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综艺,有风险。细数今年我们追过的网综番,值得比心的不少,实力恶心人的也常有。
文/笺语
过时的游戏梗,硬凑的CP情,以及史上最严限娱令,让电视大综艺变得越来越玩不起。为了拯救下饭的胃口,笑点与污力齐飞的网综在2016年集中爆发。
反套路、刷尺度,偶尔还有拔智商的烧脑良品,电视人们撒丫子的“触网”尝试用点击量证明了,综艺也能继承互联网+的优势基因。
据广电总局相关数据,截至2016年11月底,已备案的网综多达618档,数量唬人,质量却依旧参差不齐。细数今年我们追过的网综番,值得比心的不少,实力恶心人的也常有。
红榜TOP5
No1.《奇葩说》第三季
脱口秀的保质期大概有一万年

《奇葩说》连续三季的成功,说明脱口秀还没过时,利索的嘴皮子依旧是混江湖的不二法门。网络达人在遣词造句说段子上生产力总是分分钟教语文老师学做人,而把金句王聚在一起斗嘴,则更是连哲学家们的棺材板都快压不住了。
没营养的老梗地球人都知道,有思想的深度装X才是时代所需,所以即使有诗与远方的高老师坐镇,我们也能一口气连看N集不伤眼。毕竟,智商才是男人的另一张脸。
但是不可否认,这一季的奇葩说辩手质量严重滑坡,为了红而乱飙个性的人太多,辩论被践踏成了咆哮和喷粪。牺牲人品赚收视然而并不算什么本事,用智商和表达技巧圈粉才是正途。以及,康永的私活鸡汤,还是留给温柔最大、逻辑算啥的圣母们吧。
No2.《明星大侦探》
翻版超越原版,网综界也有处女座

虽然是和韩综《犯罪现场》买的版权,但在良心节目组的加持下,《明星大侦探》得以漂亮翻身,成了超越原版的神存在。秦明、周浩晖和雷米的刑侦三强联合排雷,是情节设定零bug的有力保证;而单人剧本的大胆玩法,也给了嘉宾们更多的发挥空间。
最最应该加鸡腿的道具组,更是抱紧了剧情和人设的大腿,每场都要对200件道具进行合理分配,就连床单这种不藏线索的小细节,都能发挥出直男配格子纹、少女配小碎花的强迫症。只是剪辑师太爱小撒王鸥,后期全屏小粉红还是有点尴尬啊,如果不炒CP我想我们还能玩耍得更愉快哦。
No3.《饭局的诱惑》
敢创新的原创,值得点赞

能把通告类综艺变身撒谎饭局和狼人杀,还启用了直播加点播如此城会玩的双播模式,对于马东这样一个根正苗红、成长于体系内的老前辈而言,真是足以感动中国的创举。
饭局访谈的尺度并不小,惊讶于明星好敢讲的同时,还要动用逆向思维的脑细胞,大概也在为拯救痴呆低龄化做贡献吧。只不过咖位差别太大,感性玩家太多,狼人局显得过于低配,追求游戏指数的观众可以出门左拐了。
说什么“与其看嘉宾玩,不如自己组局玩”,认真你就输了好吗?狼人杀的段位有多高并不重要,博弈中暴露的人品才是关键。桌游一直都是立体型人格问卷的存在,有些人再能演,代入角色时也会搂不住爆发自我。综艺,也不过是一把解剖爱豆的手术刀而已。
No4.《放开我,北鼻》
没有血缘,更有火花

欧美时尚街拍早已宣告,2016年最热的时尚单品,萌娃是也。拎在手上比最新款Prada还拉风,抱一个在怀里,你就是明天的贝克汉姆。
大概孩童的单纯可爱最能打动人心,亲子节目的圈粉能力总是感天动地,可围绕着星爸们去向的两档节目,最终也只是让姿态各异的孩子们刷足了存在感。爸爸去哪儿了,以及爸爸回来了没有,还真是没人在care。
把亲爹换成了毫无带娃经验的小鲜肉,也算是拯救了成人在亲子节目中不能做主角的尴尬。有懂得帮孩子树立性别认知的暖心boy,也有一言不合就惩罚的狼爸型教育,但每一步都是双方共同的成长。对星二代的审美疲劳,终将会被素人萌娃治愈。其实孩子的感染力,从来不需要光环。
No5.《耳边疯》
同质化舞台的逆行者

