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1|回复: 0

[史地人物] 每日签 | 广州,你被谁抛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12 12: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广州,你被谁抛弃? 

 2016-11-12 安小庆 每日签

上星期一个朋友告诉我,他要走了,离开广州去北京工作。
 
我说,哦,习惯啦。
 
“你知道吗,我发现一个问题”,语音里面,他的语气淡淡的又有点小伤感,“昨天我打开手机订机票,我发现系统默认推荐的第一行城市,已经没有广州了,变成了:口北京 口上海 口杭州 口深圳”。
 
是吗。我翻翻朋友圈,发现我的朋友们大都在三四年里陆续离开了广州。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去了北京、杭州和深圳。
 

广州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不断被告别和被怀念的城市。为了证明这种感觉并不是偏见,我在网上找到一份2015年腾讯发布的《全国城市年轻指数报告》。这份报告里,广州以36.91%的流出率,成为年轻人最想离开的一线城市。



 
我记得,我和那些陆续离开的朋友们,几乎都是在6年前认识的。那是我在广州度过的第一个冬天。那个冬天,空气清透,阳光温暖,紫荆花开,榕树葳蕤,街道干净,牛杂凶猛。
 

一切看上去都很美。或许这层柔光是当时正在举行的广州亚运会打上去的。




正是6年前的今天,广州亚运会开幕。当6年后,再来回望这次华南地区倾力打造的洲际盛会时,我开始隐隐觉得那正是一个分水岭隆起的时间节点。

 
在那之前,这还是一座年轻人前赴后继而来的城市。而似乎正是在那一场犹如“回光返照”般的盛会过去数年后,人们发现全世界都在狂欢,只有这座叫广州的城市不断在下沉。
 
一个非常势利却又直接粗暴的论据来自于今年以来的几条新闻:上海离婚买房者挤爆民政局; 杭州有人买房买到哭;深圳6平米“鸽子笼”一口价88万;北京两套学区房卖了,救活了一家上市公司!
 
在楼市的狂欢里,广州已经失语了。也是在这次狂欢里,大家发现一条新的中国一线城市阵线似乎已经慢慢在形成。
 

从最早的“北上广”,“北上广深”,到近来的“北上深广”,乃至越来越多人提到的“北上深杭”,“广州淡出一线城市”,或“广州被杭州取代”的看法已经不再是异想,而已经成为搜索引擎里的高频词汇。



 
以房价高低来评价城市竞争力固然不够全面和准确。但房价这个指数背后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或许是广州这座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不断衰退,并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社会和资本对其未来的判断和估值。
 
在中国人的传统印象里,曾经中国只有三个城市才能称得上是“一线”,后来深圳加入这个阵营。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广州和深圳是作为一对“双城记”出现的,媒体热衷比较和分析这两座相邻城市的各种明争暗战。然而最近两年,人们已经不再将二者并列,因为深圳已经甩开广州几个身位。
 
深圳的最直接反击来自本土企业的影响力:腾讯、华为、招商、平安、中兴、比亚迪、万科、大疆。再看广州,暗哑沉默。
 
在深圳之后,杭州又成为广州“双城记”第2季的新主角。这一季的背后是传统制造业的没落与互联网商业的兴起。
 
在过去几十年里,“广交会”曾经代表广州在中国甚至世界商品交易中的枢纽和中心地位。然后,就在几年里,广交会的存在已经在杭州电子商务势如破竹的情势下显得可有可无。
 
于是,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国际金融中心的上海,企业和创新驱动的深圳,和引领电商时代的杭州,成为了中国目前最亮眼的城市。
 
离开的人在用脚投票。留下来的人发现,这座城市正在丧失曾经它最引以为傲的一些东西。
 
这曾经是一座以开放和包容著称的城市。三十多年前,人们说着“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挤着绿皮火车来到了广州火车站。
 

喇叭裤、生猛海鲜、电子表、两喇叭录音机、折叠伞、化妆品、大哥大,从这里出现,然后进入内陆和腹地。那时的广州代表着一个美丽新世界。



大哥大曾是身份与财富的象征,再重也要当街捧着。

 
6年前的今天,亚运开幕日。一家广州媒体推出了一本以广州为主题的特刊。专题的最后一部分叫做《爱广州的60个理由》。此后,该文成为了一封广泛流传的写给广州这座南国城市的情书。
 

在这封模范情书里,爱广州的理由特别细碎。比如:大冬天深更半夜出来,不愁找不着吃的;最难区分富人与穷人的城市,打工仔跟亿万富豪打扮一样,都是T恤短裤人字拖吃大排档;专业而沉默的出租车司机;好听的粤语歌;四季花果飘香;一线城市中最低的房价;一次表达不满的散步之后,民众自发地清除现场垃圾。




还有的理由,特别公共:离北京远,离香港近;强势的人大代表,经常对政府官员尖锐质询;大胆敢言的媒体可以在亚运会前,还能够不断批评亚运工程扰民;官员经常在报纸上露脸回应市民指责并道歉;中国民众维权运动的福地,从环保、社区自治、到方言保护,政府温和待之;日益茁壮的懂得权利与义务,斗争与妥协的中产阶层。

 
还有一类理由特别集中,指向当时社会公众对广州媒体环境和媒体作为的充分认同。
 
然后令人唏嘘的是,6年后当我们再来回看这60个理由时,我们发现,其中绝大部分理由已经荡失在风中。
 
曾经引以为傲的开放和包容正在收紧和关闭。曾经多元共生的社会阶层正在逐渐固化和分隔。曾经充满活力的老城和新区正在面目趋同。曾经自由开放的公共言说空间已经萎缩。一度引以为傲的社会中产群落在逐渐收声并选择离开。
 

相见不如怀念。不论这座城市最终升华,还是浮华,在离开的人眼里,它依旧是温暖,自在,好吃,不累。但属于它的黄金时代,终究、已然在过去。




巧合的是,杭州不久前刚刚获得2022年第19届亚运会举办权。它是广州之后,中国第三个取得亚运会主办权的城市。可以想见,关于这两座城市的“双城记”还会继续。

 

而我的朋友们,也继续散落在北京、上海、杭州的冬夜里。


他们不时会怀念广州城里的烧鹅、牛杂、虾饺、椰子鸡和潮汕牛肉火锅。怀念四季花开不败,每个地铁出来都有的走鬼花档。怀念摆放得如同波普作品的热带水果摊。以及多年前他们初来广州的决心,和在这里留下的青春。




文 / 安小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4 08:47 PM , Processed in 0.06941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