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26|回复: 1

[好摄之徒] 《谷雨》:这位中国摄影师,为国际摄影巨匠留下一生中最好的肖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4 11: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位中国摄影师,为国际摄影巨匠留下一生中最好的肖像
人物纪实发布:2017-05-16  腾讯网

从2015年开始,钟维兴用镜头记录了世界众多当代摄影大师的面孔:塞巴斯提奥·萨尔加多(Sebastiao Salgado)、威廉·克莱因(William Klein)、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布鲁诺·巴贝(Bruno Barbey)、贝尔纳·弗孔(Bernard Faucon)……一个个闪耀的名字和他们的面孔一起,留在了钟维兴的“当代摄影大师”肖像拍摄计划中。目前,“当代摄影大师”所收录的大师肖像已超过60位,而此计划仍在进行中。


a.jpg    
作者 | 钟维兴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图片产业委员会专家委员。





1.jpg
贝尔纳·弗孔(Bernard Faucon),执导摄影开创者,作品以使用人偶摆拍而闻名。



2.jpg
艾略特·厄韦特(Elliott Erwitt),马格南著名摄影师,以拍摄富有幽默感的纪实摄影著称。



3.jpg
荒木经惟(Nobuyoshi Araki),日本战后重要的摄影大师和当代艺术家,常用极端的方式表现女性人体。他的作品见证了日本社会的变迁和审美倾向。



4.jpg
罗恩·加莱拉(Ron Galella),狗仔队鼻祖。



5.jpg
杜安·迈克尔思(Duane-Michals),二十世纪摄影界的先驱之一。以虚焦的拍摄手法给予艺术摄影更丰富的表现形式。



6.jpg
马丁·帕尔(Martin Parr),马格南图片社主席,擅长用幽默的视角审视日常生活。



7.jpg
萨巴斯提奥·萨尔加多(Sebastiao Salgado),纪实摄影大师,其作品具有人类学视角,并开拓出一片自然摄影的新天地。



8.jpg
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二十世纪摄影史上最重要的摄影师之一,提出了“非决定性瞬间”。



9.jpg
威廉·克莱因(William-Klein),街头摄影大师。1963年被世界摄影博览会的国际评委推选其为“摄影史上30名最重要的摄影家”。



10.jpg
约瑟夫·寇德卡(Josef Koudelka),捷克摄影大师,因拍摄“布拉格之春”成名并流亡海外。



11.jpg
拉夫·吉布森(Ralph Gibson),美国当代著名摄影家,以探索单个物体或主题的图像为自己的创作风格,把自己的作品比作一个混合光与时间的物体。



12.jpg
森山大道(Daido Moriyama),日本先锋摄影先驱,以强烈风格黑白街头摄影闻名的摄影师。



13.jpg
焦尔乔·洛迪(Giorgio Lotti),著名纪实摄影师,其经典作品《沉思的周恩来》风靡全球。



14.jpg
米尔顿·顾然(Milton Guran),巴西人类学家、摄影师、里约摄影展策展人。
 楼主| 发表于 2017-7-4 11: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钟维兴镜头下的摄影大师
撰文/佩德罗·卡普·瓦斯奎斯

编辑/张言颂

目前,钟维兴正在进行一个迄今为止最让人热血沸腾的项目,其中一些作品正在本次展览上展出:他拍摄世界上那些最重要的摄影师的肖像。 换句话说,拍摄那些从二十世纪20年代便开始摄影生涯的职业摄影师,比如罗伯特·弗兰克,威廉·克莱因和艾略特·厄维特等等。其中第一位已经93岁高龄,另外两人也有89岁了。鉴于这个项目“大师级”的设定,钟维兴拍摄的肖像中自然有很多相当年长的人物,但是他拍摄的范围很广,拍摄对象中也不乏一些五十多岁的摄影师,比如维克·穆尼兹(56岁),文森特·佩雷斯和瓦莱丽·贝林(都是53岁),甚至还有一些四十来岁的摄影师,例如马丁·德奥热瓦尔(44岁)和克里斯提娜·德·米戴尔(42岁)。

在这样的一座摄影大师的先贤祠中,就理所应当是年长者多于年轻者的,因为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无论其专业领域,光是想要完全炼自己的表达方式就需要二十年的时间,然后他们还需要十年或二十年的时间,来成长为自己行业中无可争议的大师。毕竟,年龄不是区分优劣的唯一先决条件,不仅因为有很多人可能在半个多世纪的工作中都没有得到同辈人的尊重,也没受到批评家、研究人员和历史学家的承认。

尤其重要的一点是,钟维兴拍摄的所有这些值得尊敬的人物都处在自己的创造力高峰期,他们马不停蹄的筹办展览,出版书籍或发行视听作品,一次又一次的让我们为之惊叹。他们本能的永远保持着活跃的状态,直到最后一次眨眼之前才会按下最后一次快门,用那些经久不衰的图像开垦着我们的想象力。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让我们睁开双眼,并教会我们用更聪慧,更有洞察力的方式来欣赏这个既奇异又难以捉摸的,通常被我们称为“现实世界”的所在。

