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逐渐形成一种
对外来事物开放
包容的文化
而这恰恰是
“黔之味”的精髓所在
| 本期封面 |
| 卷首语 |
台湾作家、旅行家陈念萱是我认识多年的好友,在我们共同的朋友圈里,大家都知道她对贵州的偏爱。她曾告诉我,从踏入贵州的那一刻起,她就爱上了贵州,以至于在长达17年的时间里,无数次回访,并写成《神妙贵州》《黔滋味》等书,其本人也获封“贵州旅游文化大使”的称号。
贵州到底有何魅力,竟然让遍访世界的旅行家钟情于此?翻一翻陈念萱的著作和微博,很容易就找到答案——对贵州的热爱大多源于贵州的饮食文化。
贵州地处中国西南腹地,境内高原山地居多,是中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所以贵州自古就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在过去,山地曾是制约贵州发展的不利条件,而如今,山地却成为贵州最大的特色。由于这种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贵州气候差异较大,历来有“十里不同天”之称。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苗、侗、彝、水、瑶、布依、土家、仡佬等少数民族。这些地理和民族元素体现在饮食上,就形成了贵州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
饮食花样之繁多,让来贵州的人一饱口福的同时,也能以美食为切口,掀开一角,了解贵州独特的历史演变和地域特色。陈念萱曾跟我以豆制品为例,谈起过贵州的历史。并非大豆主产区的贵州,为何出现这么多豆制品?如果要从历史中追根溯源的话,或许与明朝朱元璋时期的“屯堡文化”有关。而历史上中央政权对贵州地域的各种管制措施,也会在贵州饮食文化中有所体现。比如贵阳的豆腐圆子,其实是1874年同治皇帝驾崩后通令禁屠,而衍生的解馋小食。贵州喜食酸辣,更可以在历史中寻得原因:为对付贵州境内的少数民族,清政府严格管控食盐的输入。苗、侗等族,为解决食盐长期奇缺的问题,尝试各种办法代盐,最终摸索出以酸代盐、以酸补盐的烹调艺术——这也是贵州酸味菜的由来。
贵州饮食来自历史因素,菜肴变化深受中国大江南北的影响,陈念萱在文中也曾写到,就连贵州本地人的饮食文化也是经过千百年间的迁徙,既有传统经验,取当地食材之便,又掺杂着传承的轨迹,逐渐发展成今天的样貌。这儿一点那儿一些,各种汲取与改良,造就了今天贵州饮食文化的样态。所以,对陈念萱而言,贵州的饮食既陌生又熟悉——可以品尝到家常记忆中的滋味。
行笔至此,各位其实也就明白了,贵州各民族、各地区的饮食习俗有所差异,造就了贵州饮食口味及习俗的多样性,同时也让贵州逐渐形成一种对外来事物开放、包容的文化——而这,恰恰是“黔之味”的精髓所在,或许也是吸引陈念萱这位异乡人如候鸟般不停迁飞贵州的原因吧。
(执行主编:宗波)
| 特别策划 |
| 多彩的贵州味道
贵州,多山又湿润。这里的美味不胜枚举,诸如:酸汤鱼、豆豉辣椒、羊瘪、豆腐圆子、鹅肉火锅,等等。那么,这些美味如何形成?是因为群山环绕?是因为民族多样?还是另有奥妙呢?
| 贵州酸:智慧与味道的盛筵
对贵州人来说,“酸”是他们尤为偏爱的味道,几乎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都备有一两种酸食。在黔南和黔东南地区,酸汤是被吃出感情的美食,因此才有了那句“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的俗语。所谓的“贵州酸”,不仅是和贵州人生活密不可分的饮食口味,也是一份难以忘却的乡愁。
| 黔味贵辣
贵州有数百年食辣的历史。来到这里,几乎就来到了一个辣椒王国。各种辣椒和不同辣型,都带有贵州特殊的地理、文化与生活印记。贵州之辣,也由此成为每个在外的游子心头、舌尖都惦记的那种家乡味儿。
| 贵州豆腐:怀想江南的滋味
贵州对于豆腐的热爱,似乎远远超越了大江南北的任何省份。这里有豆腐圆子、远口发豆腐、菜豆腐、恋爱豆腐果、毕节烤臭豆腐……并非大豆主产区的贵州,为何如此钟情豆制品?贵州豆腐又寄托了人们怎样的情怀?
| “黑暗料理”:羊瘪、虫宴与生食的奇味
有些贵州地道美食,让不了解当地文化的食客又爱又恨,于是就有了“外地人眼中的贵州黑暗料理”。这些菜品味道如何?饮食文化从何而来?贵州人又为何爱上这些“恐怖美食”?且听记者一一道来。
| 自驾 |
| 漫漫黔程:从黔西南至黔东南的自驾路
从黔西南到黔东南,是一段漫长的、充满惊喜的穿越之旅。旅行作家江凌,自驾在“天无三日晴,地无三日平”的贵州,这里处处充满了高山胜景和少数民族风情。
| 聚焦 |
| 挽救蔚蓝:从公海世界遗产到全球海洋保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报告——《公海世界遗产:一个应运而生的理念》,首次让“公海世界遗产”进入人们视野。可以说,这是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理念,标志着人类对海洋的保护,开始出现“全球性”自觉。但海洋是完整的水体,当今,欲改善如此令人担忧的全球海洋状况,岂止是保护几处“公海世界遗产”那么简单?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希望有朝一日,人类能把完整意义的“海洋”作为“遗产”对待,将全球海洋保护,纳入可操作层面。
| 视野 |
| 溯河而上,另眼观新疆
本文作者刘湘晨,集导演、探险者、文化学者等身份于一身,他将毕生精力倾注于一方水土。刘湘晨曾写道:“人类绝不会再有这样的幸运,把最高最低、最冷最热、最荒凉极致又绿意溢透的地方同时置于一方天空之下。”此极致处,便是新疆。
| 拾遗 |
| 李荣魁:没有心力,难出妙品
在老北京手艺里,景泰蓝广为人知。它繁冗严格的制作流程、复杂多变的器型、雍容华贵的色彩以及神秘的工艺技法,都使其深具皇家风范。李荣魁与景泰蓝相伴60余年,人生际遇都与其有关。究竟景泰蓝有哪些精髓与奥秘,可听这位中国景泰蓝艺术大师一一道来。
| 遗产视界 |
| 俯瞰非洲
30年前,电影《走出非洲》以壮美的肯尼亚山保护区为背景,讲述了凯伦远嫁肯尼亚,与英国探险家邓尼斯产生感情的故事,最终荣获7项奥斯卡奖。30年后,摄影师éric Martin-Figaro重回肯尼亚,沿着男女主角的足迹,重温这部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