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4|回复: 0

为何故宫牌匾上的「门」字都无勾?谁加上就丢性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30 08: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01月30日 13:30  李佩云/综合整理


20170120005998.jpg
为何故宫牌匾上的「门」字都无勾?谁加上就丢性命(图/今日头条)



「门」字的写法人人皆知,如果你写「门」字的最后一笔直接下来,而没有向上勾,往往被认为是错别字,可是紫禁城各个宫殿的匾额中的「门」字却偏偏都没有勾,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里隐含着一个因书写匾额触怒朱元璋而被杀头的真实故事。



20170120006001.jpg
有大臣上奏说,宫殿匾额中的「门」字,最后一划都有勾,带火笔,因此招火,将这些匾额全部烧掉才能避免火灾。(图/今日头条)


「门」字的这种末笔不带勾的写法源于宋朝,据说南宋把首都挪到临安后,玉牒殿走水失火了,殿门都被烧光了,有的大臣上奏说,宫殿匾额中的「门」字,最后一划都有勾,带火笔,因此招火,将这些匾额全部烧掉才能避免火灾。从此以后凡宫殿里的匾额书写带「门」字的都不能加勾。

20160426002332.jpg
故宫前朝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而后廷的房子,称东西六宫。(图/chuansong.me)


明朝开国初期,诸处宫殿、官舍、城门逐渐建成。一次,朱元璋命中书詹希原为太学集贤门写门匾。詹希原是明初着名的书法家,到朝中任职为舍人,常为宫殿和公署题写匾额,人们以其书法为奇,并且将他的书法珍藏,詹希原因此被称为「国朝第一」。他在写匾额的时候,把「门」字的最后一竖向内鉤起稍微高了一些。太祖朱元璋看了以后,大怒说:「我本来想召集贤士,你却想闭门堵住贤士的路吗?」于是下令斩首了詹希原,并且用粉液涂掉了「门」字的那一鉤。此后,明朝的各处宫殿、公署、城门的「门」字都不带勾,不仅南京城如此,朱棣营建北京城时也沿袭着这个传统。


20160328003805.jpg
国立故宫博物院院藏明太祖朱元璋画像(图/维基百科)

清代紫禁城的建筑大体保持了明朝的原貌,只是各城门和宫门的匾额重新进行了命名和更换,主要是增加了满语,满汉并列。然后,「门」字没有勾的独特习俗仍被顽强的保持了下来。

【本篇文章非正式学术论文,如有不同史实观点,欢迎留言指正】

文章来源:清时明月汉时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0-2 01:51 PM , Processed in 0.07075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