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3|回复: 1

[人世间] 《中国人的一天》第1454期:岜沙“火枪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5 09: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腾讯图片  2013年12月24日
中国人的一天:岜沙“火枪手”
图/文 施晓亮 刘伟 娄平


1.jpg
以“世界上最后一个枪手部落”而闻名的岜(编者注:当地人发音为bia)沙苗寨近几年越来越火,滚元亮无疑是最火的枪手之一,在诸多有关“岜沙枪手”的坊间传说中,他被塑造成了“男神”级的人物。他每天穿着亮甲布衣、肩扛火枪、身佩腰刀、留着用镰刀剃出来的椎髻发式,与表演队的伙伴们一起迎接一批批来自全国各地、世界各国的游客。对于滚元亮们来说,岜沙苗族的传统习俗不只是每天的表演展示,而是他们传承千百年的真实生活。 (图/文 施晓亮 刘伟 娄平)



2.jpg
岜沙虽距黔东南州从江县城仅仅7公里,但仿佛还生活在神秘的远古,秦汉遗风丝毫未受现代文明的影响。岜沙由大寨、宰戈新寨、大榕坡新寨、王家寨和宰庄寨等五个苗寨组成,错落分布在箐黑林密的几个山头上。岜沙苗人敬畏树神,山顶上一片片寨神林郁郁葱葱,庇护着岜沙。依山傍势建造的吊脚楼所用的木料,取自山下专门种植的一片经济林。



3.jpg
要上工去了,枪手滚元亮与妻女吻别。岜沙汉子头挽发髻,常年身穿自纺亮甲布衣,身佩腰刀,肩扛火枪,发式奇特,俨然古代纠纠武士,这些对游客们非常具有吸引力。几乎每天都有预约的旅游团、大量散客、驴友和摄影者前来探秘“枪手部落”。岜沙有2支表演队,轮流出工,滚元亮是其中一支表演队的队长。



4.jpg
岜沙苗寨的寨门。岜沙苗人保持着很好的礼制,每天都在这里迎接宾客到来,一身威武的岜沙汉子在寨门前吹奏芦笙、芒筒, 岜沙姑娘用牛角杯敬上拦门米酒。一曲笙歌奏毕,三声铁铳响起,打开寨门迎宾入内,随后沿林中石板小道带宾客走进寨子。



5.jpg
鸣枪迎客。虽然国家早已禁止猎狩,但岜沙火枪被特许保留,成为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的标志。火枪兼有“礼炮”的功能,重大节庆活动和迎宾礼中,鸣火枪的巨响和火药的硝烟营造的庄重热烈的气氛,远不是锣鼓鞭炮之类所能及的。



6.jpg
从寨门上到山顶的芦笙坪,都要面朝东方倒退着上坡。岜沙人认为祖先来自古老的东方,东方也是太阳生起地方,所以岜沙人崇拜太阳神,有重大事情都要面向东方,他们用这种方式表达对祖先的崇敬。游客们嘻嘻哈哈走得乱七八糟,但滚元亮每次都庄重地依祖训而行,一丝不苟。



7.jpg
上到山顶,首先要祭拜树神。岜沙苗人认为每一棵大树都有一个祖先的灵魂,因而敬畏树木爱护树木。岜沙人说:“生也一棵树,死也一棵树”“生不带来一根丝,死不带走一寸木。”从古到今,岜沙人从不滥伐树木,岜沙村规:如有人盗伐树木,一经发现要罚120斤米,120斤猪肉、120斤酒,让全寨人吃,以示警告。



8.jpg
每个岜沙人一生与树相伴:刚出生,父母就会给他种下一棵生命树;死后当天下葬,用生命树做棺,不留坟头,只在其上再种一棵树。岜沙人认为,灵魂不灭,身体只是灵魂的一个载体,死亡不过是灵魂又转移到一棵树上去了。



