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人们去丹麦哥本哈根,必定会造访位于长堤公园内的人鱼铜像,那是103年前,丹麦雕刻家爱德华·艾瑞克森为纪念安徒生的作品《海的女儿》而铸塑的。丹麦人珍爱安徒生,尤其珍爱他的这部作品。1875年,古稀之年的安徒生在病痛和孤独中离开了人世。后人仔细研究了他的生平后,对《海的女儿》有了全新的理解。在他的自传中,人们发现了安徒生的双性恋性向。一方面,他对异性的身体常怀有欲望,另一方面,他多年来对自己养父的亲生儿子爱德华·科林怀有情愫。在与爱德华的通信中,安徒生小心翼翼地表露感情:我的女性的一半使我得以维持和你的友谊。这暗示着安徒生想像自己与爱德华之间有种浪漫的关系,就像是和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爱德华惊呆了,几次回信严词拒绝安徒生的情意。这令安徒生心情沉郁。他一心想取得爱德华的理解,写下了他毕生最引以为傲的剧本《埃格奈特与男人鱼》(Agnete and the Merman)。故事讲述了一头拥有纯金般色泽头发和明亮双眸的男人鱼与一个人类女性相恋,少女和男人鱼在一起生活了八年并为他生了孩子,但最终无法放弃人类生活而永远离开了人鱼。但这部作品并未取得他认为应得的反响。爱德华要结婚了。安徒生再次给他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但始终没有寄出:“你能领会我的爱吗?我希望我很富有,好和你一起飞去美丽的意大利,即使我们只能在那呆一个月也好。我有许多年轻的朋友,爱德华,但我对他们的爱远没有对你的那么深……”可是,安徒生终究没能忍住,给他寄了一封更大胆的信:“阳光暖暖地照着,我正与我亲爱的,亲爱的爱德华说话,亨利塔那终于让我说出这句美丽的话,我爱你……”当然,这封信并未得到回音。1836年冬季,在爱德华婚礼之后,安徒生开始创作他最有名的作品《海的女儿》,在主人公身上,容易找到许多安徒生的影子。生活在海里的美人鱼爱上了生活在陆地上的人类王子,为了追求这份爱情,人鱼做出了许多牺牲:她不能说话,就像很长一段时间,安徒生始终将爱意埋在心底;她每走一步,脚上如同刀割,安徒生这样写道:“爱——就是心,它没法给人看明白。它藏在身体最秘密的地方,像珍珠藏在紧硬密闭的蚌壳里,然后被深海覆盖。我们惟一可以肯定的是:因为爱一个人,心就会感到疼痛——除了得到回爱,什么都不能解除这疼痛。”今天看来,人鱼的故事一定程度上成为安徒生自身的影射。但很多年来,各种童话版本都将这个故事的结局改为:王子结婚了,人鱼最终变成了泡沫。而人们误读了安徒生的结局,也错悟了安徒生的境界。人们有必要读一读原版的结尾:小美人鱼感到自己正化为泡沫。太阳升起来了,柔和而温暖,小美人鱼并没有灭亡,她缓缓地升起,穿过许多透明的生物。“我将和谁在一起呢?”小美人鱼问。有声音回答她:“天空的女儿。”在那里,小美人鱼将拥有永恒的灵魂。在追寻灵魂的道路上经历了最残酷的试炼,但她依旧选择了灵魂。 文/卫诗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