一直很好奇国外经久不衰的整蛊,移植到国内会是怎样的效果。而《耳边疯》通过操控明星言行,用最简单的整蛊方式证明,现代人的笑点并非高不可攀,其实最初级的整蛊模式,依旧管用。
在模式化严重的综艺舞台上,这种回归原始的反套路玩法,反而收到了不错的效果。相比经费熊熊燃烧的隔壁,道具组最大的投入或许就是那一溜儿隐形摄影机,这一巴掌怕是把那些喜欢用钱砸效果的壕们呼得措手不及吧。
不过这种尝试也有雷区,形式太单一,很容易让人审美疲劳。年度笑出腹肌之作能实现多长久的健身效果,还得边走边看。
黑榜TOP5
No1.《美女与极品》
把恶心当有趣?不约!

网红女和屌丝男的同居日常,金钱和肉体互刷存在感。游戏也是走黄暴风格,PK小便里程来判断男嘉宾是否器大活好,玩湿身泳池趴来验证女嘉宾到底多有料,难道现代人的婚恋已经返璞归真得与动物世界的求偶无异了么?
审丑不能忍,故意放大黑点去招人烦、招人骂,这种娱乐的意义在哪?用各种极品来撑热度,是为了告诉大家正常人类已经濒临灭绝,请作女自重珍惜眼前人,还是给妈妈们添堵,让优质女青年们的厌男症集中爆发?
No2.《黄金单身汉》
抵制直男癌,从弃番做起

这档节目的真名,应该叫做太子爷选妃。25位后宫佳丽,究竟谁才能独得恩宠?拜托!大清朝不早就亡了么?为什么21世纪居然还有这种婊气冲天的后宫争宠,感觉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推广真是白瞎了。
这档节目唯一不尴尬的地方,就是看陈楚河发飙怼人。而后宫撕逼什么的剧本痕迹也太重了吧,群戏简直就是表演彩排。想要抓马的观感,直接改编成狗血八点档估计会更有观众缘吧。
No3.《吐槽大会》
好好互怼,别看台本!

王思聪投资,上线三天被下架……这种花边,真是给节目加了不少戏啊!每期一个自带雷点的嘉宾,坐在台上任由他人进行人身攻击,本以为能怼出怎样的高度,没想到全场仍旧靠黄段子硬撑,听多了真心肾虚心虚,忍不住对被怼嘉宾黑转粉。
最可怕的在于,不同的嘴说出来的话居然都是画风统一的,你们的讲稿都是同一拨人写的吧?打飞机、口活儿这种段子笑点在哪,为了耸动而挑战尺度,但做的却只是背稿和洗白的勾当,被下架也算是为民除害了。
No4.《姐姐好饿》
心疼没有逗哏的小S

网综从来不缺美食类的访谈节目,缺的只是能兼顾访谈和做菜的双料王。而像《姐姐好饿》这种做菜访谈都不沾边只有花痴撩汉的综艺,也算是活久见了。
尴尬,是这个节目最大的特点。没有蔡康永的小S,就像一个孤独的捧哏,走马灯一般换着不同类型的男嘉宾,却只能越演越孤独、越撩越心酸。康熙的老梗满场飞,曾经一起抖包袱的男闺蜜却不在,只有身为三个孩砸妈咪的小S为了赚钱养家,卖力flop,只觉得眼睛好辣心好酸。
No5.《看你往哪跑》
科科那么可爱,为什么要浪费他的时间

明星追素人,还能直播互动,完全是让粉丝大开上帝视角啊!玩法很新颖,嘉宾阵容也是极尽豪华,贾乃亮(J)、徐海乔(Q)、张继科(K)凑成的一手好牌,却偏偏被糊弄人的制作班底打得稀烂。
情节幼稚,剪辑混乱,看完后一脸懵逼的吃瓜群众不在少数。哪怕是科科用一口天津话说段子撑起半边天的笑点,也没办法场场hold收视。如果只是冲着张继科而来,可能乒乓球联赛会比这个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