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26|回复: 0

[知识] 听说美国的厨师都以把一个胖子挂在胸前为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4 05: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听说美国的厨师都以把一个胖子挂在胸前为荣? 

 2017-05-04 梅姗姗 一大口美食榜





詹姆士·比尔德(James Beard)是一个胖子。


美国人。


詹姆士·比尔德(1903-1985)

 

我知道詹姆士·比尔德的时候,他已经去世几十年了。 

 

我记不清是什么场景下知道的,只记得他的名字总和某某“奖”联在一起。解释的人总会带上一句:厨师界的奥斯卡。

 

哦,“詹姆士比尔德大奖,厨师界的奥斯卡。

 

但跟我又有什么关系。

 

我又不是厨师。

 


第一次亲密接触


“Shanshan,有一件事儿要你交接。”


说话的是Amy,她是Panna的厨房主管,50多岁,典型的中产阶级热爱烹饪的家庭主妇。Panna是我纽约工作的公司。


“我们跟Beard House(比尔德的家)有个合作,每个月去拍一次,一次4个菜谱。 我实在玩不来摄像机,你能去拍么?”

 

可以啊!


所以在2015年某一个工作日的下午,我第一次来到了Beard House。

 

Beard House是詹姆士·比尔德的家,在曼哈顿Greenwich区,如今是个富人区。一个独栋小楼。我曾经无数次路过这里,但如果不盯着墙按图索骥,恐怕谁也不会意识到这曾是个名人故居。当然,美食界名人和文艺界名人的知名度相比,还是差一些的。

 

如果不仔细看,你就会和这栋建筑擦肩而过


昏暗是第一印象,下陷式的门梯间,穿过直接进厨房。对于一个家而言,这样的厨房间是巨大的。光灶台就有十二头,同时兼室内烤炉。烤箱两个,调料架一墙,操作空间足够两个厨师同时作业,围成一个口字型。厨房后面是两个顶天的专业级不锈钢冰箱。穿过就是后院儿,夏日调个小酒在后院嘬嘬也是好暇意。二楼和三楼是办公室和小型博物馆,四楼是举办宴会的地方。

 

我们当时工作场景


我从来没上过二楼以上,我是来拍摄,不是来觥筹交错的。四楼比尔德的会客室在保持原样的基础上,变成了开私宴的地方。世界各地的名厨,有资格的才能被邀请来,在比尔德曾经做饭的厨房里,以荣耀为精神契约,使出毕生所学,做一晚快闪宴(Pop-up)。 每次只有十二个坐席,每桌3000美金~3500美金的标准。一票难求是常态。我没吃过,很可惜。

 

4楼的会客室


那半年,我每个月会来半天,拍摄四个菜谱。做菜的通常是比尔德测试厨房的负责人和比尔德网站的编辑们。都是姑娘,没有小伙儿,而且一律都无比崇拜比尔德。厨房主负责人Victoria说自己做菜时总觉得有比尔德附体——她大概是在说她会停不住的往烘蛋里加黄油? (因为比尔德爱黄油。他有个烘蛋菜谱,6个蛋配2条黄油(美式计量),很是….好吃)

 

在比尔德测试厨房工作的小伙伴,在这里工作她们很幸福


除了做宴以外,比尔德的家如今也是这几个编辑和测试厨房厨师们的办公室。他们负责重现和现代化比尔德曾经的食谱,也会和不同的餐饮媒体公司合作,进一步宣传比尔德曾经的辉煌。

 


比尔德其人

 

比尔德不是大城市人,当然这里的“大城市”,我是指纽约芝加哥之类的宇宙中心。他出生在俄勒冈洲的波特兰市,算是省会城市,而且相当中产阶级。从小家里是有保姆佣人的,而且他家的佣人,是个中国人。

 

有中国佣人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有道地中餐吃。比尔德父母很忙,家里的帮佣又很会做饭,所以打小,比尔德就知道好吃是什么概念,以及,享受在家看着佣人们处理新鲜食材然后烹调出美味的那种过程。

 

比尔德曾经撰写的杂志专栏:吃中国菜该喝啥酒


爱吃和把吃作为毕生的事业是两个概念。


早期的比尔德只是爱吃,会吃,会做,但并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他的gay身份是不经意间被学校发现的,在上个世纪20年代,gay可是个大忌讳。学校随便找了个借口把他开除了。他无处可去,加入了一个全球巡回演出的戏剧团,去法国呆了一阵子。

 

如果比尔德在影视界一帆风顺,可能就没有后来的作为了


吃货遇上法国,是个危险的信号。法国的美味彻底征服了比尔德,他成了坚定的法餐拥簇者。但那会儿的美国老百姓,连法餐是啥都不知道。他们追的,是那会儿的“网红”:便捷快餐,罐头里的汤,货架上能放一个月的“高科技”面包。

 

从法国回来的比尔德其实是想做演员的,但无奈胖子被选择的可能性小。他在演艺圈混了一些日子后,惺惺放弃。但他发现了一个结合自己好吃本性和法国经历的绝妙生意机遇:给刚时髦起来的鸡尾酒趴提供配酒小食(Hors D'Oeuvre)。 这个佐餐小食公司很成功,不久比尔德就被邀请写了人生的第一本书:比尔德的小食菜谱。也在同时,比尔德坚定了一个信念:我要告诉美国人在家自己做饭过程的其乐无穷,我不想让他们天天买那些“高科技”的速食快餐。

