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位来自美国的发明家可以说是改变了人类的历史进程,但是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造出飞机并试飞成功的是西方国家的人,而不是中国人?为什么是莱特兄弟,不是海尔兄弟、葫芦娃兄弟?

莱特兄弟:“只是做了一点微小的贡献。”
这是一个很大、很空泛的问题,但如果我们能细心地翻开双方的神话故事大全,也许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呢。
壹
中国的神仙通常有一个深入人心的标签:逍遥。
什么状态的生活才能算是逍遥呢?不用操心柴米油盐,不用害怕生老病死,可以一直身体康健地活着不说,还坐拥一份相对清闲又不会被开除公职的工作。
在《西游记》中,每次唐僧遭难,孙悟空火急火燎地前往天宫求救,神仙们往往在毫不知情(或假装毫不知情)地喝茶打牌,偶尔也看看文艺演出陶冶情操。


下图图源见水印
神仙的日子如此悠然自得,又住在高不可攀的天宫里,很容易和天上的星星月亮融为一体,成为地上的人们仰视和羡慕的对象。
而在《荷马史诗》中,神仙们住在奥林匹斯山上,人间一打仗,神仙们便从山上飞出来火速抵达战场,站好队后帮着自家的一方去打另一方。当然有的神也会劝劝架,比如伊利亚特开篇的一段:
在他(阿基琉斯)的心灵和思想正在考虑这件事,
他的手正若把那把大剑拔出鞘的时候,
雅典娜奉白臂赫拉的派遣从天上下降,
这位天后对他们俩同样喜爱和关心。
雅典娜站在他身后,按住他的金发,
只对他显圣,其他的人看不见她。
西方的天神与人间的事务结合得这么紧密,这是在走群众路线呐!于是在西方人的世界里,神仙可以像人一样有七情六欲,人为什么不能像神仙一样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贰
《荷马史诗》中有不少人间的英雄都有半神血统,而在中国神话里,但凡和神仙沾亲带故的都在天庭谋得了一份差事。所以在中国神话里,草根出身还想凭借自己的本事飞起来,多少有些痴心妄想。
从神农尝百草开始,成千上万的传说、故事都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从前有一个人,后来他死了。”《西游记》就不能这么概括。
如果想用一句话概括《西游记》,只能说“从前有一个人,后来他终于飞起来了。”对,说的就是唐僧唐长老。
三个徒儿会飞,所有要抓他吃他的妖魔鬼怪会飞,连他的脚力白龙马也会飞。唯独他不会。于是在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和无数次的生无可恋脸之后,他终于随着八大金刚的一阵香风飞了起来。


剧组干冰用了无数,唐长老只取一瓢
唐僧飞起来意味着功德圆满,孙悟空当初飞起来却被师兄们说以后可以送快递。所以你看,飞起来的人不但要历经坎坷,而且可能得不到应有的地位和尊重:
“悟空造化!若会这个法儿,与人家当铺兵,送文书,递报单,不管哪里都寻了饭吃!”
细思之,在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路上,悟空这一身筋斗云的本事的确充分发挥了师兄们所说的“送文书、递报单”的作用,也化来了不少斋饭。
飞上天这件事由此看来真是道阻且长。
叁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在中国神话中,“天”字开头的事物往往自带玉皇大帝开光属性,听起来就有被钦定的架势;而“飞”字开头的则往往会备注吃了此物有何功效。举几个例子:
天马:异兽名。《山海经 · 北次三经》:“马成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白犬而黑头,见人则飞,其名曰天马。”
天犬:《山海经 · 大荒西经》:“有赤犬,名曰天犬,其所下者有兵。”
类似的词汇还有天鸡、天鹿、天狼、天女、天仙等。解释起来都是威风凛凛的角色,而且没有一个会被吃掉。
即便在如今,以“天”字开头的词汇,也多少带有权威和优越的意味,比如:天意、天敌、天赋等等。
可是“飞”字开头的动物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举例子:
飞龙:《吕氏春秋 · 古乐》:“……帝颛顼好其音,乃令飞龙作乐,效八风之音,命之曰《承云》,以祭上帝。”
飞鱼:《山海经 · 中次三经》:“……正回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飞鱼,其状如豚而赤文,服之不畏雷,可以御兵。”
要么被派去唱歌,要么被煮了吃掉。
现代汉语中以“飞”字开头的也多是为人所用的工具,如:飞船、飞镖、飞毛腿等等。
“龙在天”可以是黑帮老大,但“龙在飞”让人听了就想抬头。
我们发现,飞机,是“飞”字辈。如若是中国人首先发明了这样实用、先进的飞行器,也许会命名为“天机”。
然而,“天机”不可泄露。
就像,心愿是向天再借五百年,现实是能续一秒是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