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32|回复: 0

[影乐之声] 知乎放映室|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2 05: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 

2017-08-02 肉包子 知乎放映室

知乎放映室

和你一起发现好电影

题图:《使女的故事》


如何评价美剧《使女的故事》(The Handmaid's Tale)?


知友:肉包子


这是一部令人窒息又感人至深的电视剧。



在不远的未来,核战带来的污染导致妇女生育率大幅下降,末世情绪开始蔓延。失去延续未来的后代,人类也失去了希望。极端宗教势力趁机崛起,宗教武装力量占领了部分美国国土,成立了吉列共和国( Gilead )。这是一个宗教政权,权力被各区大主教把持。在这个国家,每个人都有自己固定的职责。


不能生育的女性成为仆人,被称为马撒。有生育能力的妇女则被训练成使女,派到大主教家里,轮流为他们生儿育女。生下的孩子并不属于使女,而是主教家庭的孩子。吉列共和国称延续后代乃是使女的职责,是她们为上帝,为人类做出的贡献。


吉列共和国表面上赋予使女极大的荣光,实际上剥夺了她们的自由,迫使她们沦为生育工具。凡有反抗者,有的实行割礼,有的挖去一只眼,有的被送去充满辐射的殖民地一边劳作一边等死。


屈服的使女们除了在主教家中劳作之外,每月还要进行 「受精仪式」 。仪式进行时,男女要先口诵经文,使女在主教妻子的膝下与主教交合。



让人不寒而栗的是,这并不是大主教们的心血来潮,而是在圣经中有据可查的。

拉结见自己不给雅各生子,就嫉妒她姐姐,对雅各说,你给我孩子,不然我就去死。雅各对拉结生气,说,叫你不生育的是上帝,我岂能代替他做主呢?拉结说,有吾的使女辟拉在这里,你可以与她同房,使她生子在我膝下,我便靠她也得孩子。

——《圣经•创世记》第三十章 1-3 节


吉列共和国的宗教政权用一本一千多年前的书作为不容置疑的行为指南,并收回了所有的解释权。人们生活在高压之下,持枪士兵和眼线无处不在,高墙上时不时悬挂被吊死的反抗者,街头呼啸而过的黑色中巴让人们如同惊弓之鸟,不知道有谁又要被抓去审讯。


该剧的用光、色调和构图都十分精美,堪比电影大片。



尽管故事情节极为压抑,时而舒缓时而紧凑的情节却能牢牢抓住观众的心,让你难过得窒息,又不能不看。


电视剧塑造了几个性格复杂的角色,不论是配角还是主角,每一个都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并承载了极为深刻的社会意义。


一、大主教 Fred 的妻子 Serena



Serena 是吉列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她和丈夫 Fred 在战前都是虔诚的基督徒,狂热的宗教分子和社会活动家,一心要建设心中的理想国,一个基督教世外桃源。


战前的她是一个职业妇女,有学识有智慧,还出版了自己的书。她与丈夫平起平坐,而不仅仅是他的助手。然而在她倾注了极大心血的吉列共和国成立后,因为她的女性身份,连在典礼上发言的机会都得不到。


她搬入大主教新居之后,本以为是幸福田园生活的开始,却发现自己成为了一个终日只能打毛衣做园艺的家庭主妇,还要在每月的受精仪式上眼睁睁地看自己的丈夫与别的女性交合。丈夫成为大主教之后,身处权力顶峰,与自己渐行渐远,她想为丈夫建言献策亦不可得。



眼看自己参与建立的国家却成为了束缚自己的牢笼,Serena 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使女为自己产下一个孩子之上。可是 Fred 无法让前后几任使女受孕。失去了事业,失去了丈夫,连孩子也得不到,更可悲的是,这一切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无法言说的痛苦使 Serena 的性格变得扭曲。一个优雅,美丽的女性变成了恶毒的大主教妻子。希望的破灭和人性的丧失,是她最大的悲剧。


二、大主教 Fred



虚伪,是他最大的特点。


他本不是恶人。战前他与妻子举案齐眉,相亲相爱。共同的理想将他们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吉列共和国成立后,他走入了权力中心,权力带来的巨大诱惑改变了他,从有点书呆子气的社会活动家成为了道貌岸然的政客。


委员会拒绝让他妻子在典礼上致辞后,他安抚妻子,撒谎说自己已经尽力为她争取。实际上,他根本不希望妻子上台。他发明了“受精仪式”,既能让使女为上层阶级传宗接代,又能安抚主教妻子,让她们觉得自己也参与其中。他满口仁义道德,实际上却暗地里诱惑自己的使女,出入秘密的妓院玩弄女性。



妻子发现他勾引使女后,他与妻子关系彻底破裂。他本来并不在乎。然而,另一个主教勾引使女被戳穿之后,他的妻子向委员会请求最严厉的惩罚以救赎他的灵魂。


他的一只手臂被切去。Fred 这才感到害怕。他以为有力量的是自己,其实有力量的只是「权力」本身。一旦失去权力,他将一无所有。他向妻子示弱求情,然而 Serena 已看透了他虚伪的灵魂。貌合神离的两人只能在空洞的大房子里继续相处下去。


三、Lydia 嬷嬷



Lydia 应该是全剧最复杂的人物了吧。她一出场时,是一个恶毒的「容嬷嬷」。对不听话的使女,轻则电棍伺候,重则剜掉一只眼。当她口诵圣经经文时,仿佛只是借圣经之名行凶的凶徒。


