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35|回复: 1

[人世间] 《中国人的一天》第2544期:他训练出的神犬征服神探李昌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17 11: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腾讯网  2016.12.18
他训练出的神犬征服神探李昌钰
本期作者:王翮 Eriko Wong


2544.jpg
李维福是血迹搜索犬的训导专家,开创了中国公安血迹搜索犬的自主培训先河。他训练的血迹搜索犬“草根”,只需五分钟就能成功嗅探到被稀释2000万亿倍的血样。




1.jpg
李维福是福建省厦门市血迹搜索犬的训导专家,从警41年来,他一直钻研警犬训导技术,开创了中国公安血迹搜索犬的自主培训先河。(图:王翮 文:Eriko Wong)




2.jpg
在今年中央电视台的节目《挑战不可能》第二季中,他带着他训练的血迹搜索犬“草根”,只用了五分钟,就成功嗅探到了被稀释2000万亿倍的血样。华人神探李昌钰也感叹:“血迹搜索犬在外国也有,但这么灵敏的,我是第一次见。”




3.jpg
2006年,当李维福发现史宾格犬对血迹有着特殊的敏感度后,便开始不断探索钻研史宾格犬在血迹方面的技术应用,成功培育了四代血迹搜索犬,“草根”是他培养的第三代,先后帮助警方破获多起杀人碎尸案。




4.jpg
“每个人的血都具有残留性、散发性、可变性、特定性、粘附性这5个特点。”李维福认为,真正的破案专家是动物,犯罪嫌疑人无论逃到哪里、运用任何方式掩盖,这种气味都可以被警犬找到,难逃法网。




5.jpg
今年李维福退休了,但仍在不断挑战自己创造的记录。老李保存了2012年含有血迹的扫帚,在别人眼这只是清洁工具,但在老李心里这是训练血迹犬“法宝”。




6.jpg
为了训练搜救犬,他会从多年前沾有人血的扫把和另一把沾有鸡血的扫把上取下样本,分别放到装满水的矿泉水瓶中稀释,作为训练样本。这样的训练难度,比参加节目时的难度还要大。




7.jpg
李维福把用于训练的血迹样本,分别撒到地上。




8.jpg
当李维福手握拳头准备发布命令时, 血迹搜索犬“草根”立马蹲在原地等候指令。当听到“搜”的指令后,血迹搜索犬“草根”迅速奔跑,用了不到20秒就“认”出了沾有人血迹的水样本。




9.jpg
接着,李维福又把铁螺帽放到先前沾有人血迹的矿泉水样本中,静待10秒后取出铁螺帽,再将样本放到一辆门窗封闭的车内,再增加5部轿车扩大搜索范围,提高难度让血迹搜索犬进行搜车训练。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7 11: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0.jpg
“草根”面对难度升级的训练,先是在每一辆车前转一圈,通过奔跑来捕捉血液的气息。最终花了不到40秒,它就在目标车辆前坚定地蹲下。




11.jpg
李维福说:“搜车时,人必须跟着犬在车中间来回跑捕捉气味。这一训练的周期长达半年。因为辛苦,许多人都坚持不下来。”就是因为这一点,训练血迹搜索犬最难的部分就在于搜车。




12.jpg
为了继续研究血迹搜索犬应用技术,退休后的李维福选择在自家小区附近的空地上训练血迹搜索犬,爱人宁淑美也会陪在他左右。宁淑美表示,全家人都很支持老李的研究。




13.jpg
现在他家里养着8只血迹搜索犬史,其中还有两只是前退役血迹搜救犬“豆豆”的后代,他表示,要把“豆豆”和“草根”的基因遗传下去,繁殖后代。




14.jpg
李维福的女儿李倩回忆,血迹搜索犬“豆豆”当年执行任务时摔断了腿,需要到南京做手术,本可以将“豆豆”直接空运快递到南京的医院。但是李倩觉得,“豆豆”是爸爸李维福最爱的狗,不忍心让它独自承受未知的恐惧,所以亲自从厦门将“豆豆”送到南京。现在“豆豆”已经退役,原则上来说“豆豆”要留队养老直至死亡,但爸爸李维福心疼它就一直把它带在身边。




15.jpg
除了训练以外,李维福多年来一直都在照顾爱犬们,为他们梳毛、喂食、清洗狗笼。




16.jpg
在他的影响下,爱人宁淑美也对它们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有加。




17.jpg
除了爱狗以外,李维福两夫妻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在自家花园里种菜。为了提高血迹搜救犬的维生素摄入量,家里种的大多是包菜。




18.jpg
当谈到训犬的经验时,李维福表示他们对血迹搜救犬的训练没有先例可循,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逐步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我国国情和警犬使用环境的血迹搜索犬应用技术。




19.jpg
已经退休的李维福表示,他仍将继续探寻警犬的嗅觉极限。研究血迹搜救犬应用技术是他一生的事业。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5 12:41 PM , Processed in 0.06359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