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5|回复: 0

[影乐之声] 98版《水浒传》,绝对是被低估的经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2 10: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版《水浒传》好在哪里?

 原非伊,小楼昨夜又施工

98 版水浒是央视四大名著收官之作,其他三部在豆瓣的评分都在 9.2 分之上,只有《水浒传》目前才 8.3 分,是严重被低估的一部剧作。

关于改编:

《水浒传》争议最大的部分还是来自改编:花荣、杨雄等兼并了其他人物的特点或者故事,五虎将之首的关胜只在受封时酱油了一把,甚至征辽大事件也直接删掉。

针对这一点,想说的是: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本身就是再创造的过程,剧本改编主要任务就是将其调整为适合影视表现的有主线人物、有集中矛盾冲突的叙事节奏。西游记不就把一部多重隐喻的作品改成了合家欢奇幻剧么,因为题材备受喜爱,加上整体主创的高水准,成就了一部经久不衰的传世经典。

而水浒传原著内容和节奏并不适合照搬,电视剧以百回本为基础,参照部分宋史以及最非常有群众基础的评书片段改编,集中了突出了宋江带领一百零八位英雄走向毁灭的的故事。细细品味也是极其成功的。

原著中林冲安然接受招安,跟着南征北战,在凯旋途中得了风瘫,后病故。央视版林冲听说活捉了高俅一心手刃仇人被宋江阻止,意有郁结口吐鲜血,跌落下马,气得鲁智深一拳把马捶倒。招安之时所有人都去忙招安的事,林冲孤苦一人卧病,一口气没出来被气死,空留一副盔甲,房间外面唢呐还在欢天喜地地吹着……鲁智深也因为林冲之死心灰意冷离了众人出家,冲突对比立现。

武松单臂擒方腊采用的就是评书的情节。孙二娘为救武松而惨死,对于武松来说,两个嫂嫂,一个带来了无法愈合的伤害,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一个舍命相救,由他来生擒方腊结束事端重新回归自由人,也算是归于圆满。

改编中女性的形象也更丰满了。还有感情戏,现代的编剧普遍喜欢夹带私货,毕竟多巴胺的分泌由不得大脑左右,不然会失去半边天的观众。李逵与庞秋霞的感情戏热血又悲壮,也更加突出悲剧的氛围。

说说故事的主线人物宋江,这个人,在原著里就是面黑身矮的外形。不但面黑,腹也黑。一会忠义一会题反诗,做小吏时私放朝廷通缉巨盗,做大盗时又要招安,谁被他看上必定被连哄带骗上梁山,可怜了卢俊义好端端的被灭了全家。这么复杂的人格,央视水浒其实已经替他洗得很白了。

电视剧的改编尽量把原著的逻辑捋顺得现代人能接受,比如,一向忠君的宋江怎么会题反诗,因为宋江坐牢期间遇到一次大赦,可是唯独没有赦免宋江,看这逆人流而动的宋江,任是谁都会怀疑人生吧。

原著中闹江州黄文炳被捉可是求饶的,但宋江依然让弟兄把人家刮了吃了。电视剧中的宋江,骨子里都是忠君的,黄文炳被送到宋江面前,黄文炳被拖出去处死的时候还大骂宋江是“做贼的骨头”,看看宋江这满心不甘的表情:

所以他一直心心念念招安才是合情合理。

梁山上原本就并非铁板一块,宋江带了一大票人上山,晁盖若不以退为进,两派人就指不定怎么着了,宋江当然也不是吃素的,再三推脱以死明志,但实际上两人的较劲从未停止,以至于晁盖临死立遗嘱,谁替他报仇就做寨主。而电视剧中,在攻打曾头市之前,宋江还在情深意切地谈梁山的出路,心心念念地想要招安,晁天王的性子怎么能依,于是折箭起誓捉得史文恭的做寨主,实际上已经在淡化两个人之间的矛盾了。

