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6|回复: 0

[史地人物] 每日签 | 演变态,我只服这个男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15 09: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演变态,我只服这个男人 

 2016-11-16 二黑 每日签

冯远征的一生,和“打老婆”分不开了。
 

如果这个名字还让你感到陌生,那么提到家庭暴力,几乎没人不会想起《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安嘉和面目狰狞的表情。




如果影视行业有“角色终身成就奖”,那么首届奖杯颁给冯远征,必定实至名归。14年过去,当80后和90后都已组建了自己的家庭,但每每想起安嘉和时,仍会心有余悸。

 

即使不能看懂剧情,也会被剧中压抑恐怖的气氛吓得睡不着觉。“一辈子的童年噩梦”——相较而言,这算是最温情的印象。


更多人是在电视剧热映的那几年,用极端的方式表达对这个角色的深恶痛绝。冯远征的自行车胎反复躺枪被无故扎爆,小孩子看到他就大哭不止,甚至在心理学课堂上,有老师拿这部剧演示人格分析,坚持认为演员一定有本色出演的成分,不然“不可能这么传神”。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梅婷满满的绝望啊!


如果对一个演员来说,因为一个角色从天而降的“无妄之灾”可以认为是最高级别的褒奖,那么《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上映后,北京当年明显上升的离婚率,就成了一部文艺作品对于社会的意外之得。

 

21世纪初,更多人认为家庭暴力是“两口子自己的事儿”。关起门来的争执,外人无从置喙。但冯远征深入骨髓的演绎让更多人明白,多少衣冠禽兽在外扮演着温情脉脉的好男人,回到家中就撕下了人皮面具,变成让亲人心胆俱寒的存在。更多人开始认识到自己的处境,明白了从前耻于向外人道的家庭暴力,是违法的。


只要是和家暴有关的新闻,冯远征的剧照几乎成了标配。


这也是冯远征一直乐得自黑自嘲,并心甘情愿地成为社会新闻配图专业户的最根本原因。全国各地的公安一边组队心疼他的配合,一边在再次给家庭暴力新闻选择配图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向躺在家里的无知无觉的冯远征甩过去一梭子“子弹”。
 

躺枪的冯老师被扫射成了蜂窝煤,还不忘在微博发一些独门秘制的高糖——非但没能弥合我等童年阴影的伤口,还顺便在单身汪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狗粮。



生活中的“安嘉和”,完全是用生命在演琼瑶剧。


是的,狗粮,若是一定要在娱乐圈的滚滚洪流中寻觅清泉,那么22年婚姻生活中零绯闻的冯远征和大他8岁的妻子梁丹妮,可以说是一个小小的奇迹。可是网友并不买账,还是会在楼下留言:“为什么仍然想起了梅湘南(被家暴的女主角)……”


这张后来成为年轻人童年噩梦的戏骨脸,曾经是冯远征进入演艺道路的绊脚石。既不是浓眉大眼的工农兵,也不是獐头鼠目的汉奸相,演不了资本家的儿子官二代,甚至在报考北电时被拒绝的理由都是“形象一般”。他只能凭着“特认真,不惜力”的优点,成为使用身体技术来激发演员潜能的格洛托夫斯基学派梅尔辛教授的传人。



打劫者这种符号化的配角,也被冯老师演出了彩儿。

 
他演绎过无数活灵活现的角色,演疯子让人心疼,演小混混一脸欠揍,演老农民从眉毛到头发梢都是戏。于是有死忠粉在知乎上故作熟稔地感慨一下:“你们这些年轻人啊,就知道安嘉和……”
 
但愿安嘉和带来的阴影萦绕不散,人们对于家庭暴力的警惕和反省也不会中断。
 

想对比冯远征家自行车还冤的小伙子一笑:一位外貌酷似“冯蜂窝煤”的少年,很多年没有找到对象,直到遇到了一个没看过《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姑娘。


文 / 二 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5 12:50 AM , Processed in 0.04158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