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58|回复: 3

[史地人物] 《活着》第616期:浮生一日在拉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30 09: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10-11 11:38 AM 编辑

摄影/王远凌  编辑/邹怡  2016-09-29  腾讯网组图
浮生一日
撰稿/王远凌

这是虚构的一天,但是又是真实的一天,它由无数个微不足道的细节构成,但却讲诉了一个宏伟城市里面最不经意的一面。

在拉萨这个城市里,我挑选了九位自主创业的青年作为拍摄对象,用他们的无数个生活的片段穿起了在拉萨创业的年轻人普通的一天,并称之为浮生一日。

其实在完成这组故事之前,我的预想是找到无数个在拉萨创业的藏族青年人,用无数个不重复对象的照片来讲述这个俗世中“最后一片净土”的圣城里的年轻人究竟如何去展现出他们对于创业、或者走向成功的雄心,这不是游客心中的西藏,它也有丰满紧凑的一天。然而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在拉萨这个人口流动性非常大的城市里,现实中,真正在创业的藏族青年并不多,绝大部分的青年人在大学毕业后因为各种原因,又会如浩浩荡荡地涌入公务员考试的大军中。

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藏族家庭观念重,生活节奏慢使得家里面不太愿意年轻人去创业,因为一旦创业就面临四处奔波,寝食不定,这些都不太符合家庭传统生活规律与节奏,所以在拉萨即便是有进行自主创业的藏族青年人,也多来自其他藏区,而拉萨本地相对较少。

其次,现在的创业不同于原来的做生意,不单单是以物易物或者借助地理优势进行土特产品交易的概念,更多需要去开拓新兴市场、寻找新增长点,这些不但是新近创业者面临的难题,同时也是西藏自治区所面临的发展问题,在这方面上,虽然藏族青年对于本土文化有优势,但是却缺乏内地的市场开拓运作经验,有很多人有想法有创意,但是由于缺乏整体的创业环境和行动上面的支持条件,所以大部分都还处于观望状态。

再则,这几年西藏自治区民族政策提升以及边疆地区维稳需求使得整个自治区公务员本身需求量大,而且待遇也较内地高,一份收入稳定的公务员工作对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来说,的确是不错的选择;最后,不管在哪个领域创业,一旦进入市场,就面临优胜劣汰,你追我赶,游戏的规则里面不讲年龄与民族,所以相对于内地琳琅满目的产业孵化园,或者各种扶持条件政策,西藏暂时还没有一套可行的培育机制或者出台政策来保护新兴的创业者,以安全平稳地进入市场,就使得这里的创业环境,特别是新兴创业类型尚还艰涩,也阻碍了不少年轻人勇敢创业。

然而,无论条件与环境暂时有多么不成熟,但并不代表没有人敢勇于奔向大海,弄潮起舞。

我选择的九个拍摄对象中,他们有的曾经做过公务员,有的大学毕业后进入内地大公司,但最后都不约而同地来到拉萨走上具有各自特色的创业之路,并成为了各自领域的佼佼者。

详细分析一下,不难发现他们有不少共同之处:第一,均受过高等教育。无论是在民族大学普通学生,还是纽约大学的海归,他们都提到读书期间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对于他们创业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第二,均基于对藏族文化的反思,结合内地经验与拉萨市场而找到了自己创业的定位。这里面有好几位家中都是有传统生意的,但是他们并没有做一个守业者,而是利用自己的思考与经验,去想办法寻找符合当下 的新模式,这点上让人看到了他们的潜力;第三,无论跟内地相比,拉萨有诸多不足,但是对于藏族人来说,这里始终是最重要的地方,也是最有商机的地方,作为新兴的创业者,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从拉萨开始。

在与他们的接触中,让人欣慰的是,他们每个人身上散发出来的闪光之处熠熠生辉但又截然不同,而且他们也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真实的、或者说不成熟的一面展现在我的面前,更让人觉得可爱。他们每个人都做着不同领域的生意,但由于创业的原因,又相互认识,但却又若即若离,从不抱团。

