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84|回复: 0

[影乐之声] 乌鸦电影 | 为了儿子的幸福,这位父亲独自流落在美利坚街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26 04: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了儿子的幸福,这位父亲独自流落在美利坚街头... 

 2016-12-26 乌鸦 乌鸦电影

1990年11月,李安收到远在台湾的喜讯:他的剧本《推手》,在台湾“新闻局”举办的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奖金四十万。在这之前,李安的存折里只剩下43块美金。



《推手》是李安“父亲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也是李安真正意义上的“处女作”。正是这部作品奠定了李安的人缘,片缘,使他真正踏入“导演”这个职业。

 

当回忆起第一次当导演时的感受,李安可爱地表示:那是第一次有人叫我导演,拿个木盒给我坐,飘飘然蛮过瘾的。



影片中的老朱是个鳏夫,儿子娶了个洋媳妇,定居在美国。老朱退休之后,被儿子接到美国生活。

 

可老朱在美国过得憋屈极了,想上街吧,不认识路,想找个人唠嗑,语言又不通。为了打发时间,他跑到家附近的社区学校,教华人打起了太极拳。



洋媳妇对于突然冒出来的老朱,是哪都看不顺眼,不光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也大相径庭。

 

比如老朱喜欢京剧,可是洋媳妇却需要安静的环境写作;比如老朱的饮食讲究荤素搭配,洋媳妇却是个素食主义者;比如老朱喜欢掀开浴袍看孙子的小鸡鸡,洋媳妇却觉得这个举动简直匪夷所思。

 

类似的矛盾在老朱和洋媳妇之间不断上演,老朱的儿子只能当和事佬,不停地调和两个人的矛盾。



可是一次意外打破了儿子小心翼翼维持的平衡。这天,老朱实在是闷得慌,决定在家附近走走,可是这一走就把自己走丢了。

 

下班回家的儿子发现老朱走丢了,把所有的责任都归咎在洋媳妇身上,急火攻心的他,甚至把整个厨房都砸得底朝天。

 

虽然老朱被警察送了回来,但儿子渐渐觉得父亲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了威胁,如果他还住在这里,自己的家庭将分崩离析。




其实,在老朱的心里还有一个永远过不去的坎儿。文革时,老朱受尽凌辱,凭着一身武艺保住了儿子,但妻子却被红卫兵乱棍打死。他说:我对不起你妈,我对得起的只有你。


现在,他搞不明白,从前在国内多少个苦日子,都咬牙熬了过来,为什么美国有这么好的物质生活,儿子为何却偏偏容不下自己了呢?老朱伤感的说:想不到“共患难容易,共安乐难”这话,会应验在我们父子身上。


老朱终于明白了,在美国,“儿子的家,不等于自己的家”。他连个招呼都没打,就连夜搬出去儿子的家。他孤身一人,飘荡在冷冰冰的美利坚,天下之大,何处不能找到一房一饭...


 

这是电影让人非常心酸的一幕:老朱在餐馆洗碗维生,老板嫌他动作慢,为了保住工作,他说尽了好话,陪尽了笑脸...





这是西方式的一个钉子一个眼的理性,与东方式父子人伦般的感性之间的碰撞。李安没有擅论对错,他只是将这样矛盾又难堪的一幕,展示在观众面前,让人感慨,让人心酸。

 


或许,对于老朱来说,他永远无法理解美国的生活方式。但对儿子的爱,但中国文化那份宽厚、隐忍、大度,使他最终选择了妥协。老朱说:只要你们过得好,我这把年纪了,又在乎什么呢?


这不正是大多数中国父母在与子女发生冲突时,最后妥协时的内心独白啊!



作为一个长期生活在美国的中国导演,《推手》何尝不是李安内心的真实写照。


所有激烈的冲撞,最后像太极推手一样将冲突化为温柔的相处,这正是中国式家庭关系的最终归宿。

 



《推手》是李安第一部公开上映的处女作,获得九项金马奖提名。李安说:《推手》是老天对我的厚爱,我觉得它很善意,回馈也很善意。

 

因为预算不足时,李安不仅拉上儿子出演老朱孙子的角色,还贡献了自己家的餐桌,并且在剧中被砸得稀巴烂。


以至于台湾的制片人到李安家做客时,疑惑的问他:你家穷得连张餐桌都没有?李安说:你在《推手》的样片里没看到吗?



虽然现在再看这部电影,会看出很多瑕疵,但是从《推手》中,已经能看到李安隐隐展露的大师风范。这样的风范,我们也曾在年轻的陈凯歌和张艺谋身上看到,只可惜现在的陈张二位早已是物是人非。

 

李安的“父亲三部曲”带有他自己深刻的烙印,从《推手》到《饮食男女》,剧中的父亲都有相似的特征:对于儿女悖逆的抉择,选择了包容和理解。



《饮食男女》海报


这或许可以理解为李安将自己父亲的形象,投射在了剧本写作中。

 

当年,李安违逆了父亲的意愿,选择进修电影,在父亲看来,电影完全是“旁门左道”的东西,上不了大雅之堂。

 

虽然他的父亲怒其不争,但还是选择妥协,不但全额资助他在美国的学费,还给他添置了一台16毫米的摄影机。



在《推手》,《喜宴》,《饮食男女》中,这三位 “父亲”的角色一经拼凑,就是李安自己父亲的样子。

 

值得一提的是,郎雄先生在《推手》里面贡献了极其出色的表演,甚至比另外两个“父亲”角色还要动人。深厚的台词功底,精湛的性格刻画,都让观众觉得,他就是那个让人心疼的孤独父亲。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一大把年纪的老头子在飞赴美国前,甚至拜太极高手为师苦练了两个月太极拳。2002年5月2日,郎雄先生病逝于台北。当年11月13日,第3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追授郎雄终身成就奖。


此后,李安电影里,再没有出现经典的“中国式父亲”形象。


郎雄先生也凭借《推手》荣获当年金马奖最佳男主角


李安是一位真正的中国式导演,他深谙中国文化和传统思想,并且能毫无痕迹地融入到他的电影中。无论是太极,饮食,还是婚宴,李安都能从微小处着手,展现出中国文化的宽厚与博大。

 

或许,李安温柔而有力量的电影,才是向世界输出中国文化最恰当的方式。

 

2016年即将结束,这一年,乌鸦也终于写完了李安的“父亲三部曲”,总算能长舒了一口气了。

点击图片可跳转到《饮食男女》和《喜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5 12:41 PM , Processed in 0.04791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