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图片 2013年11月20日
中国人的一天:我和我的异国小伙伴
图/文 现代快报 马晶晶
他叫邹钧韬,南京宁海中学高一的学生。他叫帕特里克,来自德国圣弗兰齐斯库斯一级文理中学。由于交流学习的关系,帕特里克在邹钧韬家里借住一个星期,体验着中国学生的生活。图/文 现代快报 马晶晶
对于帕特里克的到来,邹家可谓是费了心思。邹妈妈每天早上都会比平时更早起,煎蛋、炸肉饼、烤土豆片、切香肠、洗蔬菜水果,“德国人很喜欢吃煎炸的食品,自从帕特里克来了以后,我们家每天早上都是西式早餐”,邹妈妈说。帕特里克很喜欢吃胡萝卜,相比较经常使用刀叉的德国人,邹钧韬用起刀叉觉得别扭。
帕特里克从德国给邹爸爸带了一瓶啤酒,给邹妈妈一个摆件工艺品,给邹钧韬的是自己学校的一件T恤。“我希望我们穿一样的衣服,因为我们是兄弟。”
邹家也给帕特里克的家人准备了有中国特色的礼物,比如南京云锦、江南丝绸。
每天早上邹钧韬和帕特里克一起走出家门去上学,路上他俩用英文交流,谈笑风生。邹钧韬带着帕特里克尝试了坐公交车上学,带着他体验中国学生的生活。
来到南京上书法课的时候,帕特里克虽然对笔墨纸砚很感兴趣,但是因为中文很难笔画很多,所以还是写不好。在邹钧韬手把手的指导下,他尝试着用汉字写自己的德文名字。“你好,谢谢,爱”这是帕特里克仅会说的中文,邹钧韬教他写下这些汉字。
“嘿,我们来踢球吧!”帕特里克最喜欢的运动就是踢球,在德国,他甚至每天都和小伙伴们踢一场球。我不怎么踢足球的,所以帕特里克来了以后,刚好让他教我,邹钧韬说。
他带球跑的速度很快,而且脚法很准,邹钧韬有时候都跟不上他。
帕特里克会敲架子鼓,邹钧韬带他来游戏机室,跟着节奏的律动,两个大男孩边笑边唱。
“这是冰糖葫芦,山楂外面包着一层糖,吃起来是甜的,你试试看。”邹钧韬说,给帕特里克解释中国食物,都需要把成分解释清楚,让他知道这是什么做的,不然他会一直问。
“我很喜欢邹一家人,他们让我觉得很温暖很友好,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来南京,我尝试了很多新的东西,我很喜欢这里,如果有机会,希望邹也能来到德国,我会介绍我的家庭给他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