电视剧中,没有几个人愿意招安,偷酒扯诏之类的抗议也不少,甚至林冲之死都没能扭转宋江的偏执。

如果不满意梁山的结局我们可以抛开历史自己续一个,虽然初期梁山与大宋力量对比悬殊,可是大宋正值奸臣当道之际,军心涣散,而梁山竖起替天行道大旗,发动群众那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农民起义成功的案例不是没有,只是成功之后呢,历朝历代起义成功了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洗功臣啊,那时候故事的走向就换了一种性质。说到底,这是无法挣脱的关于宿命的悲剧,倒是 98 版电视剧的结局最荡气回肠。

最大刀阔斧的改编当属征方腊的故事。

宋江方腊阵前对话,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的碰撞,火花四溅,极其精彩。以及张顺魂归涌金门一节,电视剧把张顺翻越涌金门的起因归结于宋江洗脑失败后还锲而不舍,而对方却回绝得干净利索,这种死法与普通的战死更让人抑郁难平。

梁山众将的战死方式很多与原著不同,异常惨烈的牺牲相也在冲撞着人心。而且央视水浒也将冷兵器时代战争近身肉搏的残酷呈现了出来。某一役战后,宋江眼见满目疮痍,开始怀疑人生,“难道我真的错了”?待到殿前受封时,屁股翘得老高,旨还没有宣完就迫不及待谢恩,可见他等这一刻太久了。最后被听闻弟兄们死伤散尽又开启怀疑人生模式。说到底,宋江不过是个以物喜、随己悲的普通人。

把这种悲剧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当属结局的改编,吴用万念俱灰地抱着宋江三人的骨灰回到衰朽凄凉的梁山。全盛时酣畅痛快的情形历历在目,吴用在回忆中吊死忠义堂。就算悲剧,也要悲得传奇,就是这样。

另有一处改编也非常值得一提,原著中打败方腊之后,鲁智深误以为听到喊杀之声,提了禅杖要杀将出去,被众僧告知是钱塘江大潮,于是面对潮水顿悟,圆寂成正果。电视剧改编得是另一种精彩,把鲁智深一个人的顿悟改成一群筋疲力尽的人面对潮水,略有所悟,血染的潮水映在每个人脸上。直接感受一下吧:

98 版水浒最能体现编剧水平的一段_电视剧相关_电视剧_bilibili_哔哩哔哩

综上,央视水浒的改编是区别与原著的另一种升华。

关于角色

李雪健老师对宋江的领悟不必说,他只是个普通人,被命运夹裹走了一遭。所以受封时等不及旨意还没念完就谢恩,阮小七受气也不敢吱声,屁股依然老高地翘着。

题反诗那段戏一气呵成,李雪健老师亲自写的, 诗作题完心中舒畅,痛快。

也是因为李雪健老师把宋江塑造得太入木三分了,当年都有观众把电视给砸了,至今我一哥们提起宋江都是怒目圆睁发尽上指。

林冲,前期仕途通顺之时也是春风得意,一步步被逼上梁山之后才抑郁寡欢。

鲁智深。智深。

武松。

李逵。截了一张造型最萌的,可是“医得小儿夜啼”的神韵还在对不。当初赵小锐老师进组试戏原本给他安排的是三阮之一,他说非李逵不演。

三阮。

一直记得阮小七着了方腊的行头玩耍、鲜衣怒马的不羁模样。

真的的好演员,并不用靠古装杀马特表现自己的不同,造型服饰中规中矩,也都各有自己的神韵。

音乐

重要打斗戏,只要唢呐一响,就觉得血脉偾张、酣畅痛快。中间的一些插曲并不适合今时今日的流行气氛,“好汉好汉合起来是座山”,人物一开嗓,豪气顿生。片尾曲,聚义时期是痛痛快快的《好汉歌》,后期悲剧时期《天时地利人和》磅礴、大气、苍凉、悲怆。

美术

水浒城就是参照清明上河图建的,开篇的几分钟简直是清明上河图的再现。大家可以去看看,就在第一集一开始。

再贴两个一闪而过的画面:

王婆茶馆的对联,还是半旧的。

综上:《水浒传》前期就像烈酒,浇得心肺酣畅痛快,后期悲壮苍凉,余音绕梁。

这部戏还有很多值得品味的地方,愿经典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历久弥新

谢谢你看到这里。鞠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8 10:22 PM , Processed in 0.04996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