我最先认识的是唐卡策展人普琼,因为对他这个头衔感兴趣,在他的办公室,很偶然地认识了住普琼楼上,回家前顺路串门的绛白卓玛。

卓玛是这个里面最像生意人的创业者,她只身一人来到拉萨,一心要做出一番事业,凡事亲力亲为不说,做事沉稳干练,还特别会跟人打交道,加上一头短发,完全是一副女强人做派。要知道,普通的藏族女孩子在她这个年纪不少都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而她却忙到“没有时间认识男孩子”。

通过普琼介绍,我又认识了准备开展酸奶业务的东才,东才有着超越自身年纪的老成稳重,凡事了解细致、深思熟虑后方才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使得他又特别能认真地聆听别人观点和意见。

东才又引荐了自己的大学校友旦增,这个来自水磨藏香发源地尼木的年轻人家中曾经是当地最大的地主和藏香生产主,而现在,他却打算把这个原本秘而不宣的工艺做成一个开放式的藏香体验店,让所有人不但知道他的配方、工艺、流程,甚至还可以在店里面亲自体验这个过程,这不单是创新也是挑战。

原本我不会跟德庆玉珍有任何的联系,因为她才从纽约大学读完教育政策的硕士研究生回国,而且刚刚创办了一家教育咨询公司从事藏族女性教育与文化培养的工作,整个拉萨都还不了解她,只知道有个北大毕业(玉珍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专业)的藏族姑娘在邀请本地的女孩子来免费旁听她主办的活动,旦增也不认识她,但是出于好心,他同意在还没有装修完的体验店里让玉珍免费做一次活动,因为她也确实想在场地的租金上能省则省。然而过了很久,旦增也不太明白为什么玉珍要为藏族女孩进行所谓“自我认知”的培养这样的活动。

怡嗡扎西的店就在八角街上玛吉阿米餐馆的斜对面,位置不错,但是店门不大,有时候还真容易错过,然而只要稍加留意,透过橱窗会看到里面挂着一件件造型别致的衣服,而且第一反应绝对不会跟藏装联系在一起,但事实上,这位来自康区的扎西确实是一位以新式藏装见长的服装设计师。扎西有着超乎常人的健谈,他可以跟任何人说上数个小时,从个人经历到藏文化理解,从当下时局到时尚动向,可谓信手拈来。

这就让受命来为扎西拍短片的朱勤轻松多了,每段都是一遍过,拍完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试了几件衣服。朱勤是拉萨小有名气的现代舞舞者,但是他工作上的身份却是影视文化公司的老板,为政府、公司拍商业宣传片,也在为寺庙拍纪录片。

嘎玛尊追桑布正好路过扎西的店,就进来打了招呼,他喜欢跟扎西聊天,只是最近因为旅游旺季的到来比较忙。

嘎玛是个导游,但是干完最近几单活后,他就要回老家当雄一段时间了,不是因为在拉萨混不下去,而是他在老家建立了一个合作社性质的旅游开发项目。村子里面家家户户出钱合作建立草原畜牧体验旅游区,他来做牵头人,也做推广人,一方面把参与进来的人家的土特产弄到拉萨来卖,然后在拉萨又接旅游团去老家玩。骑牦牛、打酥油、收青稞等等原本对于藏族人很稀疏平常的日常生活,都被嘎玛开发成了可供游客体验的活动,原本在西藏只是看山看水的旅游方式又因此多了不少花样。

嘎玛只是跟扎西打了一个招呼就走了,他赶着把游客在三点前带到甘丹寺,下午3点的看辩经是保留节目。

下午三点也往往是次仁扎西开始工作的时间,他经营着一家文化传播公司进行着藏式新音乐的推广,风格从民谣到爵士,甚至是funk,他要做的是将流行音乐本地化,但是又绝不做口水歌。他经常是写歌、录歌、制作、推广一肩挑,而且常吃外卖、喜欢半夜工作,完全是一副现代都市人生活做派。没有想到的是,次仁扎西与朱勤曾经还是合伙人,后来由于理念的分歧,使得朱勤做起了影视。

