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4|回复: 0

[影乐之声] 哈维 · 韦恩斯坦怎样做到奥斯卡最大推手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21 09: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哈维 · 韦恩斯坦怎样做到奥斯卡最大推手的?

 画外hoWide,画幅之外,产业之内

在奥斯卡金像奖的主办方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官网上,这样描述他们的宗旨:“承认并坚守电影艺术与科学的卓越之美,激发想象力,并通过电影这一媒介将世界联结在一起。”

作为该组织成员,韦恩斯坦的成就无愧于学院的杰出代表,但在他的工作重心逐渐从制片转向“奥斯卡公关”这一领域,目标变成了玩转奥斯卡评奖规则上时,他在每年奥斯卡评奖季的所作所为,逐渐背离了这一宗旨。

1990 年的《我的左脚》是韦恩斯坦的第一次通过公关操作斩获奥斯卡大奖:当时他说服了导演和制片人从爱尔兰搬到洛杉矶,频繁举办和评委们的见面会;增加影片在投票人居住地和度假地点电影院的放映场次;甚至为了给影片造势让男主角到参议院做残疾人法案的见证人,在舆论上推波助澜。

在这之后,尝到公关甜头的韦恩斯坦逐渐加大了“评奖季公关”的力度,除了规则允许的公关行为,他还不断寻找评选规则的漏洞甚至不惜践踏规则来取得成功,其所运作的共 5 部奥斯卡最佳影片获奖作品中,至少有 3 部是公认的“奥斯卡冤案”:

1998 年,韦恩斯坦砸下 500 万美元为《莎翁情史》公关,收买了大批学院成员为其游说,甚至不惜违反奥斯卡规定,私下举办派对邀请多名评委到场,在面对指责时他狡辩说这些评委们只是“恰巧在场”。最终《莎翁情史》击败了《拯救大兵瑞恩》获奖。

2011 年,《国王的演讲》面对强劲对手《社交网络》,结果后者在评奖季期间突然被爆出大量负面消息,先是 FACE BOOK 员工纷纷指责电影捏造事实,接着原著小说爆出抄袭风波,舆论公关的精确操控,成就了这桩“奥斯卡最大冤案”。

2012 年,不仅最佳影片《艺术家》击败《雨果》让所有人感到惊愕,当年最佳女主角获得者梅丽尔·斯特里普也得益于韦恩斯坦的运作:他向《好莱坞报道者》的订阅者们群发邮件,违规提及斯特里普之前的获奖记录,最终拿回了又一座小金人。

其他韦恩斯坦的公关黑历史还包括:频繁打电话给评委们游说影片,甚至成功说服了从来没看过影片的评委为他投票;《上帝之城》落选之后他将这部电影又发行了两次,在影院里放了 54 周,终于在两年后的奥斯卡上得到四次提名;在评奖季四处炒作《美丽心灵》略去了原著中的同性恋取向等。

不奇怪詹妮弗·劳伦斯在获奖致辞中半开玩笑地说“感谢哈维帮我击败了其他竞争者。”实际上,韦恩斯坦聘请了奥巴马的竞选团队来为大表姐进行公关,所谓其他的竞争者还真没办法有脾气。

总结起来,韦恩斯坦纯熟的“评奖季公关”体系主要包括三大法宝:针对评委们的公关游说;操控媒体舆论;以及抹黑对手。

这三种手法,每一种都是已经被政客们用滥掉的政治手腕,《纸牌屋》中形象地形容为“Whipthe vote"。

而韦恩斯坦也像剧中的安德伍德一样,受到巨大权利的诱惑,从“独立电影制片人”逐渐成为一名“好莱坞政客“,并使用威逼、利诱、台面上和台面下的交易等手段,在奥斯卡这片本该属于电影的殿堂中击败了一个又一个不如他会公关的对手,最终将全球最大的电影奖项玩弄于股掌之中,从而获得了无上的权力和影响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20 06:37 PM , Processed in 0.05050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