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客:沿着公路直行 鲍勃·迪伦的歌与人生
网易图片 2016-10-14
2016年诺奖文学奖颁给了美国音乐人鲍勃·迪伦,表彰其“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表达”。鲍勃·迪伦是现代流行音乐浪潮中一位重要的艺术家,山本耀司对他极度痴迷,视其为神,声称“要是能听到喜欢的迪伦的歌曲,总有一种在故乡的感觉”。让我们沿着公路直行,听着鲍勃·迪伦的歌了解他的人生。
诺贝尔奖官方网站这样介绍他:鲍勃·迪伦生于1941年5月24日,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是美国音乐唱作人、诗人和作家。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迪伦在流行音乐界和文化界活跃了半个多世纪。他的代表作品包括《答案在风中飘》和《时代在变》。
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萨拉·丹纽尔(Sara Danius)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迪伦之所以被选中,是因为他是“英语语言传统中的伟大诗人”。她评价说,50多年来,迪伦一直在重塑自己,不断创造新的身份。
这种改变和重塑从1962年迪伦发表第一张专辑时就开始了,人们更多地将其称之为“反叛”。
鲍勃·迪伦的出现给美国60年代早期的民谣复兴运动带来了高潮。一段评论这样写到:他(鲍勃·迪伦)的名字都已经和婴儿潮一代的命运连接在一起,或者可以说,迪伦就是六十年代混沌的精神状态、反抗文化、漂流情结的标志。
他的大多数著名作品都来自六十年代,部分早期作品成为了当时美国民权反战运动的圣歌,例如《答案在风中飘》(Blowing' in the Wind)和《时代在变》(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g)。
在歌迷心中,鲍勃·迪伦已成为六十年代的代言人和垮掉的一代的符号。这一切源于那个理想主义的年代,也跟他的出身经历密不可分。鲍勃·迪伦1941年生于明尼苏达州德卢斯城,6岁时全家移居到希宾,他的祖父母是犹太裔的移民。少年时期的迪伦便显示出音乐天赋,10岁时迪伦自学了吉它、钢琴、口琴等乐器。高中时,他就加入了一个小型摇滚乐队,并组织过一场小型的演出。高中毕业后他来到明尼苏达大学继续学业。大学时期,他开始使用艺名鲍勃·迪伦。
鲍勃·迪伦许多早期的歌曲,都是因为别人的翻唱才广为人知,例如被人们称为民谣女皇的琼·贝兹。琼·贝兹与迪伦彼此相知相惜,年轻时候发展过一段秘密恋情。
1961年,鲍勃·迪伦从明尼苏达大学辍学,开始专心致力于歌唱工作。1961年,鲍勃·迪伦在一些纽约格林威治村的小俱乐部中的演出中,他逐渐脱颖而出,被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的传奇星探约翰·哈蒙德所注意,于当年10月与该公司签订了第一份唱片合约,并于1962年推出了名为《鲍勃·迪伦》的处女专辑。
1963年8月28日,琼·贝兹与鲍勃·迪伦曾于著名的“进军华盛顿”这场大规模的民权运动游行中,演唱《OnlyAPawnInTheirGame》与《KeepYourEyesOnThePrize》这两首歌曲。正是在这次大游行中,马丁·路德·金发表了他著名的《我有一个梦》的演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