9.jpg
滚元亮说,岜沙的2支“岜沙汉子”表演队,是1999年他与伙伴们成立的,目前已经成为从江县最具吸引力的旅游招牌。无论游客多少,滚元亮们表演得都非常投入,这些经过简单编排略显粗犷的节目,没有迎合,只是真实的浓缩再现,即对外宣传了“枪手部落”的秦汉遗风、文化习俗,又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



10.jpg
一个岜沙苗族小女孩在表演场外随着芦笙的节奏起舞。没有刻意地学习,这种植根于生活的氛围,让每个岜沙人从小耳濡目染,无师自通。
 楼主| 发表于 2017-4-5 09: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一个扛枪的岜沙小男子汉与游客合影,一脸自信与威严。每个岜沙男子,从小就拥有一把属于自己的火枪。枪是岜沙男人的影子和精神支柱——有枪在,勇气就在,力量就在。



12.jpg
每次表演的高潮部分,是“镰刀剃头”。滚元亮用随身带着的砍柴用的镰刀,一边剃一边解说:头顶留下这些头发挽成椎髻,就是我们岜沙人崇拜的树,四周剩下的乱发就是杂草,隔十天半月要剃一回,就是为树拔草。



13.jpg
据说这是蚩尤老祖传下来的发式,岜沙应该是世界上唯一用镰刀剃头的部落,若不是亲眼所见,绝难相信。曾有日本民俗学家来到岜沙寻根,他们认定岜沙苗人是日本人的祖先,因为日本的武士装束、发式和岜沙人的几乎完全一样。据说不少日本女人专程赶来岜沙,来膜拜“男神”祖宗滚元亮。



14.jpg
每场表演一般800-1000元,七八十人的表演队,每人平均不过十多元。每次表演结束后,队长就会按人头平均分配,并记工分,无论男女老少,同酬同劳,所有队员对这种“共产主义”的平均分配制完全认同,心态平和。



15.jpg
结束一场表演,滚元亮扛枪走过高高的禾晾架回家。芭莎苗人喜欢糯食,因而家家都建造有禾晾架和禾房,禾晾架用来晾晒糯禾,架高防潮的禾房就是储粮的粮仓。原来禾晾和禾房都建在寨中,后来考虑到防火,才移到寨边。



16.jpg
滚元亮每天表演完节目后,都要到后山自家的林地里去干活,走过去都要翻几座山,徒步至少要一个小时。滚元亮带“大美村寨行”采访组去看他家的梯田和林地,路途全是寨民自修的土路,好几段都要下车小心引领过去。



17.jpg
半路上,滚元亮停了下来,用他刚才给人剃头的镰刀,砍了一大堆草,扭两根荆条当绳捆好,扛在肩上走向自家的梯田。远看上去,就像一座山压在这个男人身上,让人顿然感觉到这个男人身上潜藏着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



18.jpg
滚元亮的父亲在梯田边上搭了一个木棚,一边养牛一边照看着梯田和林地。滚元亮把这些草盖在他种蓝靛的几分地里,说这样蓝靛冬天就不会冻死了。蓝靛是岜沙苗人重要的天然植物染料,岜沙人身上穿的铠甲一样的服装,就是用这种蓝靛植物染的。



19.jpg
回到家,滚元亮到村中的“枪手部落”餐厅里挑泔水,回家喂猪。近几年,外地人来岜沙承租民居开办旅游接待的饭店和旅社渐渐多了起来,岜沙苗人们与他们相处得不错。



20.jpg
一名外国游客好奇地在“枪手滚元亮家”门前狂按快门。而苗人们视若无睹,安之若素。



21.jpg
无论外界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这个神秘的部落,岜沙苗人依然故我地生活在自己的传统中,他们深信自己是蚩尤的后裔,坚称自己是“最正宗的苗族”、“蚩尤大帝的子孙”,守护着几千年未断的传统。这是一个枪手的部落,一个神秘的部落,一个传奇的部落,一个让人尊敬的部落。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7 10:39 AM , Processed in 0.06191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