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71|回复: 2

[史地人物] 【探索·发现】湘子桥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25 04: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集

  湘子桥链接古今、传承文化,是潮州人的地理坐标与文化坐标。
  湘子桥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迄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湘子桥集梁桥与浮桥于一身,这种啓闭式桥梁,在中国桥梁史上留下绝无仅有的一笔。
  从公元1171年建第一个桥墩开始,至公元1228年,近十位潮州历任州官,花了近60年的时间,接力完成了湘子桥23个桥墩的建造。
  在韩江水患肆虐的年代,湘子桥是一座承载苦难记忆的桥梁。
  为了考证湘子桥的桥墩数目以及寻找桥的起点,一位老人花了十多年的时间来解开历史迷结。
  在清代,湘子桥成了南北货聚集的大集市,形成了「一里长桥一里市」的江上独特场景。小小不起眼的食盐,促进了韩江八百里航线的形成,万商百业围绕湘子桥忙碌起来,促成湘子桥桥市繁荣;而桥市的陶瓷贸易,使到潮州成为海丝重镇。
  潮州先民从湘子桥出发,走向大洋,点燃起环太平洋文化的点点炬火。湘子桥,见证了这片大地的斑斓变幻,见证了这方子民的喜怒哀乐。

 楼主| 发表于 2017-3-25 04: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集

  潮州,一座文脉绵延千年的古城,湘子桥名称的由来,诠释着她的前世今生。
  唐代韩愈因谏迎佛骨被贬到潮州,他祭鰐、关心农桑,兴修水利、根除了潮州没良为奴的陋习。韩愈浓墨重彩留下的最大笔,是振兴潮州文教。他怀抱儒家道统,在僻远的东南边陲,播下中原文化的种子。
  虽然在潮州只有不到八个月的时间,但是韩愈却揭开潮州教育史上的崭新一页,并且影响深远。潮州的教育事业从此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状元、榜眼、探花继世而来。
  因为韩愈,潮州山水喜姓韩,湘子桥因此得名。
  国际汉学大师饶宗颐一生的巨大成就,离不开家学渊源和青少年时期打下的深厚基础,他是从湘子桥走向世界的,湘子桥是哺育他成长的文化摇篮。他被誉为「亚洲文化的骄傲」和「最后的通儒」。2011年,一颗由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饶宗颐星」。
  一千两百多年前,宋代的潮州人在湘子桥的东岸,建起了韩文公祠,世世代代怀念韩愈。一千两百多年后,当代潮州人在湘子桥的西岸,为饶宗颐建起了学术馆。湘子桥,把这两位古今大儒的名字紧紧连在了一起,潮州文脉绵延千年再续佳话。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26 07: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集

  一代代潮州的匠人,借用工艺语言,施展抱负和技艺,诠释、传递自己心目中的湘子桥。对事物最执着的鑽研与重复,对技艺最痴迷的坚守与绝命追求,不仅是他们生活的本身,也是他们的人生哲学。
潮州木凋大师辜柳希决定以湘子桥为题材,创作木凋作品。潮州木凋擅长在木头上讲故事,特别是人物题材的作品。或大或小的木头,就是一本本的连环画。这种讲述故事的慾望,促使潮州木凋艺人用刻刀在木头上,拼命挖掘更多表现空间,哪怕是把整块木头刻得玲珑剔透、层层叠叠。
  在潮州麦秆画大师方志伟的梦里,有着另一座与众不同的湘子桥。他需要上百万根麦草拼贴出数以千计的房屋、人物和船隻,刻画明代潮州繁荣景象、包罗潮州民俗风情的近百行业。
  临水而居的潮州人,花了三百多年的时间来建造这座古桥,又用了五百多年的时间来呵护她守望她。昔日流淌不息的记忆,成就了湘子桥的荣华,并使它变成了一件文物、一座敞开的博物馆、一部耐人寻味的历史书籍。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7 10:40 AM , Processed in 0.04340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