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网 2017-01-03
2016年 第55期 | 总122期
摄影:司马云平 编辑:陈若冰
一支隐姓埋名的司马氏后裔为祖先修坟
复姓司马,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大姓,姓氏来源于官职,自西周起即为望族,基本上每代皆有家族成员在朝廷官至高位,在两晋时更是贵为皇族,而如今司马姓的人口数量已经大不如前,位列百家姓500位后,人口只有数万人。
魏晋时期,中国长期陷于割据内乱,一支司马氏后裔为躲避战乱隐姓埋名,一部分姓司,一部分姓马,辗转到贵州六盘水一带,定居司寨村,这支司马家族一直传承着召集已婚家族成员集资为先祖坟墓竖碑的习俗。
这支司马家族的老族谱在多次战乱、迁移中不慎丢失。此谱为1999年,族人联系司马家族贵州各分支,收集相关资料,整理续谱而得。
由于祖坟大都在偏远山区,多是泥泞崎岖的山路,竖碑使用的水泥、砂石等材料都需用拖拉机运送到坟墓附近。
采购的上等碑石,已经由经验丰富的石匠按照建造顺序依次编号,摊开在墓地附近。
现场地势狭窄,每一块石材都要由人工背运。
石匠将坟墓的前、左、右三面土壤掘开,挖出放入墓碑和石材的坑面。
石匠使用水平仪来测量、判断每块石材间的拼接是否水平,以免影响美观和碑体稳固的情况出现。
坟墓的另一侧,前来参加竖碑的司马族人们分工协作。现场宰杀、烹制一头350斤的猪(有时也选用当地的黑山羊),以供前来参加竖碑的整个司马家族共享。
灶台就是在山坡上挖两个土坑,支上两口大铁锅,添柴加水,烹饪一锅香浓的肉汤。
山里条件虽然并不适合烹饪要求,但是这并没有影响族人们对美食的渴求,小葱、干辣椒面以及一些调味品,为这锅肉汤增色、提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