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网 2017.03.20
一个随着村庄飘零在路上的女人
本期作者:滕利明
在霍林郭勒河南岸,有一个完全是汉人居住的村庄。因为生态恶化,几十年间村民整体搬迁三次。弯弯曲曲的霍林郭勒河流淌着他们无尽的乡愁。(图/文 滕利明)
在科尔沁草原与锡林郭勒草原接壤地带有个村庄,北边是古老的霍林郭勒河,南边是连绵不绝的蒙古族圣山罕山。由于周边都是蒙古族村落,这个全部都是汉人居住的村庄显得非常特殊。它的名字有好几个哈日努拉、立新,一个连名字都不能确认的村庄,注定了飘零的命运。这里的居民都是30年前从扎鲁特旗南部乌力吉木仁苏木整村搬来的,因生态恶化,他们已整体搬迁了两次。如今,他们再次分散搬迁,弯曲的霍林郭勒河流淌着他们的乡愁。
张凤荣今年41岁,她是随着家人搬迁到这里。两年前,她家在霍林郭勒市买了一栋70平米的房子,这次他们一家准备搬到霍林郭勒市居住。而村民们去往各个城市乡村的都有,有的甚至回到了几十年前的起点大树营子村。
张凤荣家5口人,除了夫妻俩还有一个70多岁的婆婆,一个25岁在外打工的姑娘,一个读高一的儿子。张凤荣和丈夫张兴明在村里口碑非常好,经常帮助别人。村里人都叫张兴明的乳名小牛,张兴明会机器修理等技术活,所以总也闲不着。
张凤荣从小和父母在牧区放羊,是村子里唯一会说蒙语的女人。在哈日努拉,她家种了100多亩地,养了几百只羊,这次搬迁拿到了80万的搬迁补偿,羊也卖了一部分钱,到城市后,夫妻俩准备打工生活。
张凤荣说刚到哈日努拉的时候,漫山的白桦树、红杜鹃,遍野是齐腰深开满野花的草原。可惜的是,因为村民开荒、伐树、过度放牧,30年来土层流失了3米多,肥沃的黑土不见了,只剩下一地戈壁滩。山上杜鹃不再盛开,白桦林已经退到了远山处。
2016年6月,一场十几分钟的大雨,引发了山洪。全村进水,屋里积水达到了一米多。张凤荣的邻居高升指着残留在猪圈墙上的水痕连声说:”活该!活该!,山上没有了绿色植被挡不住水了,人把自己赶走了。”
很多人家都刚刚盖了新房子就搬迁了,好在政府根据房屋造价进行了生态移民补偿。
虽然对这个待了整整30年的地方有些不舍,张凤荣夫妻俩还是签了字。
夜里一场雪,张凤荣起来打扫已经不要的大衣柜。这个大衣柜是他们结婚时家里唯一的家具,承载了很多美好的记忆。
张兴明打扫葵花籽上的积雪。哈日努拉海拔1500多,一般植物不能成熟,只能种植小葵花。由于土地贫瘠,他家100多亩地只打了几千斤葵花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