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76|回复: 1

[人世间] 《中国人的一天》第1414期:“56村寨寨主”16年圆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27 07: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3年11月14日
中国人的一天:“56村寨寨主”16年圆梦
图/文 郭建政 施哲莹


1.jpg
施晓亮有20年的媒体从业经历,曾4次自驾行遍中国、采访56个民族。如今他又要开始第5次远行。他的网名是“56村寨寨主”,他16年来的梦想是:筹建中华非遗影像博物馆,宣传100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讲好“遥远、陌生、神秘、传奇”的中国故事,传播最美的中国声音,让世界知道一个多彩、多元的大美中国。图/文 郭建政 施哲莹



2.jpg
施晓亮是一位痴迷于民族文化的行者,他有过4次全国行的传奇经历。1997年,他自驾“九州方圆万里行”,以摩托车的车轮在古九州大地上划了一个方圆。



3.jpg
2001年8月9日,是施晓亮34岁生日,这一天他和随行的几个记者伙伴从北京中华民族园前启程,开始了为期3年多、逾10万里的“走进56个民族家庭”。时任中国记者协会和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的邵华泽亲笔为活动题名。



4.jpg
2009年,他为建国60周年之际召开的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策划主题宣传活动“盛世花开丝绸路”,亲自领队历时半年多,自驾走完了大半个中国。2011年,国家民委的《中国民族报》等媒体主办“56个民族十年回访”活动,施晓亮做为领队再次远行。



5.jpg
前不久在国家民委召开的“美丽中国梦 大美村寨行”活动启动的新闻发布会,施晓亮与少数民族朋友们簇拥着“大美村寨行”的LOGO“美丽中国心”:把56个民族捧在手里,装在心里。56个民族心连心,56个民族一家亲。施晓亮的身份是“大美村寨行”系列活动组委会的总策划、执行秘书长。这一活动是国家民委指导、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促进会主办,多家媒体参与的一项大型民族文化保护活动。



6.jpg
16年来,施晓亮走遍了中国的角角落落。即便是专门从事民族工作的人,也很难一气把56个民族说全,而施晓亮都了然于心,因为这些民族、地区,他已经数次亲历、深入。



7.jpg
一路上风景如画,美女如云,时常风餐露宿。



8.jpg
他融入一个个民族家庭,跟他们友好相处,因此结交了很多的朋友。他经常跟少数民族的朋友一起,大口吃肉,大碗喝酒。



9.jpg
深入民族村寨,融入各民族百姓的生活,体验最真实的民族特色文化。



10.jpg
深入最草根的民族村寨,不是旅行,也不仅仅是采风,常常有意外收获。在四川茂县,羌族朋友把珍藏多年的“咂酒”搬出来招待施晓亮一行,酒至半酣,主人吹起羌笛,唱起悠扬的古歌。
 楼主| 发表于 2017-5-27 07: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2011年的十年回访,他14岁多的女儿施哲莹休学,先不读应试教育的万卷书,补上“行万里路”这堂人生必修课。这是在帕米尔高原上的塔吉克村寨,女儿入乡随俗与当地人行吻礼。



12.jpg
施晓亮说带女儿走读中国,是一生最明智的决定,是他作为父亲送给女儿的人生大礼。女儿通过这次远行,知道了中国之大、看到了中国之美,了解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正应了那句话:经历才是人生真正的财富,其他神马都是浮云。



13.jpg
这是2011年9月在云南宁蒗县的一次车祸,幸亏是撞在石壁上,而车左侧即是百米深谷。远行途中千难万险,车祸几乎每天都会遇见。幸运的是,施晓亮遭遇的数次车祸都福大命大有惊无险。



14.jpg
在一次活动中遭遇山体塌方被堵七天,在雪山下露宿扎营。一路上的经历,让他懂得了对生命的敬重。



15.jpg
中国跨境民族有很多,这是2001年施晓亮开车过境进入缅甸克钦兵营,克钦邦与中国的景颇族同族同源,本是同根生。




16.jpg
2011年12月25日,刚刚结束10年回访的施晓亮及队员,参加主办单位举办的大型摄影展,这一影展次年在十地市巡展,大受欢迎。此活动获2012年度中国新闻奖网络专题一等奖。



17.jpg
施晓亮和他的伙伴们搭建了一个民族文化宣传的网络平台“中华村寨网”,以此为基础建立“中华民族非遗影像博物馆”。



18.jpg
如今,施晓亮整理思路,再订计划,准备再次启程。16年民族文化采风积累,沉淀下大美村寨行。



19.jpg
大美村寨行启程前,施晓亮与中国“土豆大王”挑选高产的彩色种薯,准备作为捐赠给各村寨的“希望的种子”。大美村寨行不仅仅是文化采风,还推手腾讯公益及爱心企业,对村寨进行公益捐助。



20.jpg
这半年一直忙于筹备“大美村寨行”,很少回家。行前回山东老家向父母辞行,老父亲说“再给你剃剃头吧”,母亲在一旁慈爱地看着儿子,千嘱咐万叮咛。



21.jpg
这是2年前在“56民族10年回访”路上的一个瞬间。未来10年,这样“在路上”的经历将成为“寨主”的常态。他调侃地说“不在村寨,就在去村寨的路上”,他要和伙伴一起,“保护民族村寨,守护中华根脉”。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9 11:00 AM , Processed in 0.05788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