrie 之间互动时的包袱算是前后各照应了至少三次。


与其他漫威电影有所交互的笑点也很多,比较常见的就是《复仇者联盟 1 》和《复仇者联盟 2 》;如果没有观看过这两部电影可能没有办法理解《雷神 3 》里的一些梗,但并不影响整体观影体验。



打斗明快有力,除了 Thor 大战 Hulk 的第一次正面碰撞外,没有很明显的慢动作战斗。「大魔王开始解释来龙去脉」的桥段也分成了好几次由不同的人进行强调;Hela 与 Thor 大战时没有一点废话,也丝毫不给锤哥反杀的机会,非常干净利落,有一种「说打就打」的魄力。


这可能也和影片内容相对充实的原因有关,毕竟 Thor 和 Hela 两条线的故事要塞进 130 分钟并不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但是节奏过快的一个缺点就是,某些人物的退场处理不是很好。


虽然该说的话都说了该理解的动机也都理解了,但这个人这么草率地一下就领了盒饭还是有些让人难以接受。无论是影片一开始在大魔王 Hela(真·凯特大魔王)刚登场时挂掉的人,还是在她最终决战时杀死的人,都退场得太快了,连一个多余的镜头都没有(有一点像 Fate/Zero 和 Fate/Stay Night 里大部分打酱油的英灵,没错我就是在说哈桑/长江/R 姐/小次郎)。


3. 演员与角色


《雷神》系列拍到今天,已经有了两部前作和两部复仇者联盟作为铺垫,几位主角的背景故事早已交代完毕,性格特质也大致形成,在四部电影里角色的发展也基本已经接近成熟。


到了第三部,角色的塑造算是带着镣铐跳舞;而角色的性格会决定他们的行动,从而影响剧情的走向。


《雷神 3 》在角色方面的突破,一方面采用了电影整体风格的转变,另一方面制造了更大的危机和「特殊时期」(比如预告里就能看出来的喵喵锤被捏碎、Thor 流落异星成为角斗士、Hela 试图摧毁 Asgard 等)。


而在「诸神黄昏」这种危机的压力下,Thor 和 Loki,还有打酱油的 Banner,在前作高完成度的人物形象上又有所改变。电影的几位主演,克里斯·海姆斯沃斯、汤姆·希德勒斯顿和马克·鲁法洛也很好地在这种全新的电影风格中诠释了人物的成长。而 Odin 的扮演者安东尼·霍普金斯也在较短的时间内贡献了非常精彩的表演。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漫威一直不太擅长于塑造反派,但 Loki 这个人物所展现的自卑、黑暗、痛苦和挣扎却是细腻而多层次的。从《雷神 1 》初登场渴望父亲的认可、与 Thor 争夺王位,到《复仇者联盟 1 》中野心膨胀、试图借用黑暗力量征服地球,再到《雷神 2 》里经历囚禁与母亲去世、与 Thor 合作对战麻辣鸡丝。


Loki 正渐渐从一个迷途的桀骜中二少年变成一个有魅力、有良心的魂淡。在这部《雷神 3 》里,他的成长令人欣慰,与 Thor 二人的感情也有了本质性的改变。



(人物分析部分涉及剧透,暂且说到这里)


BTW马特达蒙真的有客串洛基!不过为了不剧透我就不在这里说具体是怎样客串的了,实在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剧透版的部分 ~


4. 总体评论


《雷神 3:诸神黄昏》是一部观影体验非常好的电影,坐在影院前排角落看 130 分钟不觉得累的那种。


电影整体风格有了新的突破,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有正面效应的尝试。影片节奏明快、逻辑连贯,情节流畅紧凑,人物动机较为充足。服装、道具、化妆和特效都维持了漫威的一贯水平(虽然有几个镜头特效感过强,我会在剧透版部分推测一下原因)。


Immigrant Song 这首歌非常燃,效果不逊于神奇女侠的 Is She With You。是一部成功的商业片。(除去以上种种,光是锤哥和基妹二人的肌肉和颜就值得N刷。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1 06: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3


风清扬 


该话题总共获得了 2,736,988 次浏览



《风清扬》是马云主演的首部电影《功守道》的主题曲。由高晓松量身创作,尹约填词,马云与王菲首次合作献声。歌曲于 2017 年 11 月 3 日发行。


如何评价王菲和马云的《风清扬》?


知友:李嫑嫑(500+ 赞同)


这是一首对王菲没什么难度,却对马云存在高难度演唱要求的歌曲。只是相比马云所面临的演唱难度,这首由互联网大佬马云与歌坛天后王菲联袂的歌曲《风清扬》在创作背景、歌曲主题、幕后故事,以及马云为什么肯花时间精力联合李连杰等众星在电影《功守道》及歌曲中亲力亲为,更值得去探个究竟。


歌曲背景:


高晓松担任了这首《风清扬》的制作人,并全权负责作曲和音乐监制,协调着整支团队(乐手与乐团)的录音工作。那么问题也随之而来,音乐里的「制作人」是什么概念?


