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金像奖的历史上,曾产生许多遗珠,在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尤其如此。《最后胜利》就是这样一部被冷落的优秀影片。
在 1988 年第 7 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尽管《最后胜利》主创阵容强大,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女主角等在内的 10 项提名,但最终仅获得最佳剪接奖。那是周润发的年代。这年《秋天的故事》获得最佳影片和最佳编剧两项大奖,周润发和林岭东凭《龙虎风云》获封影帝和最佳导演。
所以我现在能拿来在标题中做噱头的,就是这部电影使后来以不用剧本著称的王家卫第一次提名最佳编剧,使惯于在电影中客串神经质角色的徐克凭江湖大哥形象提名最佳男配角。
但实际上,《最后胜利》是一部典型的谭家明作品,只是我们从电影中能看出一些王家卫的影子。
当时初出茅庐的王家卫给谭家明提供了 3 个剧本,谭家明选择了最后一个,第二年王家卫用另一个剧本拍了处女作《旺角卡门》。
江湖大哥大宝(徐克饰演)即将入狱半年,他委托小弟阿雄(曾志伟饰演)关照自己的两个情人萍姐(李殿朗饰演)和咪咪(李丽珍饰演)。萍姐因为烂赌被高利贷追债不放,咪咪也因误入日本色情场所而难以脱身。在解救她们的过程中,阿雄和咪咪产生了爱情,被戴绿帽的大宝扬言出狱后要和他们三个恩断义绝,并砍死阿雄。最终,无路可走的三个人决定抢劫银行,然后远走高飞......
同《旺角卡门》一样,尽管故事的主角是黑帮人物,但电影中并没有之前黑帮电影中的仇杀、枪战等元素。《最后胜利》故事的主线是社会边缘人物的命运,表现的是男人和女人心理上的逃避和抗争。
大宝尽管是个江湖大哥,但是混得并不好,自己的两个女人一个经常被高利贷逼债,一个要依靠夜场表演赚钱。阿雄是个乌蝇哥一样的小马仔,自己被绿了,有大哥出头连话也讲不好两句。阴差阳错,阿雄却绿了大哥。
在谭家明的电影中,女人经常表现得比男人更反叛、更勇敢。像《烈火青春》中的夏文汐和叶童一样,在《最后胜利》中,瘦弱的李丽珍敢用一把砍刀劫持黑道大哥,和李殿朗用一把玩具枪抢劫银行。
在电影中,大宝和阿雄时常掩饰自己的爱。大宝顾忌自己的身份和面子,要砍阿雄和咪咪,和劝说自己的萍姐分手;阿雄明明爱着咪咪,却始终不敢说出口。咪咪就不一样,她说爱就爱,甚至在大宝面前也毫无顾忌,面上没有难堪,只有爱情的喜悦。
谭家明镜头下的女性,充满青春的活力,让生命有如怒放的花火一般精彩。影片在上映时有 108 分钟,而现在流传的版本只有 98 分钟,我怀疑被剪掉的是像《烈火青春》中张国荣和叶童那样大胆的性爱场面。
如果说《最后胜利》中的女性带有谭家明深刻的烙印,那么电影中的男性则露出了王家卫后来一众男性角色的雏形,尤其是徐克饰演的大宝一角。大宝尽管出场不多,但是有限的镜头却很好的展现了他的复杂性。他像后来《旺角卡门》中的阿华、《东邪西毒》中的欧阳锋、《阿飞正传》中的阿飞一样,表面冷酷坚强,在残酷的社会背景中却显得脆弱;对待爱情的态度经常是用逃避来掩饰内心的挣扎。他们不止生存在社会的监牢里,也生活在自己编造的网中。
影片的最后,阿宝和阿雄来到海边谈判,之后阿雄去找咪咪。一个谭家明式的结尾:尽管电影的故事让人物走向毁灭,但是导演还是给观众留下了一点希望。王家卫原始的剧本大概不是这样的,在《旺角卡门》中,刘德华和张学友的角色都走向了死亡,绝望到彻底。
事实上,据卷毛岑建勋回忆,当时确实有两个结尾。徐克、谭家明、王家卫都同意结尾“徐克一刀把曾志伟杀了”,但岑建勋不同意,ending 不能太绝望,于是他自己剪了这个版本才使大家达成一致。
(注:影片由潘迪生的德宝电影公司出品,德宝总裁岑建勋任监制,他有较大的话语权。)
除了故事和人物方面,影片高度风格化的摄影也可以看到王家卫师从谭家明的地方。谭家明在导演之外,还是本片的美术指导。他在剪辑方面也是大师,王家卫后来的《阿飞正传》、《东邪西毒》都由他执剪。林国华的摄影和蒋国权的剪辑很好的表达了谭家明的想法。而这种影像表达,也肯定影响了后来王家卫的审美,或者说至少,这对师徒一开始就拥有很多共同的审美。
比如在影片中用这个靠墙的女人还有后来靠墙而立的徐克,来放大人物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用缓慢旋转的风扇,在影像上分割人物,表现人物内心的矛盾。
慢镜头制造出的浪漫效果。
在电影中,那个拉镜中的阿雄远比现在剧照中的曾志伟要帅。
电影中大量滤镜的使用,尤其是红色和蓝色。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影片的剪辑和另一位女主角。
最终唯一获奖的蒋国权,在影片中两处转场的剪辑充满功力。一次是用电视上的雪花,掩盖了当时的性爱场面;一次是夜店墙上的爱心,在表现当时阿雄爱上了咪咪的同时,实现了转场。
之前多处提到了李丽珍,影片的另一位女演员李殿朗同样出彩。
由于萍姐和咪咪在电影中戏份差不多,所以两人同时入选的都是最佳女主角提名。如果饰演李殿朗的萍姐提名的是最佳女配角,我相信她能拿到这个奖项。25 岁的李殿朗在影片中饰演一个过气的夜店女郎,她烂赌、世俗,对大宝的感情又难舍难弃。李殿朗很好的表现出了那种风尘与世故的感觉。她是著名导演李翰祥的大女儿,嫁人后就息影了。
尽管《最后胜利》在当年的金像奖上大热倒灶,票房也不佳,在现在豆瓣上只有 1500 多人标记看过,综合评分 7.3 分,但它确实是在故事、人物、演员表演、摄影与剪辑等方面都十分出色的电影。
在这部电影中,你不仅可以看到当初新浪潮大将谭家明的犀利风格,也可以追寻到未来大导演王家卫的创作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