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27|回复: 3

[人世间] 《活着》第653期:重病患儿的希望之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24 05: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腾讯网  摄影/冯海泳   编辑/邹怡  2017-02-23
爱你的心,不再遥远
撰稿/儿童希望广州小家

广州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现代化大都市,其优质的医疗资源亦是首屈一指。对于家住偏远地区、当地医疗水平极其有限的病患儿童而言,能来广州入院,就意味着能得到更有效的治疗,意味着黯淡的生命之火升起了希望之光。然而,巨额的医疗费已让不少贫困家庭陷于绝境,大城市、大医院附近昂贵的住宿费更让这些家庭雪上加霜。

在孩子住院期间,为全力供应孩子治疗,家长们想尽办法节约住宿费:有的选择住在离医院较远的地方,每天奔波在医院和临时住处之间,路途辛苦;有的选择住在医院附近、简陋拥挤的民居里,既不卫生也不安全;还有不少家长,只铺层报纸或纸箱皮,在医院席地而眠。至于饮食方面,他们每餐仅买最便宜的盒饭,孩子吃菜,家长吃饭。想要熬粥煮汤,给孩子加点营养,如此平凡的愿望于他们而言却是无法实现的奢望。

因此,尽快为来穗治疗的患儿和家长提供一个温暖舒适的小家,成为儿童希望救助基金会2014年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之下,2014年9月和12月,儿童希望广州小家的“同福小家”和“芳村小家”先后投入使用;2015年3月和6月,“西门口小家”两套房分别投入使用;2015年11月,“华商小家”投入使用;2016年5月,“宝贝小家”投入使用;2016年6月,“同和小家”投入使用;“伟博小家”由伟博基金免费提供房屋并装修,维意定制免费设计、定制全屋家具,2016年10月投入使用。

这些小家选址均在各大医院附近,免去了孩子和家长的路途奔波之苦;厨卫、家具、家电设施齐全,免费提供粮油、日用品。真正实现了孩子和家长们的拎包入住,为求医之路上的患儿家庭搭建起了一个温暖的小窝。

儿童希望救助基金会广州社工站致力于开展助医工作,为来自贫困家庭的病患儿童提供服务。大量患儿异地就医必然增加治疗成本,给患儿家庭带来负担,我们不仅为重病儿童募集医疗费,也定期组织探访和陪伴关怀,让孩子和家长们感受到来自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完】
 楼主| 发表于 2017-2-24 05: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0.jpg




1.jpg
广州小家里,家长们正在为孩子举行生日会,大家排着队插上许愿的蜡烛。这些光头的孩子都是癌症病儿,为了看病和父母一起来到广州。广州小家全称“儿童希望广州小家”,由儿童希望基金会成立,目前在广州已经有西门口、同福中路、芳村等多个小家,用以给外地来广州求医的重症儿童家庭提供一个免费的、临时的家。




2.jpg
很多外地来广州求医的病人家属,通常选择住在医院附近,“病区房”围绕着很多治疗肿瘤类专长的医院应运而生,不但房源一房难求,价格也是水涨船高。希望小家原来一直做个案救助的乐儿,慢慢地他们发现高昂的房租对于本就承担高昂治疗费用的家庭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于是,他们开始为外地癌症儿童治疗提供免费的落脚地。




3.jpg
雯雯在广州的一家医院进行一项生物技术治疗,据称,通过血液的免疫改造可以降低她五年内复发的概率。魏泽西事件后,很多医院都叫停了该项疗法,但是雯雯的父亲还是想试试,他说只要有希望,他还是愿意去尝试。雯雯患有的神经母细胞瘤,曾多次病危,经历了数次放化疗和手术终于治愈。这次生物治疗结束后,她就可以回到老家过上正常生活了。




4.jpg
元樨化疗结束后回到小家,孩子们充斥的房间可听见活泼的打闹声。而刚刚化疗完成的元樨似乎没有过多地加入孩子的行列里,坐在沙发上略显疲态。元樨从14年被发现患有横纹肌肉瘤,经历了二十多次放疗和十多次化疗。




