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83|回复: 2

[好摄之徒] 【在线影展】第109期:红墙摄影师镜头下的共和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11 03: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腾讯网  2016-11-11
2016年 第93期 | 总109期
本期编辑:迦沐梓

红墙摄影师镜头下的共和国岁月

杜修贤(1926-2014)是新中国第一代摄影家,新华社老一代高级记者,具有“红色摄影家”、“御用摄影师”的美誉。他1960年开始担任周恩来专职摄影师,又从1970年开始同时担任毛泽东专职摄影师,在中南海从事拍摄工作长达16年,特别在70年代负责协调安排中南海内所有摄影摄像的拍摄采访活动,并协助和指导江青的摄影,是领袖身边拍摄经历时间最长,影像作品最多的摄影家之一。本组作品由华辰影像供图。


1.jpg
1964年10月1日,中国迎来建国十五周年大庆,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向游行人群挥帽致敬。




2.jpg
1964年11月14日,周恩来参加苏联十月革命四十七周年庆典返回北京,毛泽东、刘少奇、朱德、董必武、邓小平等到机场欢迎。




3.jpg
1966年1月,周恩来在北京玉泉山。




4.jpg
1966年4月,刘少奇和夫人出访巴基斯坦。回国后“文化大革命”正式开始。




5.jpg
1971年5月1日,毛泽东和林彪最后一次登上天安门城楼。




6.jpg
1972年2月21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家中书房会见第一位来华访问的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




7.jpg
1973年,毛泽东在书房,搀扶者为张玉凤。




8.jpg
1974年5月29日,毛泽东与周恩来最后握手告别。当晚周恩来住进了305医院。




9.jpg
1975年夏天,江青与张玉凤在钓鱼台合影。




10.jpg
样板戏。




11.jpg
1976年5月,毛泽东最后一次接见外宾。第二天,中央对外发布公告,宣布毛泽东今后不再参加外事活动。




12.jpg
1976年,中央领导人登城楼参加庆祝活动。




13.jpg
1976年9月,毛泽东与世长辞,享年83岁。左起:张春桥、王洪文、江青、华国锋、毛远新、姚文元、陈锡联、汪东兴,八个人手牵手肃立。




19.jpg
1976年9月18日下午3时,毛泽东的追悼会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20.jpg
1976年10月2日,王洪文标准照。




21.jpg
1976年10月6日,江青最后一次在毛泽东生前住宅前拍照留影。




22.jpg
1976年10月6日,江青在景山公园摘下最后的苹果,4小时后,她与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分别被拘捕。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1 03: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jpg

杜修贤(1926-2014),别名杜山,出生于陕西米脂的一个贫寒人家。14岁时进入绥德县毛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当了一名勤务兵。1944年前往延安,在延安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学习摄影,师从著名摄影艺术家吴印咸先生,从此与照相机结下终身不解之缘。

1960年,杜修贤任新华社驻中南海摄影组副组长、新华社摄影部中央新闻组组长,同年担任周恩来专职摄影师,拍摄了大量周恩来视察、出访的经典影像。1970年开始担任毛泽东的专职摄影师,拍摄记录了毛泽东的晚年生活直至逝世,是“红墙”里的著名摄影师之一。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1 03: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墙摄影师镜头下的共和国岁月
文/牛婕

杜修贤(1926-2014)是新中国第一代摄影家,新华社老一代高级记者,具有“红色摄影家”、“御用摄影师”的美誉。他1960年开始担任周恩来专职摄影师,又从1970年开始同时担任毛泽东专职摄影师,在中南海从事拍摄工作长达16年,特别在70年代负责协调安排中南海内所有摄影摄像的拍摄采访活动,并协助和指导江青的摄影,是领袖身边拍摄经历时间最长,影像作品最多的摄影家之一。

因为历史的契机,他接近了权力的最高层,看到了常人看不到的东西,也因为太过接近而遭遇猜忌和歪曲。一个“近”字,给了他荣耀,也给了他伤害。如今一切烟消云散,他和他的照片都已汇入历史的洪流。

杜修贤先生用相机记录了领袖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瞬间,以见证这个国家曾经走过的风雨历程——伴随着毛泽东与周恩来等领导人走进垂暮之年,也伴随着共和国沉重的脚步,既有建国时期跌宕起伏的前进步伐,也度过了70年代最为难忘的风云变幻的坎坷岁月。

他先后经历了林彪折戟沉沙,邓小平几起几落,唐山大地震,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相继去世等一系列历史严峻关头。其中许多照片成为国内外知名度极高的“精彩瞬间”,也是受当今社会赞誉的“传世之作”,更是共和国历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拍下了新中国第一代两位最重要领袖的遗容,他曾动情地说过“总理喜欢我”。在他的镜头中,还有不少“第一次”与“最后一次”:

1971年5月1日,毛泽东与林彪最后一次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

1972年2月21日,周恩来在首都机场迎接第一位访华的美国总统尼克松,那张 “历史性握手”照片是新闻摄影史上的名作,被誉为“精彩的历史瞬间”。

1974年5月29日,毛泽东和周恩来最后一次握手告别,当晚,周恩来住进了305医院。

1976年5月,毛泽东最后一次接见外宾。

1976年10月6日,江青在景山公园摘苹果,这是她被捕前最后几个小时里的“自由”生活。

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追悼会上使用的那张遗照,竟然是他没有来得及审视的最后的瞬间……

杜修贤之后,新华社专门设立了中央新闻摄影摄制组,承担中国高级领导人的活动拍摄,中南海也不再设领导人专职摄影师。从开国大典到“文革”动乱,“红墙摄影师”所留下的大量照片中,有的已经公布,有的照片在发表时经过改动,有的照片则至今仍留在档案馆的“密资”袋里,等待着解密重见天日的时候间。这套存世量极少的由杜修贤在2014年去世前亲自挑选监制的代表作,无疑最为准确完整地反映着摄影家对自己一生拍摄作品的选择和感悟。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4 08:47 PM , Processed in 0.04526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