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山河小岁月的第三十三次推送。
△佚名 春宫册页(局部)绢本 C.T.Loo 旧藏
我心目中的古今第一奇书,肯定是《金瓶梅》无疑。少年时爱看《红楼梦》,为了林妹妹,也没少流过泪,吵过架。
二十二岁,在学校门外的旧书摊里,淘到那套不知道之前属于哪个淫贼的翻到书页卷起的《崇祯本金瓶梅》,从此陷入,不可自拔。
《金瓶梅》不是黄书,或者说,不仅仅是黄书。
会不定期更新这个《金瓶梅饮食》系列,等不及的同学,也可以去买《看天下Vista》,我在上面的专栏,近半年,都会八西门庆家的餐桌。
今天,我们先说说,你国最常见祝贺过年食品,从除夕夜一直吃到冬至的——
大!饺!砸!
客居北京,最大的发现,就是任何时候,都吃饺子。只有饺子,才能慰藉我那些北方同事无处安放的灵魂,加班的周末,杂志下印厂的夜里,拍完明星大片累到散架的瞬间……只要说:“我们去吃饺子吧!”
这个世界顿时温馨起来了。
我们甚至通过饺子来辨别节气:吃到香椿馅,春天来了;大娘说:“天热,吃个西红柿馅”,别问,肯定是八月;闻着茴香馅的秋天就这么来了;至于冬天,顿顿都是白菜猪肉馅。
《金瓶梅》里的饺子出现次数也不少。女一号潘金莲,就很会包饺子。《金瓶梅》里吃了好几次饺子,印象最深是武大死了,小潘潘思念西门庆,特地蒸了三十个“裹馅肉角儿”,等西门庆来吃。金莲思念情郎,以红绣鞋占相思卦,又在夜里独白弹琵琶唱曲宣泄幽怨,宛然是古典诗词中描画的佳人。
然而佳人的另一面,也是古典诗词里从不描写的一面,便是两次三番数饺子。做了三十个,午觉睡醒后一查,发现只剩下二十九个,于是打骂偷嘴的迎儿,宛然一个市井妇人,小气、苛刻而狠心。有趣的是,金莲脱下绣鞋打相思卦也是“用纤手”,数饺子与掐迎儿的脸也是“用纤手”,两下呼应,活脱脱一个立体的佳人。
让迎儿挨打的罪魁祸首,是那一个消失了的“裹馅肉角儿”,即猪肉馅饺子,这种中国人民最喜闻乐见的食物早在唐代便已出现,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吐鲁番挖掘出的唐代古墓中,曾发现长约5厘米的月牙形饺子。
△阿斯塔纳唐墓出土的点心,最中间那盘是饺子
到了宋朝,饺子品种开始增多,《东京梦华录》出现了“水晶角儿”的记载,《武林旧事》“蒸作从食”中有“诸色角儿”。明代的饺子已经和现在没什么差别,《万历野获编》中记有“椿树饺儿”,《明宫史》中则称为“水点心”或“扁食”。
潘金莲这里做的是蒸饺,和水饺不同,蒸饺的皮面必须是开水烫过的,俗称烫面,比水饺略大,呈半月型,蒸出来皮薄馅大,而且皮子比较筋道,由于不是用水煮的,故而比较干松一点。小潘潘的心思最为细密,做蒸饺而不做水饺,多半还因为时值阴历七月,天气炎热,潘金莲家也没有冰箱,水饺经不住存放。
△仇英《汉宫春晓图》
潘金莲给西门庆做饺子,很可能是投其所好,因为另一位女主角李瓶儿在招待西门庆时,做的也是饺子,不过似乎比小潘潘精致得多:“妇人亲自洗手剔甲,做了些葱花羊肉一寸的扁食儿,银镶锺儿盛着南酒,绣春斟了两杯,李瓶儿陪西门庆吃。”
△我私藏的小春宫图,不许外传哦
这饺子的滋味,似乎很让西门庆难忘,乃至于临死之前,正妻吴月娘问他“想什么吃”,最后叫孙雪娥做了水饺送去,西门庆“最后的晚餐”,便是那“三四个水角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