音乐中的制作人,通常负责监督着一张专辑或一支单曲的制作全过程,包括不限于词曲混编录等等,他会以自己的标准来判断并权衡这张专辑或某首歌的色彩倾向性,比如这首歌的编曲有些过于黯淡,制作人觉得太暗了,要求编曲改亮一些,让人听起来不会特别阴郁。


与此同时也包括词曲的调整,比如某段歌词写得有些不太顺溜,那么制作人也会叮嘱填词人把词重新顺一下。此外还包括很多环节(包含录唱),制作人都需要全程参与盯梢,以确保专辑或单曲的质量。


所以别看平时我们总是在提作词、作曲、编曲,其实有些利弊权衡后所得到的完美结果,与音乐制作人的付出息息相关,如果没有制作人的把关,歌曲质量很可能一会儿随着填词的方向、一会儿又被作曲带跑了、一会儿又被编曲改得背离原意。


《风清扬》是高晓松第一次和马云在音乐上的合作,同时这也是马云身为互联网人士首次以歌手身份出镜献声。高晓松最初接到马云《风清扬》的歌曲意向时产生了一个思考:「究竟是写得流行一些、口水一些、大众一些,还是写得高端一些、深邃一些、经典一些」。


在经历重重思考后,高晓松决定让《风清扬》彻底遵循着互联网风云人物马云的性格和经历,保留马云的传奇本色,保留人乐合一独一无二的侠骨气质。如果走口水路线,那么歌曲的形态必然会通俗化,显得缺少音乐精神层面的追求。


有了这个最基本的构想,《风清扬》的雏形和方向便浮现于高晓松的脑海中,接下来他需要思考的,是这首歌该定什么 key 才既适合男声马云,又适合女声王菲,歌曲又该用什么和弦来刻画「风清扬」(马云)这个角色的心境。


作品赏析:


歌曲的旋律自然不是平常我们喜欢听的那种「芭乐」,高晓松的旋律写作大多是非常规的形式,在他写过的歌曲里,你很少听到烂大街的卡农走向,他常常喜欢用「服务自己>服务大众」的逻辑去写歌。


这种逻辑绝对不会让所有人都满意(包括我),因为有些句子你明明可以把它写得更顺耳更好听,可高晓松偏偏要停顿在一个看似不太合乎情理的和弦音,然后下一秒你又不知道它会转折到什么色彩上去。


你听他的作品永远是被他带着走,他绝不会顺着你走。可是如果你听久了,或者时隔一年半载再去听,又会觉得很有味道,很有高晓松的那种艺术哲学。


填词部分由近几年知名度飞涨的才女尹约担纲,她在写《风清扬》歌词时通过一连串的具象词句固定了「竹林」、「千山」、「大漠」的基础场景,竹林会让听众联想到古时武侠剧常常打斗的场景,千山则是武侠高手常常隐居的地方,大漠则是侠客们仗剑走天涯的必备背景。


「声回荡」、「云掠过」、「淋不湿」、「吹不散」、「拂衣去」则在上述基础上巩固了写实的画面,并以此附和“风清扬”在武侠作品中的特征:招式特点、来无影去无踪、个人情怀等等。


编曲是这首作品很值得称赞的地方,圈内老司机讴歌负责了编曲工作,歌曲中比较难捕捉到的弦乐是由董冬冬编写,又经中国爱乐演奏录制而成。


前奏那精髓的鼓由罗皓引出,随鼓切入的吉他和贝斯分别由讴歌和何峰弹奏,钢琴部分是我个人很欣赏的作曲者钱雷,如果你现在还不知道他是谁,那么我可以说一串他的代表作:《大鱼》、《默》、《亲爱的》等。


整首编曲由复杂丰富的 Live Band 给出江湖纷争难以脱身的焦躁感,主歌段淡淡的电吉他和微弱的钢琴如古装颂白那样平淡不惊却暗藏汹涌,副歌段仍然依靠架子鼓给出那种如高手出招般的节奏打击感,配合人声的起伏好似一首岁月放歌,电吉他的间奏也让歌曲变得更有古今互吟之意,有感慨,也有哀叹。


歌手马云:


我评价过两位企业大佬级的歌手,一位是以《Are You OK》一战成名的小米 CEO 雷军,另一位是常常在万达年会里献声的王健林。


虽然我并不是第一次听马云唱歌,可必须承认,这首《风清扬》是我第一次听马云正儿八经地通过录音棚的形式唱了一首真正意义上完整的歌曲。


雷军的唱功比较依赖鬼畜 UP 大神的调校,王健林的唱功比较依赖他军人出身的魄力。


如果你知道马云为了录《风清扬》每天不论是坐飞机开会还是在办公室呆着,他都会严肃地捧着手机练歌,他试图用有限的时间和天赋去深刻体会《风清扬》赋予自己的人格化音乐,然后一句又一句地重复练习,感受侠骨清风、身不由己、大漠豪情、山水无情、拂袖而去、风波骤起、百转千回的起起落落。


