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29|回复: 0

[知识] 槟榔遇见西施,真的是一场错误的缘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4 08: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槟榔遇见西施,真的是一场错误的缘分? 

2017-03-04 食城记

槟 榔


“槟榔”一词源于马来语“pinang”,是亚洲热带地区广泛种植的一种作物。在我国湖南、广东、广西、海南等不少地区,槟榔都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休闲小食品。据史记载,唐德宗驾幸奉天(今沈阳),有百姓献槟榔果于驾前,德宗十分高兴,赏赐献果人以官爵,于是人们又把槟榔果叫文官果。由此可见,槟榔具有雄厚的文化底蕴。

在湖南一些地方,槟榔甚至有“绿色口香糖”的美誉,就连毛主席也很喜欢吃。《湘潭文史资料》记载,解放后,毛泽东读私塾时的老师毛蕊珠常去北京看他,每次总要带点辣椒、槟榔之类。有一回带槟榔去,主席很高兴,拿起一口槟榔就吃,医生马上制止。主席说:“吃了几十年,从没检验过,没关系。”

湖南人爱吃槟榔据说与瘟疫有关。传说在清朝顺治年间,湖南瘟疫流行,很多人身染疾患,吐泻而亡,而当时在湖南的一些海南商人却安然无恙。人们观察发现,这些海南人平素爱吃槟榔,于是关于槟榔可以祛邪抗病的传说便传开了。不少小贩纷纷从海南引进槟榔,作为一种治病的良药。久而久之,吃槟榔在湖南便成了一种习俗。

而在海峡另一岸的台湾,嚼槟榔的历史则更为悠久。1997年8月,台湾南部鸟头山遗址意外挖掘出了25具俯卧人骨,考古人员从他们牙齿的磨痕中发现,这批先民不仅狩猎,而且吃槟榔。根据年代鉴定,这些人骨距今已有2500年至2700年的时间。

槟榔的吃法也不复杂。台湾人喜欢将采收后的槟榔剥除果蒂和较老的部分,搅匀食用型石灰,用小刀涂抹在带有胡椒香气的荖叶上,然后把已卷好的荖叶夹放在切开的槟榔中间,将这三者一同嚼食。之所以用石灰和荖叶,是因为前者可以中和槟榔的酸性,后者起到了增味剂的作用,能够弥补槟榔本身干涩无味的缺陷。

当然,说到台湾的槟榔文化,有一个东西就不得不提。没错,就是你们这群老司机心里想的那个——槟榔西施。

槟榔西施是台湾一种特殊的职业,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是槟榔经销商为招揽顾客,聘用年轻貌美的女孩子坐台促销槟榔的新招。

卖槟榔的小店就是一个小玻璃屋,它的面积小到几平方米,大的十几平方米。陈设也很简单,一般只有一个冰柜、一张桌子和一个高脚凳。很多顾客远远就能通过透明的玻璃看到里面的槟榔西施的一举一动。

台湾的槟榔摊装饰著明亮的霓虹灯,在台湾西部的南北向纵贯公路和郊区马路上相当常见。火辣的身材、大胆的着装再加上槟榔摊的高额收益,让槟榔西施人数迅速壮大。虽然遭到了一些批评和质疑,却成为了台湾一道独特的风光。一些槟榔妹还有自己的店面,除了卖槟榔还有销售一些玩偶之类的东西。

槟榔西施外貌虽美,但总给人一种低素质的观感,因为它们多数是文化不高,或者辍学的学生,没有文凭往往很难找到好工作。如果做槟榔西施,则可发挥其美貌特长,推销成功后会获得较高的收入。据了解,她们每月能赚四五万新台币,折合人民币一万元左右,不亚于一般白领,所以成为很多人家庭主要的经济来源。

和口香糖“清新口气”的作用不同,台湾人民吃槟榔的主要目的在于消除疲惫,刺激神经,其主流消费者是社会中经济地位比较低、生活底层的蓝领阶级。其中,货运卡车司机是最主要的顾客组成部分,他们在长途开车时嚼食槟榔来帮助提神。

不过,槟榔西施的出现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有司机开车时因为看西施而走神,发生了不少交通意外,有槟榔西施甚至因此被控谋杀。2002年,一些地方政府开始禁止穿着过于暴露的槟郎西施出现。如今,台北一带已经很少能看见她们的身影了。

其实槟榔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一级致癌物,这是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在2003年对槟榔的评级。尽管存在健康风险,嚼槟榔在台湾依然很流行,许多年轻人很早就开始嚼槟榔。据说,只一枚槟榔就能够使人脑神经在一个半小时内维持兴奋,和价格高昂的海洛因比起来,槟榔简直是“最平民的毒品”了。

台湾正在努力让人们戒掉嚼槟榔的习惯。从2014年开始,在台北,吐槟榔汁者将被罚款并参加戒除课程。台湾还设法通过补贴的方式鼓励农民改种其他作物,减少槟榔供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5 06:53 AM , Processed in 0.03072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