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7|回复: 1

[人世间] 《网易视觉精选系列》:手术室里的"绿衣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5 09: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7-7-13 11:33 PM 编辑

手术室里的"绿衣人"
网易图片  2016-03-28


1.jpg
根据最高法院公布的数据,2004年全国法院受理的医疗事故损坏赔偿案件为8854件,之后逐年递增,到2014年已增至19944件,十年来医疗诉讼案数量已翻倍。在医患纠纷中,患者常常被认为是弱势方,然而鲜有人知道手术医生的酸甜苦辣。合肥晚报记者进入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室,在历时12小时,83台手术中,讲述手术室里的故事。



2.JPG
早晨进入手术室,医生们必须脱掉自己身上所有的衣服,换上手术室专用的“绿衣”。早上8:30后将有27台手术同时开始,而这仅仅是今天一天的开始。



3.JPG
进入手术室,一股暖意袭来,仿佛进入另外一个世界,窗外楼下的行人裹着厚厚的棉服,哈着热气,而里面都是墨绿色短袖,没有喧哗,甚至有些寂静,医护人员静静的做着术前准备。图为一名医生在检查手术器械。



4.JPG
消毒是手术前很重要的环节,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不能忽视,图为一名医生在为患者做消毒处理。



5.JPG
70岁的朱佳根静静地躺在移动担架上,目光盯着天花板,偶尔将目光投向来来往往的医生和护士。朱佳根来自潜山县,上周四到医院住院,今天要做腔镜直肠手术。朱佳根有些紧张,毕竟是第一次做这么大的手术,他更希望这次手术后能够好起来,这样儿子和女儿不用为自己担心,不再有负担。



6.JPG
手术前,医生要再次确认病人的所有资料,一旦手术开始,医生便不能接电话,不能休息,更不能吃饭,甚至连喝水都没有时间,而这种情况对手术医生来说是家常便饭,累不算,压力也非常大。



7.JPG
彭克翠老人是合肥人,不久前被检查出贲门肿瘤,后来检查有恶化的可能,于是决定手术切除。闻听手术,老人一直很紧张,10分钟后,老人进入3号手术室,但是刚刚躺下,老人又紧张起来,紧紧攥着拳头,脚也绷得紧紧的,护士连针都插不进去,医护人员只得安慰她。不过最终老人并未做成手术,原因是老人身体严重缺钾,无法麻醉,需要补钾以后才可以手术。遇到这种情况,医护人员便要重新准备下一台手术。



8.JPG
手术过程的麻醉是手术中特别重要的环节,要求也非常严格,任何一点意外和隐瞒都有可能发生意外。已经在手术室工作20多年的麻醉师汪医生告诉记者,她就曾经遇到病人隐瞒年龄的情况,差点发生意外。她说,一位95岁的老人摔骨折了,需要急诊手术,结果去了好几家医院,医院都是借口老人年龄太大不能手术拒绝接收,后来送到安医,家人直接说成85岁。“相差10岁,麻醉药物剂量会有很大的变化,因为相差10岁,老人的身体机能和脏器功能是有很大差别的。幸运的是手术还算顺利。”图为麻醉医生在为患者进行麻醉。



9.JPG
与手术室内只有一块玻璃之隔的家属等候区,医生在这里跟患者家属沟通,每次医生在这里出现都会吸引很多家属。朱佳根的儿子和女儿也在其中,父亲和他们在手术室门口分别只有短短半个小时,却已经等了一个月一般,他俩不时将目光投向手术室大门,希望早一点等到父亲的消息。



10.JPG
赵智伟医生今天的任务是心脏搭桥外加大血管手术,期间要将病人的心脏停止跳动一两个小时,要将血液循环移到体外,其复杂程度不是常人可以理解和想象的。上午8:30,手术正式开始,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众多的机器、数据和密密匝匝的管子,严密监控着患者的生命指征。
 楼主| 发表于 2017-7-5 09: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上午10时,其他手术室陆陆续续已经完成手术,准备接受下一台手术,而22手术室内,赵智伟和葛建军等医生正在紧张之中。中午12:00,其他手术室医生和护士们已经结束第二台手术,并已经吃完中餐准备第三台手术,22手术室内手术主要环节才刚刚过半。图为赵智伟戴着自己的特殊眼镜进行工作。



12.JPG
直到下午3点,所有人都已经饥肠辘辘,手术主环节才结束,开始止血。而这个过程,还需要2-3个小时,也只有这个时候,主刀医生才可能去洗手喝一口水。下午6:30左右,手术结束,病人被送往ICU,此时,赵智伟医生和助手们已经在手术台上站了10个多小时。而这仅仅是他们的极其普通的一天。



13.JPG
长达10个小时的手术,一些医护人员过度疲劳在手术室中睡着。如果手术时间更长,则会出现医护工作者晕倒的情况。



14.JPG
在27手术室,几个巨大的机器人手臂正在给一个患者做心脏搭桥手术,这是“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自2014年9月进入手术室以来,已经为200多病人完成了手术。



15.JPG
一名医生低头操作机器人,虽然没有直接和患者接触,但医生所承受的压力依然很大。



16.JPG
机器人手术室里,彩色屏幕显示着手术的整个细节和过程。



17.JPG
另一间手术室中一个孩子接受疝气手术,这已经是这个手术室第二台手术,尽管手术只有十几分钟,但因为专业性很强,并不是所有的儿外科医生都能胜任。



18.JPG
手术室外,一名95年出生的孕妇在等待进入手术室接受剖腹产手术,她已经等了1个多小时,她说有些紧张,里面的手术还没有结束。



19.JPG
而手术室里,一名妇女在接受剖腹产手术。



20.JPG
几名戴着硕大的黑色眼镜的医生在手术室中注视着屏幕,这是3D技术在手术中运用,通过3D技术对病人进行微创手术。



21.JPG
手术结束后,护士将用过的纱布摆放得整整齐齐,用来清点数字,领取数字与使用数字一定要吻合,以防止遗落在病人身体内。



22.JPG
手术室的另一边,护士中心,已经做完手术患者的单子密密匝匝,第二天的手术也在需要在此提前安排。



23.JPG
手术结束,过道里一名医生在通电话,电话被允许带进手术室,因为手术前和术后有很多工作需要沟通。手术医生体力消耗非常大,一名医生三台、四台手术连轴转,一台手术十几个小时,不能休息和饮食,还不能有丝毫差错,这无论对谁来说都是巨大的考验。



24.JPG
手术室休息中心,两名医生生在休息,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总共有两个手术中心。1月19日,期中记者所在的手术中心完成了83台手术。其中,时间最短的手术不到半个小时,最长的10个小时。有数据研究表明,当今的医疗事故中,只有30%属于医疗技术水平问题,这里面既有医生责任因素,也有医学发展水平局限问题。此外还有医患沟通的问题以及患者家属对医生的理解问题。



25.JPG
手术室大门隔开的是两个世界,手术室里面医护人员小心翼翼地在给患者手术,常常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大门外面,家属个个心急如焚,总希望有好的消息传出来,总希望自己的亲人痊愈。也正是这种期望,常常使得手术室内外成为对立的两面,从而引发医患矛盾。当今医疗技术的发达和医生的敬业、辛苦换来了人类平均寿命的不断延长,然而生命诚可贵,理解更难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8 11:34 PM , Processed in 0.04877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