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网 2016-11-03
航天员如何在浓缩空间里吃喝洗浴?
特约 蓝月亮 图片编辑 西西
据报道,在神舟十一号飞船在轨30天的任务中,航天员的食品有100多种,包括主食、副食等六大类产品,5天之内菜谱不会重样,还可以享用甜点,可以洗漱擦身但不能用水洗澡,只能换内衣。而自从50多年前人类首次进入太空以来,就不断在对吃喝洗浴的问题进行探索改进,从早期难以下咽的牙膏管食品,到丰富多样的传统美味,再到太空种菜;从无奈忍受脏臭,到洗浴成为可能……科技的进步让航天员的生活正逐渐接近于地面日常标准。
图为1992年,美国航天员洛伦·施莱佛在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上吃漂浮的巧克力豆。
太空环境特殊,航天员吃的食物和饮水必须经过特殊加工,一般具备体积小、重量轻、营养丰富、方便进食等特点。由于技术受限等原因,早期的太空食品只是为了解决航天员的“温饱问题”,大都是装在铝管里的膏糊状食物,根本谈不上美味与否。图为1963年6月16日,前苏联女航天员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在模拟太空飞行时吃牙膏管挤出的食品。视觉中国
随着太空探索活动的日加频繁,航天员对既有的食品也逐渐不满起来,常常会剩下很多不吃,航天员的健康水平也在下降,太空食品为此不得不进行改进。进入70年代以来,食品的花样开始变得丰富起来。图为阿波罗计划航天员的食品清单:(左上)豌豆、橙汁、可可粉;(右上)牛肉、三文鱼沙拉、桃子;(左下)枣椰果蛋糕、牛肉三明治、芝士三明治、草莓丁;(右下)饮水器和饮品。所有的食品都是真空包装、便于食用的。
在太空中饮用酒水不能像地面上那样使用敞口杯,而是得通过容器管口吮吸。图为1975年7月17日,美国阿波罗18号和前苏联联盟19号飞船在太空实现对接后,美国航天员在阿波罗18号飞船上品尝前苏联航天员馈赠的伏特加酒。
1988年,前苏联航天员亚历山大·帕夫洛维奇·亚历山德罗夫在和平号空间站上切西瓜。视觉中国
1991年8月,美国航天员迈克尔·艾伦·贝克在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舱内咬一块漂浮的三明治。视觉中国
为了解决太空失重条件下,食物很容易在飞船舱内四处漂浮的问题,太空食品一般都被加工成一口大小,且食品包装内没有流动的汤汁,也就是“一口吃”食品。食品也都不含残渣,如骨、皮、核等,以减轻飞船舱内废物收集系统的负担。图为1998年4月18日,美国航天员理查德·西弗斯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上分拣食物,并用粘合扣将他们固定住。
1998年4月14日,时任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在参观约翰逊航天中心时,品尝航天员的太空食品。视觉中国
1999年4月20日,美国航天员布莱恩·达菲在约翰逊航天中心食品研究室尝试新研究的太空饮料。视觉中国
复水型食品的出现极大丰富了航天员的食谱。这种食品采用冷冻干燥工艺,重量轻、耐贮藏、复水快,并最大限度地保留食品原有的色、香、味及营养,在当前的航天食品中占有较大比重。图为2003年11月19日,美国休斯敦约翰逊航天中心食品研究室,工作人员展示复水型冻虾炒饭,国际空间站内的航天员只需通过包装袋上的入水阀门,让其重新吸收水分即可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