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云南弥勒的一次企业家论坛上。主持人问在座的数百位企业家:谁敢说你们没行过贿?没有行过贿的请举手!
据当时在场的万科董事长王石记录:在座的老总就开始你看我,我看你,过了一会儿开始有人举手,举手的姿势很缓慢,像做贼心虚似的,最后有五六位举手。(引用自吴晓波著《大败局》)
贪腐,是一个让世界各国政府都很头疼的问题。在我们中国,很多时候则更像是一种日常生活。比如说,给停车场的看门老头一包好烟,他能少收你点停车费。给驾校教练送瓶好酒,他就不会臭骂你…
最近一部反腐败国产电视剧火了。其尺度之大,明星之多,影响力之广…豆瓣得分高达9.0,让人瞠目结舌。
最关键的是,它还是由我们永远正确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组织创作的。它是大热反腐败剧:《人民的名义》。
演员阵容过于庞大,海报都快装不下了
深夜的北京,老旧的住宅小区。
国家部委某司处长赵德汉家里,来了一群不速之客。他们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局的检察官。
赵德汉一边吃着炸酱面,一边嚼着蒜瓣,一边对检察官说:哎,你们抓贪官,怎么抓到我这儿来了?有哪个贪官能住在我这个鬼地方?
我这是个老楼,连个电梯都没有,如果贪官住在这种地方,那说实话,老百姓非得放炮仗庆祝不可。
[侯勇]演技碾压由[陆毅]饰演的一号男主角
这赵德汉的房子,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没有古董,没有字画,没有金银珠宝,也没有豪车名表...只有一辆破自行车。
检察官搜出了一个存折,存款数额是:十二万五千六百三十块。
好吧,存款比乌鸦还少,长得老实巴交,晚饭是特别接地气的蒜瓣炸酱面,张口闭口就是党和人民,这哥们儿应该是个清官吧?
接着,检察官把赵德汉拉到帝京苑别墅区,一下车,赵德汉的腿就软了。
检察官打开一栋别墅的房门,赵德汉彻底怂了。这是他的第二住宅,藏着他这辈子最大的秘密…
双开门大冰箱里塞满了钱,卧室整面墙都是钱,被子下面铺满了钱。数额是:两亿三千九百九十九万五千四百元。
反贪局请来十几个点钞员,烧坏了好几台点钞机,调用了两辆运钞车,才把这些钱送进了银行。
赵德汉说:我一分钱都没敢动,全在这里,我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这四年,我坐在这里看着这些钱,就跟小时候在地头,看着要丰收的庄稼一样,我喜欢闻这些钱的味儿。
你们说我是不是有病啊?我请求你们对我进行精神鉴定,我真感觉自己有病。你说我要这些钱干什么?
这个赵德汉案子,并不是编剧凭空创作的。他的真实原型,是曾经的国家能源局煤炭处处长、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
2014年4月,魏鹏远因受贿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被立案调查。办案人员在其家中,搜出2亿现金,重达1.15吨,北京某银行调去16台点钞机清点,当场烧坏了4台。
接下来,我要讲一个我身边的真实事件。这段文字曾发布在我的QQ空间里和一些论坛上。我将隐去具体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以下是乌鸦几年前写的一篇短文:
最近听到了一个可怕的消息,我的朋友A君被捕,罪名是收受贿赂。十几岁时,我就认识A君。我们是中学同桌,他是班上成绩最好的学霸,身高一米八,很帅,很瘦,像根竹竿似的。
他爱读书,爱看报,喜欢研究时政。尽管是个中学生,但他对时局的见解甚至超过了很多成年人。他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同学眼中的好班长,除了体育差一点,他是典型的三好学生。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剧照
中学毕业后,他考上了一所著名的政法大学。在我们一年一度的同学聚会中,我爱听他聊三权分立,聊司法独立的意义…大学时的他,像一个古代的书生,颇有些“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气质。
他到法院工作后,我们很少再碰面,偶尔相聚,谈到工作,他总是感叹:领导说怎么判就怎么判,某些不公正的判罚让他良心不安…
我的记忆中,他不喝酒,不抽烟,不好色,不贪婪,没有不良嗜好和人格缺陷。
几年后,我离开家乡,去上海工作。他时常去探望我的父母,偶尔和我通电话,他说羡慕我能够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他觉得自己被套死在圈子里了,他说他的工作有很多不可预知的风险…
A君被捕后,我在网上查了一下,这个案子牵涉到该法院的数十位法官,就是所谓的“窝案”。换句话说,如果A君当时不拿那笔钱,他会成为该系统中的“异类”,很可能会被排挤,甚至被陷害。
什么样的力量把一个书生变成一个贪官?什么样的力量能把农民的儿子变成了贪官?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给出了一些答案:贪婪、欲望、道德修养…
如何遏制贪腐、防微杜渐呢?《人民的名义》似乎也给了一些答案:修身养性、严刑峻法。
这样的答案,也对,也不对。以我自己为例。我的修养情操,道德品质,肯定不如我的朋友A君。而我现在坐在这里写公众号,而不是蹲在大牢里,只是因为我没有获得过他那样的权力。
明朝是中国惩治腐败力度最大的朝代,贪污六十两银子就要被剥皮,一个贪腐案查下来动不动就要杀个几万人… 但这并没让明朝摆脱“中国历史上最腐败王朝”的命运。
有这样一个故事。以前,美国俄亥俄州的一个小商店老板很苦恼,店里老是丢钱,为此他曾把偷窃的店员抓进警局,他招聘人品更可靠的店员…但店员偷钱的问题还是屡禁不止。
直到有一天,老板的儿子设计了一架能把每笔交易结果显示出来的机器。这样一显示,店员原有的小偷小摸的冲动打消不少。
经过不断改进,机器增加了放现金的抽屉,还有一个铃。一按键,一声铃响,现金抽屉自动弹了出来。如果店员不讲规矩,现金抽屉就打不开,这就是最早的收银机。
美国老式收银机
此后,店里的收支都在收银机的控制之下。一天下来,店主核对一遍。如果现金短少,马上就会被发现,雇主可以换人,也可以报警,而不是等他偷了两亿才去抓人。
收银机不仅仅是一个机器,而是一个机制。在这个机制面前,人可以是不可靠的,但是,收银机保障了对不可靠的人的筛选,以及对不可靠的行为的监督和控制。(引用自林达著《近距离看美国》)
一个小小的处级干部,鲸吞两个亿,用了六年的时间才被发现。这是简单的“贪欲”就能解释的问题吗?是不是我们的“收银机”出了问题呢?或者我们根本就缺少一套“收银机体制”呢?
小伙伴提醒我,再写下去就要犯错误了…好吧,我要停下敲键盘的手,就此打住了。
或许是因为在看《人民的名义》的缘故,最近我梦到了朋友A君。
梦里的他是读书时候的样子,穿着一件普通的白衬衣,干干净净的笑着。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7 05:13 PM , Processed in 0.09380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