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网 2017-07-21
【图话】抓不完的电信诈骗
“猜猜我是谁,来我办公室一趟……”是中国人就多少遭遇过电信诈骗,骗子们用看似幼稚的口吻或错字连篇的短信,寻觅着他们的猎物。从过去的广撒网到如今的精准锁定,骗术与时俱进,打击效果却甚微,涉世不深的准大学生徐玉玉走进了圈套,被谋财又害命。
封面图为徐玉玉葬礼上,徐父痛哭不已。张斌/IC
2016年暑假,即将踏入大学的18岁农村女孩徐玉玉接到了一通电话,被骗走了大学学费9900元。得知被骗后,徐玉玉伤心欲绝,最终导致心脏骤停。图为南京邮电大学录取通知书及徐玉玉手机,屏幕上的那串数字,就是当时骗子用的号码。张斌/IC
据了解,电信诈骗早年从台湾等地传进大陆,受骗乃至家破人亡者不计其数,且多为“老少妇孺”。2017年7月16日,老骗局“你的身份被人冒名顶替”骗走了成都女老板周丽530余万。被骗后,她食欲全无,常常躲在卧室里痛哭。20多年辛苦打拼建立起的殷实家庭,仅仅两天就化为泡影。图为周丽手拿着银行打款凭条。王红强/视觉中国
2016年8月,郑州妈妈唐爱莲遭遇电信诈骗,损失达6万元,而这笔钱是她为重症脑瘫儿子“臭臭”多方筹措的看病钱。一家人顿时陷入了痛苦和绝望。凯撒/视觉中国
2014年12月,南京江东派出所接到银行报警,一名七旬老人声称自己中了大奖,要汇款给对方缴纳所谓的税收,工作人员都来劝阻,但老人情绪非常激动,不断辱骂,称劝阻者不配当国家公务员,非要坚持款汇。好在民警好说歹说才阻止了这位倔强的老人。雨田/视觉中国
电信诈骗手段五花八门,刷卡消费、招聘公关、虚假绑架、引诱汇款……其中“重金求子”可谓是烂大街的骗术,但“富婆们”却屡屡得手。图为2010年4月,武汉街头出现重金求子广告。广告称某30岁少妇因富商丈夫失去生育能力,欲寻异地品正健康男圆其母亲梦。视觉中国
由电视购物引发的电信诈骗也是常见骗局之一,老人是他们的目标人群,非但屡禁不止,更在各大卫视滚动播出。2017年5月,北京,公安机关摧毁了一个冒用故宫博物院等单位专家为幌子贩卖假收藏品的电视诈骗公司,抓获153人,查扣电脑285台,冻结涉案资金2000余万元。牛原/IC
该诈骗团伙推出的金镶玉狮子雕像、金质12生肖、毛泽东五福玉樽等,稍加辨认就能判断是假货,但仍有不少人上当。图为缴获的十二生肖“宝玺”。牛原/IC
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传统的电话或短信诈骗变得更加“真实生动”。图为2013年3月,湖南双峰县为打击利用PS技术合成淫秽图片进行敲诈勒索官员的不法分子,广拉宣传标语威慑PS艳照敲诈现象。视觉中国
互联网时代的个人信息泄露与交易无比猖獗,2016年9月据北京市公安局与某互联网公司共同发起的网络诈骗信息举报平台数据显示:当前全国范围内专业从事网络诈骗活动的犯罪分子多达160万人,每年给全国网民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00多亿元。图为老年受骗者家中堆满了各类保健品。视觉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