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网 2017.05.28
留美硕士创业 要把扒肉馆开到美国
本期作者:陈虫儿
李可毅曾在美国波士顿大学攻读硕士,回国后他拒绝了外资银行以及世界500强企业的offer,放弃了去欧洲读MBA的机会,带着两个朋友卖东北小吃:扒肉。
北京国贸有这样的一家快餐店,面积不到50平米,服务生是三个帅气的小伙子,平均身高1米83,还都是硕士学历。他们是留美硕士李可毅(中)、北航硕士宋金明(左)、清华硕士李菁伟。他们既是服务生也是创始人。(图文:陈虫儿)
李可毅在地铁上打哈欠,他是第一个到店里的人。1992年出生的李可毅,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毕业后,去了美国波士顿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回国后,他拒绝了外资银行以及世界500强企业的offer,也放弃了去欧洲知名商学院读MBA的机会,带着两个朋友卖一种东北小吃——扒肉。
李可毅每天早七点来到菜市场选菜。谈到卖扒肉的初衷,李可毅说:“我在北京生活了五年,发现虽然东北人在北京是一个基数很大的群体,然而东北餐饮文化并不受到主流消费群体的认同。在北京有几百万的东北人,但是在快餐领域没有任何一个品牌是以东北美食为主打的。其实东北不是没有特色美食,扒肉作为一种没得到发扬,甚至是快要被遗忘的传统菜品,完全有可能成为东北的‘兰州拉面’和‘沙县小吃’。”
扒肉,是一种哈尔滨当地的特色小吃,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李可毅介绍说,扒肉的做法不难,需要用老汤的汤头加上多种香料反复煮,但同时,扒肉的做法也不简单:肉一定要用精五花,够厚度,边边角角全都不能要。一块肉至少要煮三次,连每一次肉坯放在锅里的位置都有讲究,用至少做过几十锅肉汤的汤头煮出来的肉才会好吃。
李可毅手拿选菜清单选菜。最开始,他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寻遍了哈尔滨大大小小的扒肉馆,反复试吃,最后整个人“吃到想吐”。
李可毅在擦拭餐具,后厨一位配菜师傅的上衣汗水湿透。而在找厨师的问题上,李可毅花了很大的功夫。他想办法拿到了师傅的住址,找到师傅,讲述了自己创业的想法,包括团队的构成、发展的目标……详尽而诚恳的一番话,说服了这位在哈尔滨做了20多年扒肉的白师傅。
白师傅给他的答复简单而“冲动”:“你要是真要把扒肉做成品牌,做到国外去,那你一定要努力做好。你做好了,我就算没白做这么多年肉,也算露会脸了。”就这样,爽快的师傅在今年4月份来到了北京,把他6月就要高考的孩子留在了家里。
早十点半,后厨工作准备好后,李可毅在店前吃早餐面条,白师傅在看手机。白师傅十四五岁开始学习扒肉,对扒肉执着而深情。说到现有的扒肉产业,师傅有些无奈:“当地扒肉产业还是很不错的,许多年轻人开始搞加盟、连锁。但是做得好的扒肉越来越少。产业是大了,手艺却丢了。”来北京一个月了,看着八小生团队一步一步走来,师傅对他们的支持从未动摇:“年轻人和我们当初做扒肉的思想不一样了。我们是为了谋生,他们是为了梦想。”
团队除了创始人李可毅外,还有两位志同道合的年轻人——清华大学研究生李菁伟和北航研究生宋金明。李可毅找到他们时,大家第一反应都是惊喜,“因为同为东北人,他俩对于我感受到的东北菜尴尬处境完全感同身受,我们可以说是一拍即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