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网 2017-07-17
2017年 第23期 | 总147期
文:张立洁 本期编辑:倪丽洁
【在线影展】中国的罕见病人群
在我国,有超过1600万的罕见病患者,他们求医过程艰难,平均确诊需要5年,平均诊断成本大于5万,许多人刚生下来就会被父母抛弃。他们,需要更多的关心和关注。本组照片来源:张立洁 侯登科摄影奖
2011年4月8日,北京大兴。图中的女孩名叫赵芸,是一个孤儿,患有先天畸形,现在被寄养在一户人家。先天畸形是罕见病中的一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罕见病是指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0.65‰~1‰的疾病,因此又被称为孤儿病。本组照片来源:张立洁 侯登科摄影奖
据统计,在我国已有超过1600万的罕见病患者,每年新出生罕见病患者超过20万。大量的中国患者求医过程艰难,平均确诊需要5年,平均诊断成本大于5万。2016年9月,中国罕见病发展中心(CORD)统计出了《中国罕见病参考名录》,共计147种疾病,这些疾病普遍存在科研投入少、诊断率低、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等现象,且药物往往不在医保体系中。像赵芸这样的先天残疾儿童,许多人刚生下来就会被父母抛弃。
陈光,白化病患者,他将头发染成黑色,没过多久发根又露了白。2010年9月7日,北京朝阳。白化病患者由于缺乏黑色素的保护,皮肤对光线高度敏感,日晒后易发各种光感性皮炎,并可发生基底细胞癌或鳞状细胞癌。眼部由于色素缺乏,常有畏光、流泪、眼球震颤及散光等症状。
2010年9月5日,北京大兴。章岳,白化病患者,同时也是一名孤儿。对很多罕见病患者而言,他们就是标准的“少数”,少到已经“罕见”的程度,甚至因为“罕见”所以被理所当然地忽视和放弃。白化病属于遗传性疾病,目前药物治疗无效,仅能通过物理方法,尽量减少紫外辐射对眼睛和皮肤的损害。因此这对白化病姐妹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比一般孩子更细致的呵护。
很多人觉得社会资源有限,有些常见病还没人救呢,“罕见的”怎么能优先呢?但这样一种看起来合情合理的“理性”逻辑真的成立吗?图为章岳与养母在一起。
当我们看到这个社会上,得了各样罕见病的人,他们悲惨的生活状况会让我们觉察:这种“理性”立场难以令人信服,难道因为“罕见”就不值得投入了吗?蒋富军,孤儿,成骨不全症患者。2010年8月17日,北京大兴。
患有成骨不全的患者受到轻微损伤即可引起骨折,严重者表现为自发性骨折。成骨不全症患者的骨折大多为青枝型,移位少,疼痛轻,愈合快,因而常不被注意而造成畸形连接。多次骨折所造成的畸形又进一步减少了骨头的长度。蒋富军在寄养家庭学会了几样乐器,图中他正弹着电子琴,与别人合奏。
高国梁、高国庆兄弟,成骨不全症患者,身上有多处伤疤和骨骼变形。2010年5月,山东济南。
社会文明最重要的实质不是多数人意志决定一切,而是能否确保处于劣势的少数人的权益。对弱者的关怀和保护是人类特有的道德法则。黄媛,成骨不全症患者。2009年6月,天津。
崔荣华、肖壮母子,成骨不全。2010年10月6日,北京门头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