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真无法想象九十年代的这一批歌手,都经历了什么,写出的歌是这样像诗又像墓志铭。
同为中国摇滚界的“泰斗级人物”,不可否认的是,才华成就了“仙儿”窦唯,而时代成就了“老崔”崔健。
记得1993年的那部电影《北京杂种》里,醉醺醺的崔健瞪着牛眼,朝着花儿一般的俊俏摇滚青年窦唯走过去,灯火璀璨的夜晚,窦唯旁若无人地唱着他那首著名的《哦,乖》……轻描淡写之间,那是他们最昂扬的时刻,也是中国摇滚“最优雅,最任性,也最诗意的一刻”。
醉醺醺的崔健迎面遇上窦唯(《北京杂种》片段),视频时长约2分30秒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崔健跟姜文、王朔、冯小刚他们都是一类人,都属于“大院儿二代”。他们先锋新锐,头脑敏捷,而且掌握着比普通人更多的资源。因此,他们可以看得更深更远,所以叛逆性也比普通人来得迅猛一些,他们都是“新北京市民文化的杰出代表”。
网友“人失夕口”如是评价“老炮儿”崔健:
当年他的古筝、笛子、箫、锣鼓家伙,加在一起,却没有萨顶顶朱哲琴那种浮皮潦草的民族感,反而有一股本土的帅劲儿,这正是因为他的根儿在新北京市民文化。
崔健身上的痞子劲儿和流氓范儿,不知道要比所谓的“暖男”、“型男”和“小鲜肉儿”强多少倍。
时至今日,这个56岁的老男人崔健没变,没疯,没烂,他的身体依旧磅礴,吼两个半小时依旧是英雄本色。

我特别喜欢知乎网友“小涂涂神”关于崔健的评价:
他投身音乐,却在音乐中倾注思想。
他热爱自由,却饱含不可描述的情怀。
他将摇滚引入中国,自己却在雷鬼、放克、爵士、蓝调、说唱、电子与民乐之间游走。
他不关心粮食和蔬菜,却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他把街头的艺术,唱出精英文化的品质。
他钢铁般的声音,唱出了一代人的愤怒,自信与迷茫的纠结,给予我们出走后回归的勇气。
他曾经是一个时代的标志。现在他老了,孤独地走下神坛,想和大伙儿说话,一群众人却说:瞧,那个土气的老头儿。
他是我们时代,最后的文化英雄。
https://res.wx.qq.com/mmbizwap/z ... sprite.2x26f1f1.png);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webkit-background-size: 37px; background-size: 37px;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background-position: 0px 0px;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no-repeat;">
一块红布崔健 - 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