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2|回复: 0

[知识] 究竟怎样才算得上松鼠鳜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16 08: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究竟怎样才算得上松鼠鳜鱼 

 2017-02-16 少安叔 食城记

https://res.wx.qq.com/mmbizwap/z ... sprite.2x26f1f1.png);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webkit-background-size: 37px; background-size: 37px; max-width: 100% !important;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background-position: 0px 0px;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no-repeat;">吴聊评弹:莺莺操琴吴梦奇 - 新乐府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一波才动万波随。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鳜(guì)鱼,又名桂花鱼,也可以写作桂鱼。广泛分布在我国大江南北的淡水水域里,春季里三月桃花开时最为肥美(孕前期)。它生性凶猛,以其它鱼类为日常食物。属于淡水鱼中为数不多肉厚软嫩而少刺的品种,因而从古至今备受食客、文人所称颂。 各种描述鳜鱼的诗词层出不穷,各种以桂花鱼为主的美食也层出不穷。其中,尤以【松鼠鳜鱼】最为出众。

                                                                          



这是一道传统的苏州菜,最早用来入馔的却不是鳜鱼,而是石斑鱼。名字,也只是松鼠鱼。清朝著名烹饪宝典《调鼎集》当中记载“取季鱼,肚皮去骨,拖蛋黄,炸黄,作松鼠式。油、酱油烧”。季鱼,即石斑鱼。只不过苏州并不近海,境内只有江河湖泊,故而早期的松鼠鱼,多就地取材选用鲤鱼来代替。



松鼠鱼在当时的苏州来说,几乎每间食肆都会做,其中尤以老字号酒楼-松鹤楼为其中翘楚。 乾隆二年,一个姓徐的商人斥巨资在苏州城内玄妙观建起了一个酒楼,取名松鹤楼。主营面食,兼卖酒菜。因为出品优质经营有方,它逐渐发展为苏州城数一数二的高级食肆。 苏州评弹、以及坊间传说都描述过乾隆下江南在松鹤楼吃松鼠鱼的轶事-据说乾隆帝看到松鹤楼神台上供奉的鲤鱼,很想吃它,店主以及厨师为了避开杀神鱼的罪过,最终把鲤鱼做成了松鼠鱼,献给乾隆吃。把弘历爷哄得很是一个开心,最后重赏厨师云云。 



之前我们说过,中国的故事营销最喜欢拿乾隆皇帝说事,其中餐饮业就是重灾区。 故事姑且一说,我们姑且一听就算了。其中原委,谁又能分辨得清呢?



只不过,因为松鹤楼确实是乾隆年间创立的,又是当地餐饮巨头。《调鼎集》也是清朝乾隆时期诞生的。种种机缘巧合之下,说不定弘历爷当年确实在苏州松鹤楼享受过江南美食呢。松鹤楼向来以刀工精细、用料考究著称,仅以此来看松鼠鱼做到苏州第一是没问题的。至于这道流传百年的名菜是不是松鹤楼首创的,还待商榷。



中餐菜品的命名,向来与意境、韵味、人物、动物、文化离不开关系。这一点经常弄得习惯直来直去的歪果仁一脸懵逼。有时候,也能把国人弄得云里雾里的。我们都知道,东坡肉是苏东坡发明的,而不是用他的肉做成。老婆饼里面没有老婆,虎皮尖椒只不过是外表纹路很像老虎皮。 松鼠鳜鱼这种独特的存在,好像就不是很好猜测的样子。


其实,除了以上列举的命名方式之外,中餐还有一种菜的命名形式叫做【象型菜】命名式。比如蟠龙鳝、八宝葫芦鸭、太极羹等等。意思就是把一道菜做外表与我们熟知的其他物体相似的样貌。有些无知作者说:之所以叫松鼠鳜鱼是因为鱼炸好以后,酱汁淋到鱼身上会发出类似松鼠的吱吱吱叫。”简直是丧心病狂!持此种言论的人都是不负责任地胡说八道,他们平生可能连活得松鼠都没见过,更何况听到松鼠叫。



《调鼎集》提到“拖蛋黄,炸黄,作松鼠式” 明确表示了,成品菜的样子应该像松鼠。一条鱼,去骨后对半剖开为两片,仅留尾部相连。 鱼身用刀行大麦穗花刀(即用刀横切竖割最终食材成型像麦穗状态分布),油炸定型,模拟松鼠的毛发。鱼头部分一剖为二,留下巴部分相连,油炸定型后胸鳍向上,模拟松鼠的耳朵。这一步至关重要,否则何谈松鼠形状呢? 上图鳜鱼宁死不屈地张开大口向天咆哮,哪里有松鼠呆萌可爱的样子?



此图才是正经象形菜-松鼠鳜鱼应有的状态


暂且不论松鼠鳜鱼被皇室成员临幸的高大上背景,从溯本寻源方面来说,这道美食其实就是糖醋淡水鱼,糖醋口味属于山东、江苏、浙江等地常见的烹调口味。松鼠鳜鱼正是因为通过厨师的妙手神技才变成了与众不同的糖醋鱼。若随意处置、草草应付,说什么象形菜都是气话。



到清朝后期,随着懂吃会吃食客的增加,松鼠鱼才逐渐由泥腥味重、多杂刺的鲤鱼改为了肥美鲜嫩的鳜鱼。并且改拖蛋糊油炸为拍粉油炸,调味汁也从酱油变成了糖醋卤,打下了近代松鼠鱼的基础。不变的,依然是象形技法。俗话说,食客才是厨师的最佳指导老师,如今懂吃会吃的食客少了,对厨师的要求也没有过去那么高了,因此才会出现了死鳜鱼大开口宁死不屈的闹剧。卤汁也由正经糖醋汁改为番茄酱的可笑景象。 真心希望厨师也好,工匠也罢,踏踏实实研究好传统的工艺,少一些忽悠套路,多一些真诚匠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8 10:04 PM , Processed in 0.02672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