我想如果比阅历,马云的阅历足以用传奇去标记,歌曲背后的寓意和精神,也正是马云这么多年摸爬滚打的音乐影像全记录。


《风清扬》中马云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在歌曲末尾,用类似「蒙语民歌」的形式唱出大漠边塞的英雄孤独感。这种感觉是非常难表现的,但马云做到了,可能此时此景此歌此曲,也只有马云能悟到巅峰的寂寞与日暮西落的复杂心境。


诚然,马云能在演唱中有相对不错的表现,真得感谢王菲的帮衬,王菲的音色缓冲了编曲意境的繁杂沉重,也通过娴熟的发声稳定并渲染了最难的部分,否则如果让马云单独唱这首歌,不敢说灾难,但至少不会有现在这么入耳。


最后:


马云在阿里年会常常会秀出自己「多才多艺」的一面,在外人看来这似乎就是一场秀,但如果你从他的个人经历去追溯归总就能明白,马云这种与生俱来的表现欲,是他与这个残酷世界抗争的方式。


可能有人总会吐槽他的长相,可是你是否想过,不论是今天财富成就傲人的马云,还是早期穷困创业背包推业务的马云,他都会保持那份旁人难以理解但又是发自内心的自信。


我想,这份自信绝不是马云是对自己长相或实力的盲目自信,而是他对未来始终充满了乐观的心态,就如《风清扬》的歌声那样:「挑灯看剑,回望人海起落,扬帆与岁月如歌」。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1 06: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4


iPhone 烧屏 


该话题总共获得了 464,725 次浏览



苹果公司表示 iPhone X 虽然使用了苹果认为满足其严苛标准的一块优秀的 OLED 屏幕,但是依然逃脱不了一些 OLED 的通病,比如烧屏、P 排的子像素共占对像素比的侵占。


iPhone X 采用的 OLED 是否会烧屏?为什么?


知乎机构号:爱范儿(560+ 赞同)


先回答问题:会。


近日苹果官网上线了一个关于「超视网膜显示屏」的页面,其中有一段关于 OLED 屏幕的说明引人注意:


从倾斜角度观看 OLED 显示屏时,您可能会注意到色彩和色度的轻微变化。这是 OLED 的特点,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在长期使用过程中,OLED 显示屏也可能会显现出轻微的视觉变化。


这也是一种正常现象,其中包括「图像残留」或「老化」。这一现象是指即使在屏幕上显示新图像后,显示屏也会显示微弱的残留图像。在更加极端的情况下,例如长时间连续显示相同的高对比度图像时,也可能会发生这一现象。我们设计的超视网膜显示屏可以减少 OLED 的「老化」效应,是业内首屈一指的显示屏。


换言之,就是苹果官方承认了一件事:


iPhone X 会「烧屏」。


OLED 屏幕的三大硬伤


正如苹果官方的说明文档所言,「烧屏」本质上是一种「图像残留」现象,这是 OLED 屏幕难以避免的劣势,与 OLED 显示屏的工作原理有关。


在讲「烧屏」之前,先简单回顾一下 OLED 屏幕的特性。


在 iPhone X 之前,iPhone 都是采用 LCD 液晶显示屏,由于 LCD 是采用背光模组进行照明,因此并不会出现「图像残留」的现象。


iPhone X 则是首款采用 OLED 屏幕的 iPhone,所谓 OLED 即「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 OLED),这种高分子有机材料具备自发光的特性,不需要背光源即可发光,因此采用 OLED 材质的屏幕可以做得相当纤薄,同时具备一定的可延展性,可视角度也比 LCD 屏幕更为出色。



但 OLED 屏幕的自发光特性也带来了三大硬伤:


  • 亮度衰退

  • 屏幕偏色

  • 图像残留


归根结底,这些都与 OLED 有机材料的「半衰期」有关——OLED 元件由起始亮度衰退到起始亮度的一半时,所需的时间即为半衰期。也就是说,OLED 屏幕用到一定时间之后,有机分子的寿命就会衰减,必然会出现亮度衰退的问题。



而「屏幕偏色」的原因主要是,OLED 屏幕中,不同颜色的发光材料「半衰期」不同,一般情况下绿光元件寿命最长,而蓝光元件寿命最短。


在 OLED 屏幕投入市场的初期,经常会出现屏幕用着用着就严重偏色的现象。为了规避这样的情况,三星的 OLED 采用了 Pentile 子像素排列方式,让红色和蓝色元件的显示面积更大,而绿色元件显示面积更少的方式排列——但 Pentile 排列与 LCD 的标准 RGB 排列(即每个颜色的像素显示面积均等)相比,显得精度不够,早年的 OLED 屏幕经常被戏称为「大果粒」屏幕。