 

詹姆士·比尔德的小食菜谱


另一个美国美食界的鼻祖人物朱莉亚·查尔德(Julia Child)是在那会儿认识比尔德的。因为两人都爱法餐,都爱做饭,都爱吃,而且那会儿美食界确实也没有什么专业人才,所以两人很快就成了知心好友。查尔德在比尔德的职业生涯,包括死后的名流千古里起了巨大的作用,但这个我们等会儿再说。


朱莉亚·查尔德(左)与詹姆士·比尔德(右)


1946年,美国有个广播电台,打算成立电视台。那个台叫NBC,新成立,也没什么节目。他们的制片抓耳挠腮,尝试各种节目点子,其中一个就是一个烹饪节目。这个是在以前没有的,毕竟电视也是个新鲜玩意儿。他们联系了彼时已经写了几本书,算比较有名气的比尔德,说:你来主持个节目吧!

 

那时NBC才刚刚成立


比尔德的佐食小餐公司因为二战也倒闭了,他正好没啥事儿,所以满口答应了。比尔德建议这个节目干脆就叫“我爱吃!”吧,简单响亮,特别接地气!(这跟“一大口”名字也有异曲同工之妙)NBC答应了,这个“我爱吃”就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电视烹饪节目(可能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


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烹饪节目“我爱吃”


比尔德这个节目其实只运作了一年,但它奠定了比尔德“美国家庭烹饪之父”的地位。他和朱莉亚查尔德两人,一个是NBC的“我爱吃”,一个是PBS的“法国厨师”,同时成了美国烹饪历史上最重要的两个人。



比尔德和……奥斯卡?

 

比尔德是1985年因为肥胖引发的心脏衰竭去世的。

 

他在世的最后20多年,主要就干了一件事:开厨师学校,培育新一代的厨师。他开的学校都不大,其实以他当时的名声,变现是很简单的事。但他临终了也没成为一个彻底的生意人。他更像个有信念的艺术家,他只想教育出一些热爱食材和做饭的厨师。

 

在比尔德去世后,比尔德的闺蜜死党,朱莉亚·查尔德提议大家想一个方法,能够最大化的保留和传播比尔德的饮食观念:在家做饭,让更多人体会到吃的乐趣。朱莉亚的提议得到了彼特的大力回应。 彼特(Peter Kump)是比尔德的学生, 也是受比尔德影响最大的一个学生,在后来创办了纽约的Institute of Culinary Education (ICE 美国烹饪教育学院)。

 

位于纽约的ICE 美国烹饪教育学院


在彼特的号召和工作下,詹姆士比尔德基金会成立了,他们依靠募捐买下了比尔德在纽约Greenwich的家,打算把他做成博物馆。这时朱莉亚·查尔德对比尔德深刻的思念和爱再次幻化成了绝妙的指明灯,她说比尔德生前最想做的就是让更多年轻人愿意做厨师,愿意做菜。那何不把比尔德的家变成这些年轻厨师对外展现自己的平台呢?

 

詹姆士比尔德基金会,为很多喜爱美食的年轻人提供平台


第一个来做菜的年轻厨师名叫沃夫甘·帕克(Wolfgang Puck),他主动联系到皮特,说自己想以比尔德的名义,捐赠出一个晚宴。自己做,卖出的所得全部归比尔德基金会。这个沃夫甘·帕克后来成了真正的奥斯卡晚宴连续23年的主厨,餐厅遍布全世界。自己最出名的牛排馆最近也落户,来到了北京。


沃尔甘•帕克(Wolfgang Puck),如今最牛的奥斯卡晚宴掌勺人

 

比尔德基金会最后建立的一个大项目,就是詹姆士比尔德奖,也就是俗称的:厨师界里的奥斯卡。其实不只厨师界,它是整个美国餐饮届最重要的一个奖项,是一个厨师,一个美食记者,一个美食媒体被这个行业认可最重要的里程碑。

 

詹姆士比尔德奖的奖牌,美食工作者的荣誉勋章


老实说,美国美食圈对米其林的态度,和对待詹姆士比尔德大奖的态度,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美国厨师们渴望获得詹姆士比尔德大奖的认可,因为比尔德才是那个让他们有厨师理想,让他们愿意放弃个人生活,走到今天这样地位的最重要的人。米其林不过外来物种而已,会去尊重,但不会太走心。

 

2017年JBF颁奖盛况


前天,2017年的詹姆士比尔德大奖也揭幕了。一大口精选了最值得分享的一些获奖信息。如果你近期去美国,别忘了去这些餐厅体验一番:

 

最佳新餐厅: 纽约的Le Coucou

年度最杰出厨师:费城Zahav餐厅主厨兼老板Michael Solomonov

年度最杰出餐厅:芝加哥的Topolobampo 

年度最杰出餐厅服务奖:纽约州的Blue Hill at Stone Barns

年度终身杰出奖:华盛顿Nora餐厅的主厨兼老板Nora Pouillon 

年度最佳美食媒体:Roads & Kingdom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8 07:26 PM , Processed in 0.03271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