与次仁扎西相比,扎次是另外一种都市人——白领的生活状态,他准时起床,准时睡觉,准时去单位打卡,他把每天的时间安排得有条不紊,虽然他是拉萨一家很好的教育培训机构的管理人,但是你会觉得他更像来这里实习的大学生。扎次有着一口标准流利的英语,也去过美国,但是他还是最终回到了拉萨做起了培训机构老师,兼管理者。他虽然每天多是跟中小学生打交道,却是所有人里面唯一谈到创业规划与格局的人。

都说拉萨是个适合发呆的地方,人人都想在此偷得浮生一日闲,然而在这些创业者身上,我看到别样的“一日”浮生。他们步履匆匆与你擦肩而过,也不会引起丝毫注意,然而,这才是属于拉萨——这个城市的生活。


这个故事离今天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在这个短短的一年多之内,发生了很多的改变,那时还没有男友的卓玛此时已经升级为了妈妈,扎次已经成立自己的教育机构,东才的酸奶连锁店早已营业,“怡嗡”扎西的时装获得了新一轮的融资……而第二届的创业大赛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更多的藏族青年人开始尝试用创业的方式为自己代言。大昭寺转经道上的朝圣者始终络绎不绝,不远处北京路上的年轻人也是总是步履匆匆,他们都走在各自的信仰之路上,神情坚定地。
另外特别感谢身处拉萨的湿版摄影师周圆易为本组稿件中的湿版肖像提供的技术指导与支持。

【完】
 楼主| 发表于 2016-9-30 09: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0.jpg



1.jpg
早上七点,珠勤来到一家甜茶馆想买一份早餐,但由于时间太早,人家也不过刚刚开门。相对于内地的城市来说,拉萨的一天开始得还是要晚一些。




2.jpg
珠勤,26岁,拉萨人。毕业于河北唐山工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是拉萨小有名气的街舞舞者,在拉萨独立经营着一家影视制作公司。他喜欢称自己为“杂家”。珠勤大学期间就开始创业,街舞、纹身工作室、玩音乐、还打算“进军”餐饮业,表面上他是什么好玩做什么,其实对于每一份工作,珠勤都诚恳地当成学习的机会,并乐于尝试。




3.jpg
早上八点,绛白卓玛开始沿着大昭寺的转经道磕长头。卓玛来到拉萨后,把工作室放在了大昭寺旁边,因为很长时间以来都在忙建立公司,发展客户。作为佛教徒的她心中一直有个夙愿,就是围着大昭寺磕一圈长头,为远在云南的家人祈福。




4.jpg
绛白卓玛原名叫七追卓玛,云南香格里拉人,从云南民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后,卓玛进了一个事业单位,但是没多久她就背着家人跑到了北京一家高端旅行定制的公司。在北京的工作让她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产生了更大的兴趣,于是她辞职到拉萨创业,做起了精品旅游纪念品开发的生意。




5.jpg
早上九点,住在拉萨城郊的怡嗡扎西开始了每天的必修课——打坐冥想。




6.jpg
怡嗡扎西,32岁,四川省甘孜州道孚县人,毕业于鲁东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扎西的个人经历非常丰富,从网络编辑到甘孜州警察,又到北京公司老板的私人助手。2010年,扎西来到拉萨,做过酒店大堂经理、画廊合伙人、服装设计师,现在经营着一家以时尚藏装为主打的个人时装工作室。




7.jpg
拉萨早上的十点才相当于内地沿海城市的八点,但是即便如此,创业者们都陆陆续续地开始了自己的工作。德庆玉珍正在进行她新一期的青墨斋项目,旨在给拉萨的初高中女孩子通过写作进行自我认知的机会,由于很多藏族人对于这种教育理念不是很理解,所以不少家长持观望态度。




