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s://res.wx.qq.com/mmbizwap/z ... io_unread26f1f1.png);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width: 18px; height: 25px; vertical-align: middle; display: inline-block; -webkit-background-size: 18px; background-size: 18px; max-width: 100% !important;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background-position: 0px 0px;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no-repeat;">2:52ALWAYS 三丁目の夕日来自乌鸦电影
还能说什么呢?
今天早上8点,有读者给乌鸦留言,埋怨乌鸦“没有战斗力”、“犬儒”、“过于绵软”…话音未落,那篇关于《塑料王国》的推送就被删除了,阅读数永远定格在了1021010。
乌鸦不算是一个勇敢的人,也没什么野心和抱负,只想过个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日子。所以写东西也算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生怕越了雷池一步。因此,昨天那篇推送也曾自我阉割过十次八次。
或许是因为传播面太广,或许是因为标题太用力,或许是因为触怒了某位了不得的大人物…总之,有些人容不下哪怕一点点“不好听的声音”。
还能说什么呢?颓丧了,悲哀了,绝望了,日子还要接着过下去,推送还是要继续写下去。也只能放下过去,奋力向前,然后把乌鸦换成一只鸡,再对自己灌下一口心灵鸡汤:相信希望。
今天,我熬一锅人畜无害的鸡汤吧!献给国家!

春节一步步朝我们走来,在这一年,不管我们是成功快乐也好,失败痛苦也罢。在残酷的抢夺火车票的战斗中,我们都必将失败。
此时此刻我们最想要的,不是升职加薪,不是日进斗金,不是美人在怀…千千万万个我们,只想要一张车票,带我们回家。

1958年,日本。
六子离开了家乡,临走时,妈妈对她说:家里终于少了一只蛀虫。
驶往东京的火车上,六子叽叽喳喳地唠叨个不停。此时的她志得意满,因为她被“铃木汽车行”聘用了。
对50年代的日本人来说,能被东京的大公司相中,意味着人生走进了充满阳光的地方。

但有时候,现实与想象,就像网信办和百万加一样矛盾,就像天和地一样遥远,就像南辕和北辙一样背道而驰。
到了东京,六子才发现,所谓“铃木汽车行”,不过是三丁目的一条小巷子里的一间修车铺。
店长把住房改造了一下,一楼是修理汽车的门店,一家三口则住在二楼。这哪是什么大公司,分明是一个家庭作坊。
六子就这样误打误撞地开启了她的三丁目生活。

在日本,划分街道的单位是“丁”,而“目”则是第几的意思。所谓“三丁目”,就是第三胡同、第三号巷子。
在这里,六子结识了汽车行对面的落魄小说家;穿梭在巷子间的邮差;在战争中失去妻女的医生...小小的三丁目,将这些人聚集在一起,他们的生命在此交汇,产生了难以割舍的羁绊。


在《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中,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甚至连一个中心人物都没有,六子的经历也只是发生在三丁目巷子里的故事之一,就像这里每天都在上演的故事一样,不唯美也不特殊。
但你仍然会被这些场景感动:安静的街道里,初雪的冬夜…



琳琅满目的旧式小卖部,便宜的小玩意,小孩子对着电扇发出“啊~”的声音…




小伙伴一起在空地上玩耍,一家人站在夕阳里看着刚建好的东京塔…

这些场景和我们小时候生活的地方是那么相似,这些存在于过往记忆中的场景,穿越了国家,穿越了时空,伫立在我们面前,猝不及防地渗透进我们的心中,那是家的味道。

李安说:家庭关系就是两股力量在拔河,一个是凝聚,保守的力量,另一个是解脱的力量。而那股保守的力量是与生俱来的。
小时候,我们认为父母是无所不能的超人,他们会修理各种机器,把屋子打理得干净整洁。哪怕是一间漏风漏雨的小房间,也是我们幼小心中最坚固的城堡,能把妖魔鬼怪、小混混、删贴员...挡在门外。

但是,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父母变了。变得啰嗦,专横,不解人意,好像他们总是和我们作对,不管我们做什么,他们只会反对。让我们萌生了逃离之心…
懂事后,才明白父母也是人,在他们和我们“对抗”的同时,他们还在对抗着肮脏、卑鄙、让人精疲力尽的社会。当我们想要逃离时,或许,他们也曾想过逃避?但正是为了我们,他们无法逃离。
当我们懂事的时候,却是离父母最远的时候。

在《请回答1997》中,有这么一段台词:这是麻烦又腻味的关系,但又是不可分离的关系,这是一生含泪的关系,这就是家庭。
什么是亲情?它不仅存在于朱自清的散文里,它不仅播放在电视中,它在我们的一粥一饭中,它在母亲的一针一线中,它在父亲的一字一句中。

小时候,妈妈喜欢带着我回外婆家过年,我到现在还记得,一吃过年夜饭,所有家人都倾巢出动,准备表演自己的拿手节目,那热闹劲,用“锣鼓喧天”来比拟都不夸张。
那时的农村没通电,外婆会多点两盏煤油灯,其实那豆大的灯光根本没有用,看不清的还是看不清。到现在我已经忘了那些家庭节目,但是我仍然记得,在橘色的光晕里,那些笑声和打闹。

时光无所不能,时光没有感情,它让我们变得野心勃勃,它让乡村和城市不再是儿时的模样,它甚至带走了我们深爱的人…但它无法阻止我们踏上回家的路。
拥挤的火车上,熙熙攘攘的机场,奔驰在高速公路上的摩托大军…我们披星戴月,我们颠沛流离,我们风餐露宿…我们来不及悲伤,来不及害怕,我们只能一遍遍对自己说:去他妈的,老子要回家过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