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9|回复: 1

[人世间] 《角色》:求医寄居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25 10: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搜狐图片  2014-5-23
求医寄居客
摄影:吴芳 责编:介默 统筹:闻道刘 介默


1.jpg
在安徽省合肥市,有一条名为绩溪路的马路,这条路并不宽,但在当地却颇为知名。只因为它是去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必经之路。每天这条路都是车水马龙,拥挤不堪。在这拥挤的人群中,有很多是来自安徽各地,甚至全国各地的求医者。而在这些求医者中,很多人或者来自农村,他们或者因病所困,或者没有排上号,或者没有床位,不得不寄居在对面的家庭旅馆里。在一家叫作小康旅馆里,就寄居着很多这样的房客。图为来自安徽桐城市的父女寄居在8平方米房间里,父亲胡金启,62岁,女儿胡增芳,36岁,因患乳腺癌,四年前手术了,花了10万。此次过来化疗,已经两个多月,在医院住了12天,因经济原因随后回到旅馆里。



2.jpg
胡增芳躺在旅馆的房间里,不知道这种日子何时是个尽头,父亲照顾自己让她倍感内疚,而丈夫在外地打工,没有来源就无法看病,母亲在家照顾自己的孩子。



3.jpg
小康旅馆身在医院边,前来住宿的都是以看病的病人或者陪护病人的家属为主。小康旅馆的老板娘王晓娟说,病人和家属几乎占了 100%。在王晓娟看来,外地人进城不容易,更何况是看病,因此,前来住宿的能方便就方便。正因为这样,小康旅馆里的回头客也特别多。晚上7点,相比白天的繁忙,绩溪路已经安静了很多。王晓娟倚靠在一楼二楼之间的楼梯口的平台上,向绩溪路上张望,还有一个房间空着,她看看还有没有人前来住宿。42岁的王晓娟和丈夫解在安都是来自安庆,在绩溪路开旅馆已经6年多,接手这个旅馆只有一年多。



4.jpg
图为小康旅馆老板娘王晓娟用来记录房客资料的笔记本。小康旅馆是一个家庭式的小旅馆,总共20个房间,由住宅改建。面积从几平方到十几个平方不等,价格也从20元到50元不等。在小康旅馆里住宿的病人或者家属短的只有一天,长的一两个月,甚至更长,实在困难的,王晓娟也会减免一些费用。其实,对很多病人,王晓娟夫妻也很同情甚至为他们着急的,不过更多的时间里他们也很无奈。



5.jpg
在小康旅馆205房间里,25岁的叶卫刚刚做过放疗回来,静静地躺在床上,显得有些疲惫。窗外一束光线打在他的身上,让整个房间增加一丝温馨。房间里放满了行李包裹,还有电饭煲和生活用品,稍微有些凌乱。一旁,妻子已经给叶卫熬好粥,并将粥乘起来凉着。这段时间来,也叶卫只能用稀饭等流质类食物填肚子。现在叶卫每天要做的除了放疗,还有几个小时的点滴,于是剩余时间都呆在205房间。不过叶卫对自己还是充满着信心,无论如何都要坚持。



6.jpg
这是一间由阳台改的房间,狭小的空间里只容下一张单人床和一个当人桌子。而这一晚,储龙斌和父亲将在这间房间里度过。桌上放着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两个花卷,这是父亲的晚餐,此前父亲已经吃掉一个花卷,而储龙斌则在小吃摊上吃了点别的。刚刚16岁的储龙斌来自安徽省岳西县莲云乡,2013年上学骑自行车时不小心摔了一跤,摔坏了肝脏,到上海做了肝脏缝合手术,花了二十多万,虽然报销了些,自家还是掏了十几万,负债累累。父子俩为了省钱,就住到小康旅馆里。“能省尽量省吧,吃饭填饱肚子就行,晚上不露宿就行。”



7.jpg
与储龙斌父子相比,37岁的宋连武住的则是一间由储藏室改的房间,面积也在4平方米左右,20元一晚。房间门很小,床紧挨着门,但对宋连武来说,能够放得下自己的身体即可。宋连武来自淮南丁集矿,常年的井下采矿,并没有多少机会出门,甚至连合肥也很少来。这次是因为爱人患上肾结石到合肥治疗才过来。在合肥的十几天时间里,因为照顾爱人,宋连武大多住在医院的走廊里,很难入睡,这几天岳母和妻姐过来,自己才有机会抽身到旅馆里好好睡上一宿。



