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本来可以一起过很不错的生活,好得不得了的生活。你却不愿意,恩尼斯,结果现在我们只有断背山。”
距离《断背山》上映已经逾过一个十年,主角恩尼斯的扮演者希斯·莱杰也已经去世八年,美国通过了同性婚姻法,李安已经两度斩获奥斯卡,当年片中的主角们也悉数成为了美国电影圈中实力派的代表。
当年,“我们只剩下断背山”这句话,狠狠地击中了李安,那种“一旦失去,再也无法拥有”的感觉,迫使他拍下这部影片。

1997年,刊载在《纽约客》杂志上的短篇小说《断背山》已经在好莱坞圈子里流传了很久,许多著名导演曾想接拍,但都因各种原因作罢。故事涉及的同性恋话题在那个年代的美国仍是禁忌。就在小说发表的第二年,一位同性恋大学生在怀俄明州的拉米勒城被虐待致死。
著名导演格斯·范·桑特曾经想拍这个剧本,但苦于找不到男主角,演员都被他们的经纪人劝退了,他们说直男演同性恋是自毁职业生涯。
李安坚定地接下了这个本子,当时的他已经决定拍《绿巨人》,但这个故事不肯离开他。关于两位男主角的扮演者,他设想了好几对组合人选,每一对是绑定的,不能随意搭配。

李安和电影的两位男主角
杰克·吉伦哈尔和希斯·莱杰就是其中一对,吉伦哈尔出身演艺世家,从小对电影事业痴迷,看完剧本他几乎想要请求李安让他演杰克。而希斯则在读完剧本后有些犹豫,他在考虑饰演一名同性恋的后果。
所幸他当时的女友娜奥米·沃兹力劝他接下这本子,最终,我们看到了这对后来印入大众心中的男性眷侣形象。
拍摄的第一个月,大家都住在一个露营地,演员们在河边的小拖车内休息,早晨为彼此做早餐,一起步行去片场。片中恩尼斯夫妇的扮演者希斯和米歇尔坠入爱河,剧组的关系好似亲人。

希斯和米歇尔在《断背山》中扮演的恩尼斯夫妇举行婚礼的场景
电影的男女主角四人当时都没有超过25岁,但这群年轻人都怀着对李安和剧本的敬畏之心认为自己“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它表达了爱,人们对爱的需求,还有限制人们去爱的后果。”
看过电影的人一定对一些细节印象深刻,比如在杰克和恩尼斯结束放牧工作第一次分手时,目送杰克离开的恩尼斯突然走进一条巷子,剧烈地干呕起来,声音中夹杂着悲泣。
“两人握手,彼此捶肩一下,随后两人站离四十英尺之遥,不知道怎么办,只好朝相反方向驶开。开不到一英里远,恩尼斯感觉有人用手一下接一下地拉出他的内脏,一次一码长。他停车路边,在回旋而下的新雪中想吐却吐不出东西。”

原计划是希斯弯下腰,把脸抵在墙上哭泣,而他激动得用拳猛击墙砖,直到受伤。希斯在《断背山》中的表演开启了他实力派生涯之门,以至于他二十八岁英年早逝,人们总还会提到对于他天赋与才华的敬畏。
吉伦哈尔就是其中一个,尽管年龄相仿,他视希斯为兄长,甚至偶像。故事中,他扮演的杰克意外丧生,希斯扮演的恩尼斯在余生中怀念杰克。而现实则呈现戏剧性的反转,2008年,希斯被发现在自己的公寓中丧生,年仅28岁。
“尽管现实中有很多悲伤的事,但最令我悲伤的是再也不能和希斯交流观点和灵感了,这本来是从这部电影而来的最美好的事。”
现实中活下去的吉伦哈尔不仅凭借《断背山》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配角提名,在之后的十年中也不断用演技刷新着自己的实力,但始终摆脱不掉外界对于他是否是同性恋的质疑。
尽管如此,他从未后悔接拍《断背山》,并随着年岁的增长,他越发深入地理解了那个故事的真正本质:“那是两个绝望的人寻求爱与被爱的心情,只是他们找到的那个人刚好是同性罢了。”
美国最高法宣布同性婚姻合法的那一天,吉伦哈尔收到了一条来自母亲的短信:“看来爱情真的能够战胜一切。”他形容自己在那一刻感到无比自豪,“我感到我们的电影在其中也起到了小小一部分作用。”
影片的最后,恩尼斯望着两件套在衣架上的衬衫,和印有断背山的明信片,哽咽着说,I swear …… 这是整部压抑的影片中,唯一设下的一处内在上扬结局。李安说“人人心中都有一处断背山”,引得人们总在猜想恩尼斯究竟发了个什么誓。

“然而衬衫并无气味,唯有记忆中的气息,是凭空想象的断背山的力量。断背山已成空影,硕果仅存的只有握在他双手中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