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Lydia 更为丰富的性格得以展现。当少一只眼的 Janine 因为残疾被 Serena 拒绝参加宴会时,她真诚地为 Janine 争取,因为她认为 Janine 的残疾是她为了侍奉上帝,成为更好的使女做出的牺牲,应该得到尊重。当 Janine 发了疯想要与自己的女儿一起跳入大河,被判石刑后,她痛苦地留下了眼泪。在石刑典礼上,她数度哽咽,那是发自内心的悲痛。



她是真心地侍奉她自以为的那个上帝,真心地为吉列共和国服务,真心地管教反抗的使女。在她眼里,残酷的惩罚只是为了让迷失的女性回归正途的必要手段。残酷,但是必要。


她是恶人,还只是虔诚的基督徒?当对宗教的信奉超越了对真善美的追求,Lydia 便彻底地走入了歧途。有一句话正是用来形容 Lydia 的。


无论有没有宗教,好人可以做好事,坏人可以做坏事。但只有宗教能让好人做坏事。


With or without religion, good people can behave well and bad people can do evil; but for good people to do evil — that takes religion.


当她向无力反抗的使女挥起电棍时,那不仅是使女的悲剧,也是她的悲剧。


四、Nick



战前的 Nick 是个 loser。他找不到工作,找到了工作也干不长。他混迹于底层,无力也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他被极端宗教组织看中了。他被告知,有错的不是他,是这个社会。来,和我们一起改变社会吧,共同迎接一个新的未来。


这就是典型的无产阶级闹革命啊。只是新的未来如约到来,却又仿佛不是自己心中的那个未来。良心未泯的他眼看着人们被压迫,被折磨,再一次他感到无能为力。从美利坚合众国到吉列共和国,他依然处于社会底层。除了衣食温饱得以解决,一切似乎更糟了。


尽管喜欢自家主教的使女 June,他也只能眼睁睁地看她一次一次地被强暴。他放弃了,想要安分守己地做吉列共和国的一颗螺丝钉。他告诉 June 他们的关系不能再继续下去。是的,不管在哪个社会,Nick 都是一个 loser,只能随波逐流,从不敢为自己争取。


当得知 June 怀了自己的孩子时,一切都改变了。在第一季的结尾,Nick 的觉醒才刚刚开始,他会做出怎样的选择,让我们拭目以待。


五、Jannie



使女 Jannie 是全剧最具悲剧性的人物,也贡献了大部分催泪戏份。


因为不知天高地厚,对 Lydia 嬷嬷口出狂言,她被剜去了一只眼。失去了自由,又失去了一只眼,Jannie 变得疯疯癫癫。天真的她相信了服侍的主教的甜言蜜语,以为生下孩子后他们可以一起远走高飞。漫长的等待让她看清楚了残酷的现实,终于明了了自己被抛弃的命运。万念俱灰的 Jannie 偷走了自己的孩子,想要与她一起跳河自杀。



然而母爱终于让她恢复了理智,她把孩子交给 June,嘱咐她一定要让孩子记住自己,然后纵身跳入河中。可是她被救了上来。救她不是因为怜悯她,而是要让她在众人面前被处以石刑。


石刑由该教区的使女们共同完成。Jannie 嘻嘻哈哈地踏入刑场,微笑着向使女们挥手致意:「别太用力哟。」这时,戏剧冲突终于到达顶点。当发现行刑对象是自己的同类时,一向逆来顺受的使女们爆发了。她们宁愿冒着生命危险,也不愿意向 Jannie 投掷石块。那个已经放弃了希望的 Jannie,那个跪在刑场上还笑嘻嘻的 Jannie,看着使女们手中坠落的石块,留下了感动的泪水。在最黑暗处依然闪耀的人性光辉,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Jannie 们唯一的希望。


六、使女 Ofglen


这个角色着墨很少,连姓名也没有给出,只以她服侍的主教 Glen 命名。战前她是妓女,饥一顿饱一顿,还要面对社会的歧视。


战后她虽成为使女,却获得了安稳生活。当发现使女同伴 June 有异动可能会牵连到她时,她毫不客气地让 June 收敛一点,因为她不想失去现在的生活。


然而当 Lydia 嬷嬷宣布对 Jannie 处以石刑时,居然是她第一个站出来反抗。这一刻,她忘记了现在的生活对她是多么重要,她忘记了安稳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在她的带领下,女主角 June 放下了手中的石头,所有的使女都放下了石头。


虽然没有豪言壮语,但 Ofglen 实践了电视剧中反复出现的话,也是女主角 June 激励自己的话:


「不要被恶人们打垮。」


好样的,Ofglen!


七、女主角 June



因为她的生育能力,June 被剥夺了人身自由,成为了行走的子宫,生存的目的只有服侍主教,为他们生儿育女。内心桀骜不驯的 June 表面上逆来顺受,甚至假意与主教 Fred 调情,只为在这个残酷的社会中生存下去。本剧借她的眼睛观察吉列共和国中种种荒诞、残酷的现象。



与 Nick 的感情给她带来了这人间地狱中唯一的一丝暖意,对孩子和丈夫的思念是支撑她活下去的唯一动力。在季末她撕下了小白兔的面具,带领使女们反抗强权的象征 Lydia 嬷嬷。彻底的反抗反而使她获得了内心的宁静。


看完第一季,难过之余,你也许会觉得庆幸。幸好这只是虚构啊。在这文明发达的二十一世纪,是不会出现这种荒诞的事情的。


真的吗?


这是 79 年之前的伊朗



这是 79 年革命后的伊朗



电视剧借女主角 June 之口说:「没有什么会一瞬间改变,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在你还未发现不对劲时就已经烫死了。」



历史的车轮并不总是往前,反复和倒退是人类社会的常态。善良的人们啊,你们要警惕。


请记住: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9 04:52 PM , Processed in 0.04720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