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95|回复: 0

【宗萨钦哲仁波切】明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12 08: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牛Steve 于 2017-7-13 12:07 PM 编辑

19667705_997295250413240_8033146665524213777_o.jpg


采访时间: 2017年6月5日
被采访人:宗萨钦哲仁波切
采访主题:《明分》/ The Clarity Aspect
翻译:西游译文

       宗萨钦哲仁波切在一次记者采访中用生动的范例阐释“明、空”的深意。请浏览以下采访全文:

       “我们一谈到佛法之类的修行道途时,总是会马上想到这条道途的终点线,也就是某种结果或目标。但是在大乘佛法中,却不存在任何目标可言。例如在《般若经》中,我们听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无眼,无 耳......”等等的教言,没有什么要取得,也没有“无”要取得。

       大乘法道有点像是一层层地剥皮,剥到最后,发现里面没有种子。我们必须从这层层的皮中解脱出来,但这很难做到,因为我们热爱自己的这些皮。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会觉得沙堡非常重要。然后到了十六岁的时候,滑板变得非常重要;这时沙堡对我们来说,成了一层腐烂的皮。等我们三四十岁的时候,金钱、轿车、情感关系又取代了滑板的地位。这些全都是一层层的皮。更重要的是,就连我们修持的法道,也全都是一层层的皮,我们用这些皮来帮助自己去除其它的皮——内层的皮帮助我们思维外层的皮,并激励我们去除这外
层的皮。但是究竟而言,在大乘法道中,你必须从所有体系、所有皮层中解脱出来。

        那么,当所有的皮都被剥掉之后会如何?还剩下什么?难道就如同燃尽的火或蒸发殆尽的水汽一样,证悟是一种完全的否定吗?是类似那样的情况吗?不,我们在谈的是净除一切的结果。例如,如果你的窗户脏了,你清洁窗户,你洗去尘垢,然后在没有尘垢的情况下,这窗户被标识成一面“干净的”窗户,没有其它任何东西存在。这个我们称作“干净窗户”的现象,这种无垢的性质,并不是通过净除尘垢而产生。我认为我们甚至不应该称之为“干净的窗户”,因为窗户的原始状态从来就不曾受到污秽或清净这样的边见所垢染。尽管如此,去除尘垢的这个过程,仍然可被假名为“干净窗户的显露”。

        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是佛性。如果你想要了解佛性,务必研读弥勒菩萨的《宝性论》。在建立佛性观念之时, 你必须小心谨慎。这很重要,否则最终可能会沦为印度教的“我”(atman)或一个真实存在的灵魂之类的观念。大乘论典谈到解脱或断除一切的功德,例如十力、四无畏、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等等。如果不小心, 就可能会以有神论的方式思维佛性,亦即将其当作一个永恒存在的神、灵魂或本体的功德。然而,大乘论典中所谈论的功德,全都不过是“没有尘垢”的功德。

        讲到断除一切的结果时,我们会自动认为是在谈论某个断除之后出现的东西:首先是断除的过程,然后产生结果。但那与我们讨论的完全不同,否则我们就落入了常见或有神论的边见之中。“断除”意味着有需要被断除的东西,但是我们从《心经》中了解到,没有什么需要被去除,而那就是最大的断除。断除的结果不是在之后获得的,断除的结果一直在那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称之为“坦特罗”或“续”,这个功德或性质持续存在于基、道、果的阶段。在染上尘垢之前,在清洗尘垢的期间,以及完成清洗之后,窗户一直持续在那里,窗户一直离于有垢或无垢的分别念。这就是为何大乘佛经中说:果是超越愿求的。你无法希求或祈求断除后的结果,因为它已经在那里,它一直持续在那里,因此无需发愿获取。

        一切佛陀教法的精髓在于空性或缘起。没有任何事物会独立或毫无缘由地生、住、灭,因此没有什么是恒常的,也没有真实存在的我。我们认为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的一切,全都是自心的造作。我们造作了这些,然后变得执着于这些造作,却没有意识到这些都是自己的造作。我们以为它们是真实的,但是基本上我们的每一个概念或执着,都是某种狂热着迷的过程,而大乘佛经教导的空性就是要引导我们超越这所有的边见和造作。

        我们讨论超越造作的空性时,立刻会把它想成是某种无功用的状态,就像一个坐着不动的电视迷或是一块石头,但是这种理解完全不正确。空性并非只是一种单纯的否定、断除或否认,它与火的燃尽或水的蒸发并不相同,它是充满功用的。我们把这种功用称作“佛行事业”,这是佛性的一个面向。

        佛性还有一个面向是无碍的智慧。这比较困难,因为我们一谈到智慧,就会根据认知、感受与所感受的对境来思维,我们会对佛如何感知事物感到好奇。然而,佛性虽然看似是个能知者,但却没有所知的客体对境,因而不可能是个主体。更进一步从心的意义来说,佛性既不是无生命,也不是有生命。这就是为什么说《宝性论》确实与大圆满教法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大圆满教法总是说:心和智慧有分别——能所二元心不同于无二智慧,而无二智慧无非就是佛性。

