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女孩金沙江上漂流3天 险些翻船
新浪图片 2017-01-23
我叫虎姣佼,今年28岁。因爱好登山和漂流,2013年,我代表中国加入了一个长达十年,跨越七大洲的探险项目——Access Water水资源教育探险,和来自不同国家的队友通过漂流、徒步等户外探险的方式探索各大洲的重要水域,并把关于水的知识与经验和全世界的孩子们分享。摄影/孟仁
2015年,我完成恒河全线漂流后,萌生了邀请队友来中国进行探险教育的念头。于是,2016年12月7日,队友们聚集在我的家乡云南,准备一起逐浪金沙。漂流前,我们一起转动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祈祷接下来的漂流平安顺利。
选在金沙江漂流,是因为这里地处长江上游,也是长江最凶险的一段。并且,我的家乡在这里,对金沙江周边的环境很熟悉,便于向团队介绍情况。
通往漂流点的路上,队员们看到香格里拉晨曦中的松赞林寺后,纷纷下车拍照。
12月8日一早,我们驱车2小时抵达本次漂流的起水点——奔子栏,穿上干衣、救身衣,带上头盔,握紧船桨,欢呼着把大筏子拖到水中,开始了这段水上之旅。
冬季的金沙江江水流速放缓,蜿蜒平静、碧绿清澈,与印象中波涛汹涌、江势惊险、泥沙量大的金沙江截然不同,是漂流的黄金时节。
然而,平静的表面下隐藏着凶险的暗流,起水点过后,一连有好几个险滩。 因此,把握好浆是船上每个人的职责。
漂流是不仅仅考验技术也是考验体力的运动,第一天的第一段漂流后,团队在河边上扎营留宿,我在营地给队员们烤了只鸡补充体力。
晚上,大家围着篝火,介绍一天的漂流,并用自己本国的歌舞节目向其他队员展示自己。
Access Water团队由来自世界6个大洲不同国家的8名女性探险家组成,我是唯一的中国队员。来自挪威的梅园梅是个中国通,但中文还是需要我帮忙。每天,我们都会在朋友圈发布第二天的行程。
漂流中最重要的是安全,在通过一个三级+的险滩前,我下船徒步到前方100米处的岩石上“读水”,并和团队讨论线路。“读水”是漂流的专业名词,经验丰富的探险者通过观测水的运动规律,理性选择最合适的漂流路线。
第二天,我们遇到了整个漂流过程中最大的险滩,这个3级+的滩差点让整只船都颠覆在金沙江中。好在我们都是经验丰富的探险队员,最终安全过滩。至今,看到这些照片,我还会心跳加速。
第二天的漂流结束,恰好有一位做后勤保障的队员过生日,我们在金沙江边唱起了生日歌。
每走一段,我都要向队员们介绍当地的地形地貌、人文风情,以及我们此次漂流中的见闻,这是我在此次漂流中的重要工作。
金沙脱险,我感受到了江河的律动和力量。和水亲密接触的一瞬间,既惊险又刺激。
人类在大自然的面前是渺小和脆弱的,我们只是它的一部分。人们总是沉醉在自然的美景之中,认为这就是自然的全部。而每次在登山、漂流过后,我都觉得:拥抱自然享受美景固然惬意,但更重要的是接受它对生命、内心的挑战和考验,天人合一才是自然的真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