8.jpg
50岁的王绪金,安庆岳西县人,因为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病已经很多年了,在家里一直都看不好,到合肥来看看,这个房间只有四个多平米,25元一晚。



9.jpg
34岁的戚环来自安徽淮南谢家集,患鼻咽癌不能手术,只能接受放疗。2014年4月18日入院至今已经20多天,母亲和妻子带着9个月大的孩子一起来照顾。



10.jpg
37岁的陈世全来自安徽凤阳,孩子口齿不是很利索,到合肥求医,好不容易排上了队,但医生说先住院两个星期,然后再看,他觉得心里一点底都没有,现在是看能否找到熟人,能够快一点。
 楼主| 发表于 2017-7-25 10: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时间已经到了晚上8点,刘新奎早已经上床,并有了一些睡意。而一旁,女儿刘绍荣还兴致勃勃地看着电视,没有睡意。也难怪自己有病在身,而女儿则还是刚刚30岁的年轻人。53岁的刘新奎是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人,此次是来复查。2014年年初因为吃饭疼痛,到医院检查被查出食道癌,随后就做微创手术,现在虽然吃饭不疼,但依然只能吃一些稀软的食物。面对父亲的病,女儿刘绍荣却很乐观,每次看到父亲心情不好时,总是会逗父亲开心,甚至用等治好了病,要给父亲找一个伴来取悦父亲。她2岁时母亲去世,一直都是父亲照顾自己。她现在唯一的愿望就是让父亲治好。



12.jpg
同样感到宽慰的还有来自河南固始的朱洪常老人。已经80岁的朱洪常这次是和老伴双双被儿女们带到合肥来检查的。朱洪常老人一直以来感觉到腰疼,老伴身体也不舒服,但在他看来自己都已经80岁了,多大的病也不重要了,可儿女们不依。朱洪常下午刚刚检查,医生说要住院,但没有床位,因此只能住到宾馆里再等等。朱洪常总共有两男四女6个孩子,这次来了四个,晚上六个人住在一个房间里,两个人一个床位,凑合着也就过了。



13.jpg
50岁的汪才六,来自安徽岳西县五河镇,心脏不舒服,怀疑心脏有毛病,昨天到医院,排上队,也接受了检查,心脏没有问题。自己和老伴带着小孙子到进省城看病。自己的儿子媳妇在外面打工。



14.jpg
63岁的马成兰,来自安徽亳州,在老家查出子宫瘤,因为心脏有问题,不能手术,到合肥检查也是这种情况。马成兰两个孩子一个在北京,一个在深圳。



15.jpg
40岁的黄雅莉(化名),来自安徽阜阳,为了生一个孩子到合肥看病已经一年多,她住的房间是一个厨房改造的。



16.jpg
49岁的鲍传平来自安徽六安金安区,这次和哥哥一道来看住院的侄儿,侄儿诊断是前列腺肿瘤,刚刚33岁,医生说这个年龄得这种病很少见。



17.jpg
44岁的杨新凤,来自安徽贵池江口镇,2013年10月做过心脏手术,现在又发现甲状腺肿块,因为吃药心脏负荷重,做手术风险很大,和丈夫寄居在旅馆里,不知所措。



18.jpg
2岁多的严紫绮在奶奶怀里吃饭。严紫绮来自安徽省太湖县,父母在外做装修,先天性下肢骨骼畸形,被奶奶和父亲带到合肥检查,房间50元一晚。



19.jpg
4岁的汪皓随父母从安徽涡阳过来求医,医院没有病床位,因此全家人到旅馆等,还不知道等多久,旅馆100元3天。



20.jpg
这么多年来国家通过城镇居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救助等一系列政策,的确某种程度上让老百姓看病不再艰难,然而高药价、高手术费、高检查费等,一个病动辄几万十几万,虽然有保险,但自己负担的依然是个巨大的数字。医改如何让老百姓真正感到看病不难,看病不贵,要走的路还很长。



21.jp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8 09:07 PM , Processed in 0.05404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