        可以说,龙树阐释《般若经》时,更注重“空”的面向;而弥勒在阐释同一对象时,却更加注重“性”的面向,这个“性”就是佛性。

        你可能会想知道,为什么佛在经中教导说,一切现象如云,不稳定,本质如幻,是空的。为什么虽然我们能够体验它们,但它们却不具实质,如同梦幻?为什么在中观教法和《般若经》中,这些全都被教导为空性?如同麦彭波切在其《宝性论》论释中的提问,为何佛在三转法轮中又说“一切有情皆有佛性”?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进一步说,既然佛性很难理解,甚至对道上的圣者来说都是如此,为什么却在这里对凡夫做此教导?我们来看弥勒的教文:“佛在各种不同地方曾经教导说,一切可知事物一直都是空的,如云,如梦,如幻。 那么为何佛又宣称每一位有情都有成佛的体性?” (处处经中说,内外一切空,有为法如云,及如梦幻等; 此中何故说,一切诸众生,皆有真如性,而不说空寂?)

        首先,二转法轮时佛所教导的“一切皆空”和三转法轮时所教导的“一切有情皆具佛性”,这两者并不相违。在二转法轮的《般若经》中,佛强调的是:没有什么是真实存在的。所以当佛在这里说有佛性时,他并不是在说佛性真实存在,而是在强调其明性的面向,也就是所谓的明分。当我们说“明空双运”时,很重要的是我们不应当只理解空性的一面,而是应当空明两个层面都理解。

        此外,佛陀关于佛性的教法还指出并对治了五种特定过失: “有五种过失:心力怯弱,轻视能力较低劣者,相信错误不实的法,诽谤真如实性,珍爱自我胜过其他一切。为了让具有以上这些过失的人能够远离这些谬误,因而如此宣说。” (以有怯弱心,轻慢诸众生,执着虚妄法,谤真如实性,计身有神我,为令如是等,远离五种过,故说有佛性。)

        一般来说,在整个佛法中,尤其是大乘佛法中,最重要的是发菩提心。读《贤劫经》时,会读到一开始千佛是如何生起菩提心的。发菩提心是一个承诺或誓言:要让自己和一切有情众生都获得证悟。对于道上的修行者来说,这是最重要的事情。例如,当你祈祷时,为什么祈祷能起作用呢?祈祷之所以能起作用,就是因为意欲帮助有情众生的这个决心、这个誓言,完全是以此为基础。因此,之所以教导佛性,有五个原因,每个原因各对治五种过失之中的一种,而且这些原因都是为了帮助我们好好实现这个誓诺。

        首先,如果不强调佛性,那么道上的菩萨可能会感到灰心,因为法道如此漫长艰苦、没有尽头。有人可能会轻视自己,认为像自己这样不净且无用的人怎么可能获得证悟呢?菩提心——使一切有情众生都获得证悟的愿心——不会在这种灰心丧气、轻视自己的人心中生起。

        当我们知道“我们已经内具佛性,佛性就如同被尘土覆盖的金币”,这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鼓励。我们知道证悟是可能的,因为佛性已经处于我们心中。这给法道带来了喜悦。如果我们不知道模具里有一个黄金塑像,那么打破模具就没有什么喜悦可言。但是如果知道,就会有非常强烈的渴望,想要去找到里面的塑像,以至于我们甚至没有注意到打破模具的过程,这就是在发菩提心。

       其次,身为菩萨,我们必须利益一切有情众生。如果我们不知道佛性存在于每个众生之中,可能会不尊重其他有情,反而可能觉得自己很伟大,因为自己是菩萨,从而轻视其他有情。这可能成为很大的障碍,阻碍我们利益其他众生。

        试想一下,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具有佛性的菩萨,而其他有情众生因为没有佛性,所以需要你的帮助,并且你认为自己必须用某种方法把佛植入他们里面,这样的想法是个巨大的错误,这是我们所谓的夸大或假立虚设。佛教的观点是:人人皆有佛性;佛性是不变的;没有人、没有上师、没有佛能够植入佛性,他人能做的就只是成为某种法道,帮助人们自行证得佛性。

        之所以教导佛性的第三个原因,是为了驱除那些阻碍我们获得般若智慧的障碍。这样的障碍有两种:第一种是假立——虽然佛性并不真实存在,但是通过想象佛的所有功德真实存在,例如佛的顶髻代表佛的伟大智慧和证悟,我们藉此假立虚设或想象佛性存在,然而这些功德并非实存。

