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5|回复: 0

[人世间] 《网易视觉精选系列》:澡堂记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10 09: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图片故事:澡堂记忆
网易图片  2016-01-20


1.jpg
合肥的澡堂曾经很多,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去澡堂的人越来越少,于是那些老澡堂开始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如今的大合肥只剩下包河浴池一座老字号澡堂了,也只有在这里,还能找到当年的一些记忆。编辑/封摆 摄影/江雨



2.JPG
合肥的老澡堂曾经有很多,比如建设于1958年的合钢钢中浴池,宿州路三中对面的新华浴池、徽州大道附近的新肥浴池、老南七浴池、坝上街的民河浴池以及大通路的工厂区浴池和北门的北国浴池等等。



3.JPG
过去,由于居住条件的限制,在家里不方便洗澡,只好去大澡堂里泡澡。一池清水、几张躺椅,雾气缭绕中是往来穿梭的澡客。



4.JPG
修脚也是澡堂文化的一部分,李鸿章当年在上海还特意找澡堂修脚师傅上门修脚。



5.JPG
澡客们洗过澡,坐在躺椅上,嬉笑怒骂,议论国事,自得其乐。旁边的澡客或躺或坐,不时有人插话支持论点。也有澡客,怡然自得地下象棋、围棋、拔火罐、刮痧、品茶。日子久了,便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中国的澡堂文化。图为一个孩子在洗完澡后,在澡堂里做作业。



6.JPG
包河浴池现在90个位置,平均一天有300多客人,周末人更多,排队是常有的事情。只是现在来洗澡的大多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7.JPG
在澡堂一角,80岁的应进财刚刚从浴池出来,躺在沙发上一边抽烟,一边养神。每周一、周四洗一次澡,已经成为应进财老人晚年生活的一部分。应进财是上海人,年轻时支援安徽来到合肥工作,与澡堂结缘也已经有几十年了。“现在身体还行,这洗澡就是一种享受,一周两次,一年四季,不来还想得慌。”



8.JPG
飞凤街包河浴池,李昌友在过道里穿来穿去,忙着倒水、记账、送点心。今年60岁的李昌友在澡堂工作已经有40年时间,他也是包河浴池目前年龄最大的员工。这40年,李昌友也见证的合肥浴池的衰落和变迁。



9.JPG
“最早洗澡用的是竹制的筹码,后来变成纸票,现在已经变成电脑记账了。澡堂里的衣服最早是钉在墙上的衣帽钩,现在变成衣帽柜了。”李昌友最早是在南七浴池工作,那时他才20出头,他清楚地记得,那时洗一个澡才一毛八分钱,茶水是大碗茶,还是免费的,后来到三中对面的新华浴池工作,洗澡变成2元5元一次,茶水也开始收费了。“现在的包河浴池洗澡变成了15元,茶水也是5元一杯。”图为包河浴池曾经的竹制澡票。



10.JPG
2013年,包河浴池也因为澡客越来越少关门,飞凤浴池被改成了包河浴池。目前除了少量私人开办的小浴池外,有90个座位的飞凤街包河浴池是合肥仅存的最老的浴池了,也只有在这里还能够找到当年的记忆。图为2010年飞凤浴池,一个老人在孩子陪同下洗澡。



11.JPG
许多老年人坚持天天去澡堂,年轻人也许不理解。澡堂子更像是一个茶馆,澡堂子的文化就是茶馆文化。



12.JPG
圣书伟和他的朋友也是澡堂里的常客,差不多一个月要来二十多次。圣书伟的四周澡客已经来来往往换了好几拨,他俩还没有离开的意思。圣书伟说,“要的就是这种感觉。”图为下午3点,48岁的圣书伟和自己的一个朋友在躺椅上坐着聊天。



13.JPG
胜利路澡堂有45年历史了。图为胜利路澡堂当年的澡票。



14.JPG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桑拿、休闲浴场越开越多,热水器进了家家户户,这些老的浴池澡客越来越少,纷纷倒闭。图为几年前已经被拆了的胜利路浴池。



15.JPG
澡堂文化不仅仅是在合肥,在国内,甚至在日本、韩国、俄罗斯等也有着很多年历史。遗憾的是,随着村落、四合院一样消失,现在的楼越盖越高,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加上日常的忙碌,澡堂逐渐开始淡出人们的视野。或许不久合肥最后一座老澡堂包河浴池也将在我们眼前消失,那时我们去哪里可以品味澡堂文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20 09:18 AM , Processed in 0.07482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