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11-28 05:41 PM 编辑
【图话】鞭炮文化在中国
2014-02-09 07:12 | 腾讯图话
鞭炮起源于2000多年前,最开始主要用于驱魔避邪。而在现代,在传统节日、红白喜事、庙会活动等场合几乎都会燃放鞭炮,特别是在春节期间,鞭炮的使用量超过全年用量的一半。图为1993年除夕,北京城壮观景象。封面摄影:王文波 编辑:morganli
摄于1904-1914年间的图片(具体拍摄日期不详):陕西南部,传统葬礼--披麻戴孝的家仆准备燃放爆竹。(fotoe)
1938年,湖北汉口,王铭章将军葬礼举行。沿途商家燃放鞭炮,为王铭章将军送葬。(fotoe)
1949年7月,澳门,手工制作烟花爆竹的儿童。(Jack Birns/Getty Images)
1949年10月1日,沈阳市民燃放鞭炮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fotoe)
1955年2月,北京大兴,点鞭炮。过节放鞭炮是节日里少不了的节目,一大清早,孩子们就把刚刚买来的鞭炮拿了出来,女孩子们也不示弱。鞭炮的炸响,给农庄带来了节日的喧嚣。(人民画报/何世尧 任诗吟)
1968年9月30日,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举行通车典礼,现场燃放鞭炮,手持红宝书的群众翘首观看。(曹大林/fotoe)
1994年3月18日,山东即墨周戈庄村的渔民在上网节燃起了鞭炮。“上网节”,过去叫“春季生产动员会”,再往前叫“祭海”,虽然年代变迁,叫法不同,但是人们期盼平安吉祥鱼虾满仓的心思没有变。(摄影:贺延光)
2005年10月17日,刚刚胜利返回地面的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乘专机从内蒙古着陆场飞抵北京。北京航天城放响“300米鞭炮”,迎接神六英雄凯旋。(摄影:秦宪安)
2007年2月12日,上海2万余箱非法劣质烟花爆竹在烈火中被销毁,燃起的浓雾高达100多米。(摄影:杨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