同时值得强调的是,钟维兴的这个“摄影大师先贤祠”涵盖了所有风格,所有学派和所有潮流。跻身于同一屋檐下的是一个个性格迥异的个体,比如现实主义风格的塞巴斯蒂安·萨尔加多和以梦为马的贝尔纳·弗孔;以及直抒胸臆的威廉·克莱因和暗藏玄机的杜安·迈克尔斯。更不用说在用镜头表现女性境遇方面有着强烈观念性差异,胆大妄为的旅行者荒木经惟和玛蒂娜·巴哈,后者更多关注的是与社会对少数群体的包容性有关的问题,而不是性癖好。

我们可以继续在这些被拍摄对象中找到许多对创作方法相反的例子,但是列出这样一份名单并没有多大意义,除非它是用来坚定的重申所有这些给钟维兴当模特当摄影师都是足够杰出的,他们确保了这个大师肖像项目将会留存在世界摄影史中。如果我们一定要为钟维兴向摄影大师们致敬的行为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可以参考孔子的教诲:“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者而内自省也”。

可以设想摄影师们有多么不情愿成为被拍摄的对象,就像外科医生绝不想躺在手术刀下那样。这不仅仅关于智慧和常识,因为正如许多非欧洲文化在摄影诞生之初曾受到的警告那样,摄影会从他所拍摄对象的生命血液中萃取出一些什么,让他们变得更加脆弱。巴西的土著居民们认为,摄影师甚至会把一个人的生命置于危险的境地。连布列松也十分赞同这一观点,他讨厌被拍照,只在90岁生日的前夜才对被拍摄这件事稍稍放松了些警惕——在这个年龄被拍,风险的确小得多了……尽管如此,与生俱来的如老虎般坚定的意志使得钟维兴甚至能为最寡言内敛的摄影师拍摄肖像,并一天天建造出他那令人敬仰,引人入胜的“先贤祠”。

关于钟维兴的肖像拍摄风格,可以归纳出两个基本方式,当然这结果一定是建立在他常常在远离家乡成都的地方拍摄,和被拍摄对象的参与配合这两点的基础上。

一部分肖像是在搭设着巨大黑色背景布的影棚里拍摄的,他可以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自己所到之处布置出这样一个摄影棚。另一些拍摄则是在被拍摄者自己的生活或工作环境中完成的。例如威廉·克莱因和约瑟夫·寇德卡的照片,前者是一个展览环境中,克莱因站在一幅他自己的作品前面;而后者是在一个办公室。这幅伟大的吉普赛造物主寇德卡的肖像表明,即使是在偶然的情况下,钟维兴也力求自己的摄影可以揭示出被拍摄者的个性。比如这幅照片中的寇德卡正在看自己的手表,这让人直接联想到寇德卡曾习惯于拍摄的自己的手表及周围与手表形成反差的风景,他的这类实践可以追溯到1968年苏联入侵布拉格时,他拍摄的自己左手腕,后面的背景是空荡荡的布拉格街道。

钟维兴在旅程中临时搭建的摄影棚中,用不受什么拘束的方式拍摄出这些照片。这个过程中,他不断完善对灯光的运用技巧,而他对拍摄对象的良好引导也可以从他们优雅地在黑色幕布前摆好姿势的样子看出来。他一边克服不可避免的语言障碍,一边指挥着被拍摄对象的能力,可以在一些记录他拍摄肖像现场的录像中得到印证。

如果说钟维兴如此善于用自己的镜头表现那些生活在镜头另一边的人,在此借用一下荒木经惟的观点,他甚至展现出“揭露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知道的另一面”的优秀专业能力,还要归功于他的另一个性格侧面——作为一个收藏家的性格。

毋庸置疑,对这些摄影大师的钦佩是他进行这个野心勃勃计划的最重要动力,而他也从对自己这些私人收藏品的观看中获取灵感。钟维兴准备在2018年将这些藏品放进他正在自己家乡成都建造的当代艺术摄影博物馆中。这个艺术机构将会在中国承接许多大型国际展览,并在国外展出最好的中国艺术作品,从而强化创造性的交流活动,在一个没有墙壁,没有边界,也没有缝隙的摄影——光的写作的大同世界中。



关于影展
b.jpg

4月28日,由重庆长江当代美术馆主办的第二届长江国际影像双年展在渝开幕,展览为期90天。 本届长江国际影像双年展以“万丈高楼平地起”为主题,邀请尼日利亚策展人Bisi Silva、中国策展人崔灿灿、中国艺术家王庆松共同策展。应策展人、著名当代艺术家王庆松和组委会的邀请,摄影家钟维兴的“凝视·当代摄影大师肖像”系列作品作为此次双年展特邀展展出,这也是该系列作品首次在全球范围内亮相。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8 05:52 PM , Processed in 0.07287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