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客:起跑线争夺战,排队的中国家长
网易图片 2016-08-29
每到报名季,中国的幼儿园门前总会出现一道特别的“风景线”,一支“排队大军”占据着幼儿园门前狭小的人行道,队伍中有老有少…中国式家长,在教育上总是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此他们起早贪黑的争夺资源,殊不知也许这是一场无用之“战”。编辑/刘书琪
据北京市朝阳区教委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90%的家庭希望孩子进入公办园,他们认为,公办幼儿园享有大量政府补贴或者财政拨款,可以以低廉的价格得到优质的服务和教育。图为2009年10月20日晚,丰台区第五幼儿园三环新城分园门口,夜色中,90多人在路边排队,为的是给孩子报名上幼儿园亲子班。据了解,这些家长来排队主要是因为该幼儿园就在社区内,接孩子上下学方便。另外,这个幼儿园属于公立,收费比私立幼儿园低。园方表示,只要孩子加入了亲子班,明年就能直接入园。 法制晚报吴海浪/视觉中国
在需要幼儿园离家近、收费相对合理等的情况下,“ 入园难”成为了中国社会存在的普遍问题。图为2012年8月20日,上百名家长挤在河南许昌实验幼儿园门外,带着板凳排队为孩子办理报名手续。牛书培/视觉中国
图为2015年5月23日,北京丰台区家长排队抢小区内幼儿园100个名额,为了能让孩子上离家最近的幼儿园,一些家长已经连续排了五天五夜的队。法制晚报/视觉中国
中国家长们来之前就做好了长期作战的准备,备上了部分生活用品,如茶壶、炊具和蚊香等。图为2015年5月23日,丰台区小区幼儿园门口,一些家长带来了茶壶等装备。法制晚报/视觉中国
城市“入园难”有其主观原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入园难”是相对的,更多的是指进入公办幼儿园难。目前不仅在大城市入公办园难,这个问题同样困扰着很多中小城市的家长。当然,幼儿园“入园难”,最大难在于:公办园还要努力赶上人口增长。图为2015年8月20日,江苏淮安,到清河幼儿园报名的家长排起长队。当日是该幼儿园报名的日子,由于幼儿入学需要面试,家长不得不抱着幼儿排队耐心等候。贺敬华/视觉中国
各大幼儿园入学火爆,导致家长为了子女入学昼夜排队,中国家长在对待子女教育问题上,长时间扮演吃苦耐劳、无怨无悔的角色。图为2016年4月6日凌晨2时许,在西安市雁塔区启源缤纷南郡幼儿园后门,50余名家长穿着棉衣冒着小雨连夜排队,为了孩子秋季入学报名。华商报邓小卫/视觉中国
图为2016年7月25日,昆明,安宁市第二幼儿园贴出招生通知后,引来家长排队领号,家长边就餐边排队守号牌。冰清/视觉中国
图为2016年8月15日凌晨,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稷王幼儿园东门口,为不错过给孩子报名机会,许多家长排起长队席地而卧。据了解,稷王幼儿园以“划片、就近、免试”的原则,招收适龄学前儿童。因名额有限,许多符合招生条件的家长怕错过机会,不得不早早排队等候。史云平/视觉中国
在中国,幼儿园属于非义务教育,实行的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民办并举”的原则,按照这个原则,中国没有要求公办园要覆盖100%户籍人口。故导致公办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并不充足。图为2014年10月8日,长春家长为子女进行学前班报名,200多名家长通宵排队“抢”300多个招生名额。有的家长提前24小时来校门口排队,还有人花了300元雇人排号。人行道上,支起了二三十顶帐篷,上百把椅子和行军床排出300多米长龙。 在幼儿园门口,坐着和衣而眠的人。鲁翼/视觉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