        我们也需要克服第二种通往智慧的障碍,亦即认为佛的功德不存在,或认为自己内心没有佛的功德,这有点像是某种批判。这是教导佛性的第四个原因。

        最后,第五个原因是要驱除那些阻碍我们理解“自他平等”的障碍。如果我们不知道佛性平等地存在于所有众生之内,就可能对自己有更多的执着,对其他众生有更多的嫌恶嗔恚。

        以上是教导佛性的五个原因。

        从一开始,佛性就是清净的,离于各种和合现象。

        “究竟的真如自性始终离于一切和合现象,因此说染污、业和业的异熟,都如云等等的譬喻一般。” (诸修多罗中,说有为诸法,谓烦恼业等,如云等虚妄。)

        因此,佛性离于贪、嗔、嫉这三种烦恼,佛性离于诸如善业、恶业这些业行烦恼,佛性也离于作为烦恼之果的五蕴。因此,烦恼如云一般。

        “所以说,染污如云,业好比梦中体验,而业和染污的结果——五蕴——则如同幻术。” (烦恼犹如云,所作业如梦,如幻阴亦尔,烦恼业生故。)

        众生的自性,本来清净,这就是为何我们称之为佛性。虽然烦恼看起来显而易见,貌似根深蒂固,看似第二本性,但烦恼从来不是我们的第二本性。烦恼如同浮云,是外来的,并不真正是你的一部分。这一点非常重要。在佛教中,我们总是得到这样的结论:这些烦恼和染污是暂时的。我们看向灰色多云的天空时,可能称之为多云的天空,但是它并非真正是多云的天空——云从来不是天空,云是暂时的或外来的。

        接下来的部分对我们理解“业”非常重要。由于烦恼是暂时的,所谓的业或行为就如同梦。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有很多人几乎把业当成了神的替代品,他们以为业就像是会给你奖惩、决定你命运的某人,但是佛教中讲的业从来不是那样。实际上,业就如同一场梦:在梦中,你能体验各种销魂的狂喜,但是无论你多么急促喘息并大汗淋漓,都只是一场梦而已。

        当我们说“这只是一场梦”时,有时会带着轻蔑的言下之意,因为它不是真实的。但是这样也不行,因为如果你对梦中的大象陷入热恋,就会在梦中经历遇见大象的狂喜和失去大象的悲伤,以及最终因为不再拥有大象而产生的痛苦。这就是业起作用的方式。

        这一偈是对佛法的一个重要总结。烦恼是暂时的,所以业就如同一场梦,因此作为烦恼和业之果的诸蕴就如同海市蜃楼。它们确实如同海市蜃楼,你越靠近它们,它们就变得越徒劳无益,越不具实质。我们如此努力地靠近大象,但即使是有订婚、交换戒指、一场婚礼之类的一切,大象仍然是海市蜃楼,仍然是幻觉一场。

        为了强调这点,于是佛在较早转动法轮之时,教导了空性。例如在《般若经》中,佛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以及“一切皆如幻如梦”等等。之后,为了去除五种障碍或过患,在三转法轮之时,佛又教导了佛性。

        接下来是听闻佛性的利益。我们听到佛性教法时,会体验到对法道的欢喜热忱,因为我们知道证悟是可能的。就连一只狗都值得我们礼敬,因为狗也有佛性。无论你的内心有多少情绪或烦恼正在爆发,你知道它们可以被去除,这就是智慧。同时你会知道,自己具有佛的一切功德,亦即本初智慧。

        所以现在你听到、读到或看到令人赞叹的佛之功德时,你不会把这些功德当作与自己有别,觉得“那是他们,我不一样。”你不会这么想,因为你知道自己具有佛的一切功德——下至佛每一绺头发的功德,你都拥有。没有什么值得嫉妒或觊觎的,因为你已经拥有一切。而且当你知道人人都有佛性时,慈心将会增长。仅仅空性是不能让你做到这些的,明白吗?

        知道自己具有这些伟大的功德有什么作用?如果你有信心,那么恶业——字面意义就是“说不出口的恶行” ——将无法轻易征服你。你成为与恶业素昧平生的陌生人,而陌生人具有某种尊严。作为陌生人,其他人就没有管道接近你,他们无法前来,无法在你身旁感到自在,因为你是勇敢无畏的。知道自己具有佛性的第二个作用是你就不会蔑视那些贫困者,认为他们比你低劣。你既不会傲慢,也不会因为见到具有大证量的圣者而感觉自卑。你没有理由自惭形秽,因为圣者具有的一切,你都具备。与释迦牟尼佛或千佛中的任何一佛相较,你拥有的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基本上,因为佛性,于是你不再怀有优胜劣败的情结。

        恶业生起时,你会知道它们并不真实存在;好事发生时,例如生起证悟功德的细微征兆,你也不会觉得兴奋,因为你知道自己原本就拥有这些;还有会生起慈心。具持这些之后,你将会迅速获得证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3 08:38 AM , Processed in 0.03332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