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9|回复: 0

[史地人物] 每日签 | 如果没有这首歌,也许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她是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29 07: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10-29 07:37 AM 编辑

如果没有这首歌,也许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她是谁 

2016-07-26 朱柳笛 每日签

如果知乎上有这样一则问题:哪首歌已经让你听到想吐?我想,写下“阿根廷别为我哭泣”这个答案,获得的点赞数应该不会太少吧。
 
不论是球员退役,队伍输球,或与冠军失之交臂,从没有一首歌,如此频繁地出现在蓝白军团的每一个悲情时刻。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它是阿根廷足球失意时的保留曲目,一旦响起,浓烈的男性荷尔蒙气息席卷而来。但鲜为人知的是,这首歌最早来自一出经典音乐剧《艾薇塔》,唱的其实是一个传奇女子——艾薇塔·贝隆。
 
贝隆夫人有多传奇?
 
贫民窟的私生女,依赖美貌在影视圈崭露头角,再跃身为阿根廷第一夫人,又在33岁时香消玉殒——这个故事包含了多种戏剧化的因素,譬如命运的翻转,灰姑娘跨越阶层的爱情,以及关于红颜薄命的惋惜……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桥段。
 
可故事总不止一个维度。
 
成为第一夫人的艾薇塔,显露出更复杂的身份和政治意图。
 
她个性坚定,甚是早熟,年幼时父亲去世,母亲曾带着她和几个孩子去吊唁,被赶出来,不让跨进灵堂。对此,瘦小的艾薇塔立下一个誓言:“中产阶级算什么,我要当阿根廷的大人物。”
 
她有向上的野心,也够坚定,因为平民身世,成为贝隆政府打着“仇富救贫”旗号与底层民众联结沟通的纽带。当然,简单的“仇富救贫”,也意味着自由市场被打乱,这也是后人诟病艾薇塔和“贝隆主义”的原因。
 
贝隆入狱后,艾薇塔坚持在整个国家巡回演讲,其中最著名的一段就是:“你们的苦楚,我尝试过;你们的贫困,我经历过。贝隆救过我,也会救你们;贝隆会支持穷人,爱护穷人,如果不是这样,他怎会对我宠爱有加?!”
 
于是,即便是她死后,仍然以另一种方式活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街头巷尾,以供一部分人谈论、纪念,托付情感。
 
早在《作家笔记》里,毛姆就已谈及——每个民族都为自己塑造了一个“典范”,并将自己的敬佩倾慕全都寄托其上,虽然鲜有人真能完全符合……
 
艾薇塔就是阿根廷那个时代的“典范”。那是个富裕阶层是既得利益者、新涌现出的工人阶层则渴望财富重新分配的时代。艾薇塔所呈现出的面貌和戏剧性,就是那一刻,那个民族,隐隐约约渴望拥有、拿来与现实对抗的东西。
 
直到现在,关于艾薇塔,还有人评价她是“阿根廷的象征”。可我觉得,这个评价太大,太容易被消解。
 
假如一定要谈论她的意义,我想,她是一个有质感的、足够鲜明立体的女性,在那个时代,告诉你,作为一个生命的个体,还能够选择以怎样的方式来活。
 
所以,阿根廷,你有什么可为她哭泣的呢?她已经活出了自己的样子了。


文/朱柳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5 04:08 AM , Processed in 0.06619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