可随着手机屏幕分辨率的提升,如今 OLED 屏幕的「大果粒」现象已经有很大的改善。加上后来三星又对 Pentile 排列进行了优化,改善后的「钻石菱形排列」(Diamond Pentile)通过错位的子像素排列方式,让屏幕显示效果更为精细。在此基础上,苹果又为 iPhone X 的系统加入了某种抗锯齿算法,进而保证 iPhone X 的显示效果。



至于「图像残留」,实际上就是所谓的「烧屏」。


正如苹果官方文档所言,这是由于 OLED 屏幕老化导致的问题。当 OLED 屏幕长期持续显示某个画面时,这些元件由于持续发光会导致提前衰变,使得亮度降低,最终在屏幕上形成「烙印」。


对于 OLED 屏幕来说,「烧屏」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出现「烧屏」现象,唯一的修复方法只有换屏。正是因为技术仍存在着种种缺陷,所以才更加考验厂商对 OLED 屏幕的调教功力。前不久,Google Pixel 2 XL 就因为对 OLED 屏幕的调教不够成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不少 Pixel 2 XL 用户发现这款机型存在亮度不均、屏幕侧面发蓝、虚拟导航键区域烧屏的情况,对于一款售价超过 800 美元的旗舰来说,短短几天就出现这样的质量问题,用户显然是难以接受的。



最根本的问题是:如何延长 OLED 屏幕的使用寿命。实际上,为了规避烧屏,聪明的厂商往往会给手机内置「防烧屏程序」。


以三星 Galaxy Note8 为例,由于正面的 Home 键在熄屏情况下也会常亮显示,因此 Note8 的系统定期会微调虚拟 Home 键的位置,从而延长虚拟 Home 键区域的屏幕寿命,也就不那么容易出现「烧屏」。



在 iPhone X 发布前,就有开发者在 iOS 11 的固件中发现,苹果同样为 iPhone X 加入了「防烧屏程序」——虽然目前还不知道其具体运行机制如何,但很可能也是跟三星类似,对一些经常显示相同内容的区域(比如虚拟横线、状态栏的时间、电池电量图标等)进行微调,从而延缓「烧屏」。


如何延缓「烧屏」?


虽然「烧屏」难以避免,但只要掌握合理的使用技巧,完全可以为你的 OLED 屏幕「续命」。爱范儿(微信号:ifanr)在这里给大家总结了几条建议——


保持系统软件更新,因为苹果很可能会在未来不断地「防烧屏程序」的运行机制。


开启「自动亮度调节」功能,高亮度是 OLED 屏幕「折寿」的原因之一,因此开启「自动亮度调节」或者干脆把屏幕亮度调低,是延长屏幕寿命最有效的办法——具体可以在 iPhone 的「设置」>「通用」>「辅助功能」>「显示调节」中进行设置。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1 06: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5


猎场


该问题总共获得了 24,788 次浏览



《猎场》是由姜伟执导,胡歌、菅纫姿、陈龙、万茜等主演,以都市社会为背景,讲述成为专业猎头的成长故事的电视剧。



胡歌的《猎场》开播,剧情讲的是猎头行业,现实中的猎头究竟是怎样的?


知友:蒋倩(知乎编辑推荐)


听起来高大上的猎头现实生活中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猎头公司有大,有小,有外资,有民企。做的职位(单子)也有大,有小。有收预付费的,有不收的。有真正在猎头的,也有在猎腰,猎脚的。


收费按侯选人的年薪的 15-30% 左右计算。(不好意思,国内行业从业者众,价格战下,这个范围就是比较宽的。)还有些人做的是 RPO(recruitment process outsourcing),PRO 的很多职位是固定收费的。但是基于使用的找人手段也含猎头手段,所以,也可算为广义的猎头。


总之,我相信电视剧的定位应该是讲 Executive Search 的预付费类型的猎头。因为这一类是最最高大上的,最最符合大家美好想象的精英商务人士。外在形象应该就是胡歌演的那样,英语好,气质佳;做的事情就是挖角大人物。也就是说是如下公司里存在的人,但是这类是少数。


「五大」猎头:Korn Ferry, Egon Zehnder, Russell Reynolds, Spencer Stuart, Heidrick&Struggles. 这几家公司一般专注于猎 C-Level 以上的职位,CEO,CEO,各个 function 的 VP,以及董事会成员。也涉及一些咨询业务。 


除了预付费的五大以外,业内知名公司(但也一定不是全部知名公司都在内了),可参考下图: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 11:46 PM , Processed in 0.07630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