5.jpg
小家的床里落下了一只小口罩,患有癌症的儿童属于易感人群,免疫力较低,所以孩子一般出外都要带上口罩。




6.jpg
义工李姐给小伟理去头发根。化疗后头发会自然脱落,在每个孩子化疗前,义工都会帮他们做这个工作。




7.jpg
小伟因为患有肾母细胞瘤切去了半边的肾脏,手术在他身上留下了一条大大的伤疤,就像一道印记记录了他的童年。据数据分析,儿童恶性肿瘤中,白血病,脑肿瘤,淋巴瘤发病率排名前三,1岁至3岁的儿童,以肝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恶性生殖肿瘤多见。




8.jpg
吴杰帆的肚子上也有一道疤痕,他患有睾丸癌,肚子因为病情恶化而肿胀起来,疤痕是他上一次手术留下的。




9.jpg
因为身体不舒服,吴杰帆需要妈妈一直安慰,他的母亲说,在家里已经到处借钱给他治病了,很多亲戚都劝她放弃,但是只要有他们一天在,都不会放弃。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24 05: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0.jpg
志鹏的父亲是一名乡村教师,因为孩子治病来到广州,因为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只能通过网上求助筹款来支持孩子的医药费。他一直看着网上筹款的情况,他称很大部分都是亲朋好友捐赠的。




11.jpg
志鹏因为化疗反应,显得有点烦躁,妈妈在一旁不断了安抚他。




12.jpg
张英祥在肿瘤医院进行化疗,两岁的他还没懂得诉说疼痛就得承受疾病的折磨,只能通过苦恼的表情表达自己的疼痛。




13.jpg
欧阳荣在玩着她用过注射的针筒,每当体内血液变化,她都会注射丙酮,孩子们最害怕的打针却成为了癌症儿童每天经历的平常事。因为每次放化疗孩子的血液指标都会明显的变化,影响到孩子的抵抗力,家长们都会特别注意。也成了小家的家长通常沟通经验的话题。




14.jpg
妈妈给欧阳荣做了一些果汁作为辅食,欧阳荣觉得难喝马上捂着脸拒绝尝试,引发了围观的笑声。




15.jpg
欧阳容在一旁看着别的小孩愉快地玩游戏,她有点生气,因为妈妈不让她剧烈运动担心她感冒引起不良的后果,毕竟患有癌症儿童抵抗力会偏低,假如不小心生病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她只好不断的安抚孩子的情绪。




16.jpg
何爱明带着女儿柯珂从东山小家转移到芳村小家。地铁里,柯珂吸引着不少人的目光,许多人并不知道柯珂正在经历着什么。柯珂今年7岁,患有神经母细胞瘤,病痛的折磨让她虚弱不堪。




17.jpg
何柯珂无助地看着爸爸,像柯珂这样的癌症儿童越来越多,她们正经历着一个变样的童年,而且每一次治疗都得小心翼翼。




18.jpg
何柯珂静静地在小家里看着视频,这是她得以缓解痛苦的唯一方式。五年来的她的病两次复发,父母亲一直陪在她身边与她共同承担痛苦,已经为孩子的病花去上百万。




19.jpg
长期的疾病折磨下,柯珂已经变得异常消瘦,但是何爱明始终没有放弃,负债累累的他依然尽力将最好的东西留给女儿。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24 05: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0.jpg
儿童节的这一天,家长们努力把小家布置得像模像样,为他们庆祝节日。看到张灯结彩的场景,孩子们也比往常兴奋。小家通常能为家长提供三个月的免费住宿,但每人都要承担一些日常的义务,如日常的家务,收快递,节日的帮忙等,负责人乐儿称这是让家长有在家的感觉,而且适当的家务让家长能够转移压力。




21.jpg
家长和孩子在玩击鼓传花的游戏,大家都玩得忘形,让人暂时忘记了烦恼。




22.jpg
何爱明抱着柯珂洗掉手上的颜料,因为柯珂已经没有力气自己走路。柯珂在儿童节庆祝会上玩得很开心,这份快乐暂时消除了她的部分疼痛。




23.jpg
家长带着孩子到附近的小公园散步,因为住在一起,她们可能互相倾诉,减少各自的精神压力,也可以交流一下治疗的心得。孩子治疗的过程,最大压力的承受着当属家长,小家的出现让家长的心理问题因为互相的沟通得以缓解,也在这痛苦的童年里,为奔波在外看病的孩子,提供了些许家的温暖。




24.jp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7 08:38 PM , Processed in 0.08204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