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8|回复: 0

[史地人物] 你也好意思登上世界名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9 04: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也好意思登上世界名录?! 

 2017-04-05 世界遗产地理 世界遗产地理



说起世界文化遗产,你可能想到的是这样的↓



或者是这样的↓



 总之,是好看的,至少在被破坏之前是好看的。

 

然而总是有例外的,世界上还真的有这么一群超丑的世界文化遗产…….

 

布里兹巨型聚落

 

西门子巨型聚落城

 

卡尔-莱吉恩住宅城

 

席勒公园聚落

 

是的,跟你家小区长得一模一样,很有可能还不如你家的欧式小区好看。


↑中国式“欧式小区”。

 

不仅是外观,甚至是内部格局、功能设计,甚至建筑材料等方面,都和你们家小区一毛一样。

 

但是它们为什么会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呢?

 

原因是它们正是现代城市里统一、呆板、无趣的住宅小区的原型。

 

这处遗产是柏林现代聚落群(Berlin Modernism Housing Estates),由六座住宅构成,呈现了当年柏林不同的都市分区结构。它们建于1913至1934年间,共同见证了1910-1933年之间,尤其是魏玛共和国时期,柏林市在住房政策方面的变革性进步。

 

当时整个柏林正处在一个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不断进步的过程中,这一批建筑群作为当时住宅革新运动的代表,充分反映了当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们改善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和生活条件愿望和实践。另外,该建筑群落也为现代住宅提供了新的设计理念和审美风向。

 

这批建筑物的建筑师或者设计师包括了鼎鼎大名的包豪斯学派创始人格沃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以及包豪斯学派布鲁诺·陶特(Bruno Taut)、马丁·瓦格纳(Martin Wagner)等。正是借助这一批建筑,格罗皮乌斯等人影响了此后世界建筑业的发展。

 

沃尔特·格罗皮乌斯


包豪斯Bauhaus一词由德语“Hausbau(房屋建筑)”倒置而成。包豪斯学院的主教学楼正体现了该学院简洁、实用的设计理念。

 

柏林当代聚落群中最老的区是由陶特设计的法肯贝格公园城市(Gartenstadt Falkenberg),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913–1916年。最后完工的是1930年代初新即物主义风潮影响下的白城与西门子巨型聚落城。

 

法肯贝格公园城市

 

白城

 

西门子巨型聚落城

 

西门子巨型聚落城是柏林夏洛特堡-维尔默斯多夫的一个大型非盈利住宅区。尽管名称里有“西门子”,但事实上整个住宅区的大部分都在柏林市内,只有一小部分在西门子市。这里的西门子就是大家熟悉的“西门子电器”,与其他几处政府出资的住宅不同,西门子聚落城是私人住房联合体为了附近的西门子电子厂工人所建的住房。住宅区内所有的广场和街道都以为西门子作出过杰出贡献的工程师、物理学家和发明家的名字命名。

 

面对日益增长的城市人口的住房需求,德国人抛弃了追求古典平衡美的古希腊罗马式建筑,而是把多种家居功能压缩在单一住宅单位里。这些不甚美观的现代主义建筑,非常符合现代大工业批量生产的要求,因而这六处住宅区成为后来现代小区的“样板房”。这种功能齐全价格低廉的实用主义建筑迅速风靡全德国,在二战后又迅速风靡全世界。

 

2008年7月,柏林现代聚落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批建筑师以及他们引进的建筑理念和新技术,决定了未来100年新兴城市的模样。

 

新媒体编辑 /新星、朱梦依(实习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7 07:52 PM , Processed in 0.06410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