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图片 2014-8-9
鲁甸逝者祭·遗物忆生
摄影:石光机 文字:刘畅 责编:丁玉 监制:闻道刘
他们都是大山里的普通人,命运早已烙印在山地间的褶皱中。哪怕生活艰难,他们也没停歇对幸福的追求。然而,所有的梦想和努力,在2014年8月3日消散。
他们留在这个世界上的痕迹很少,家人在废墟中一件件找出他们的遗物,这些平凡的遗物,记录了一段段故事,也凝聚着亲友们的哀思。头七日,我们记录下他们的故事,致以我们最诚挚的哀悼。
一双浸透泥水,蓝色的手工毛线拖鞋,是余朝念、余朝维小姐妹俩共同的遗物。
姐姐余朝念刚学会走路时,母亲就买来毛线和泡沫鞋底,织成了这个小礼物。姐姐今年上小学一年级,脚大得穿不下了,就传给正上幼儿园的妹妹余朝维继续穿。她们留守在村里,一直由爷爷奶奶照看。父母俩人在浙江一家制作休闲椅的工厂打工,一年能往家里寄回一万多块钱,这是家中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收到父母寄来的零食和衣服,是姐妹俩平时最期待的事情。父亲余金座还记得上次回乡的场景,分别时的孩子们踉踉跄跄跟着车,在山路上追了很久。
地震发生时,两个孩子与爷爷一同被埋在了土屋下面,不幸遇难。
一个写着激励话语的黑色牛皮本,是大三女声陈建娇唯一的遗物。
这是2011年,她刚刚考上云南艺术学院时候,父亲所在的矿厂发给她的奖励。她舍不得在本子上写一个字,保存得像新的一样。她自幼喜欢画画,当初高考准备报名艺术院校学油画时,家里一度捉襟见肘;这次放假回家,她从昆明为母亲买了两件20元的夏裙,令其开心不已。她的梦想是开一个自己的画社,慢慢攒下些钱,开一个养老院——“让妈妈、家人和上了年纪的村民,都可以开开心心颐享天年”。
地震前,正要迈出屋门的陈建娇被垮塌的屋子埋住。她在里面呼救,无能为力的家人只能在外面安慰她;当部队赶到时,她的呼吸已经非常微弱,后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这把花椒剪在王金秀手中剪下了成百上千斤花椒,也是她常用的十多把中,唯一被找到的。
六七年前,在街子社路边卖凉粉为生的王金秀,受政策宣传,承包山后十几亩花椒地,并渐渐成为村里的花椒种植能手。在女儿的印象里,母亲的手布满老茧和伤口:常年接触带着尖刺的花椒枝,已经裂缝开口,露出掌心里面的肉。老王一直想多发挥些余热,为子女们减少些负担。她最大的愿望,是几个孩子都能住上水泥、砖头盖成的小楼房。
8月3日正是王金秀的生日。她打算在一家人团聚前,再赶赶工,中午没休息多长时间便又进了山里。后来,地震引发山体滑坡,她被一个大树压在下面,没能赶上庆生的晚饭。
看着儿子那件红色的小外套,小沈流泪不已。他花了一天时间,用双手在泥土中抛出了自己妻子和儿子的衣服。
3岁儿子沈宗思远喜欢吃零食,最喜欢的那辆玩具铲土车,随地震埋在了泥土之下。小沈至今还在遗憾,没能给儿子买下一辆幼儿自行车。此前,看到村里的同龄人骑着小自行车在街道上炫耀,一脸羡慕的思远也想买一个。
地震发生时,小沈正在外面跑活。妻子不放心让儿子一人呆在家中,带孩子一起上山。小沈难以描述,母子俩遇难后的模样。
一捆杜仲和土蒿,一个自制的小木抽屉,是李国龙留给家人仅有的念想。
年满60岁的老李,脾气倔强,对儿女们一度非常严厉。因为自幼好研究医术,他时常上山采草药,并为山里条件拮据的村民看病。今年4月份,老李刚刚度过了60大寿,看到孩子们为他买的寿匾,老李还笑的合不拢嘴。另他遗憾的是,大女儿因为打工时间紧,没赶过来。大女儿提起此事,多次后悔的落泪。老李本想在把这捆草药熬出来之后,带着妻子去周边的各个村落云游,过采药买药的生活;因为“种了一辈子地,在这个山沟的土屋子里窝着,实在没什么意思”。
事发下午,老李正在土屋里避暑休息。随后碎石和泥土倾泻而来,淹没了屋子。
杨玉福留下的这件蓝色花格短袖衫,时常会被妻子的泪水打湿。
村民口中的“福哥”是个热心肠,经常帮邻里搬东西、干农活。他身高1米75,身材壮硕,在山里最大的爱好就是看电视。世界杯期间,他时常为了看球熬上一宿。据他的表弟介绍,小杨最喜欢的篮球明星是科比。村里一组织篮球比赛,他都是主力大前锋,是抢篮板能手。因为没有场地,他一直没能踢上一场足球。为了多赚些钱,小杨的父母则一直在昭阳打工,他的父亲已经八年没有回家看看。
在2014年8月3日下午,正在位于龙泉村街子社山脚下的屋子中休息的杨玉福,被坍塌的山体埋在屋子里,挖出来时已经死亡。地震后,妻子王梅挖出了短衫中的一件,每天晚上都要抱着短衫睡,因为那里有丈夫的气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