8.jpg
德庆玉珍,拉萨人,27岁,北京大学国际政治专业毕业,纽约大学教育政策专业硕士。玉珍才回拉萨不久就成立了自己的教育咨询公司,她只做女性教育,这是她在纽约大学的导师给她的建议:回到拉萨,回到需要她的地方,用你学到的知识去改变那里。




9.jpg
十一点,扎次已经在上课了。培训学校在创立之初是以兴趣培养为主,课程多是以交流对话性质来学习英语,但是跟内地一样,送孩子来学校的父母更希望孩子能获得一个立竿见影的效果,特别是在考试成绩上,所以到后来,不少课程也直接针对应试而设立,扎次的课有时候也要专门辅导一下学生们的作业。




10.jpg
扎次,28岁,西藏日喀则江孜人。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国际贸易专业。作为合伙人之一,他现在管理着一家专业教育培训机构,同时也是学校英语老师。扎次大学毕业之后就一直在成都的培训学校做英语老师,讲一口流利标准美式英语的他也去过美国进修。帅气阳光的他有着非常自律的工作习惯。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30 09: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旦增格西,西藏尼木县人,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藏文文学。西藏地区最出名的藏香是来自尼木的水磨藏香,旦增的家族曾经就是尼木最大的藏香生产主,旦增从小就浸淫在藏香的文化氛围中,但是他认为现在在拉萨经营藏香的商店太多了,所以,他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做一个藏香体验馆,把藏香的制作方法公之于众,让普通百姓自己可以来体验制作藏香。




12.jpg
中午十二点,收集好了家里的东西,旦增突发奇想地坐了下来,开始一点一点地剥柏树皮。尼木藏香最主要的原料就是柏树干,剥皮之后,在水磨的作用下,直接将整节树干打磨成为木屑,然后加入多种香料制成藏香。旦增说他从小就是这样在田间地头做藏香,这种快乐,买香的人是体会不到的。所以他才想做一个体验馆,与更多的人分享他的这份乐趣。




13.jpg
十二点的大昭寺,嘎玛尊追桑布接到了自己的客人,在未来的几天内,他是这些游客在拉萨旅行的导游,也有信心跟他们成为朋友。




14.jpg
嘎玛尊追桑布,26岁,西藏当雄羊八井人,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藏文专业。毕业后他像大多数藏族青年一样考了公务员,在一个镇上做了半年的村官,然后就辞职到拉萨做唱歌写诗的文艺青年。成为导游其实是迫于生计,也让他有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在老家羊八井建立一个具有合作社性质的草原畜牧体验中心,一方面帮乡民在拉萨买土特产、手工艺品,另外一方面制定旅行线路,把游客带到自己的村子。




15.jpg
中午1点,怡嗡扎西安排好了一天的工作,就开始发呆,他喜欢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自己的事情,比如看看拉萨人着装的变化,让自己有更多新的想法。虽然有着自己的公司,但扎西无论从衣着面貌,还是思维方式,都更接近于艺术家,而非生意人。




16.jpg
下午两点,扎次回到了学校,下午上课之前,是学生家长来的最多的时候,他也利用这个机会多跟学生家长交流意见。




17.jpg
下午三点,次仁扎西带着睡意来到自己的工作室,听歌手新创作的几首作品。




18.jpg
次仁扎西,27岁,拉萨人,毕业于西藏大学藏语新闻专业。次仁能唱歌也能写歌,毕业之后家里也是要求他考公务员,他连想都没有想就借了笔钱成立了一个音乐制作公司,小有野心地想包装藏族音乐艺人。没有想到第二年真的开始就发掘了一个不错的组合,然后就做起了 “藏式新音乐”,几年发展下来,手上签约的音乐人在不断增加,风格也涵盖了说唱、放克、爵士以及民谣等。




19.jpg
下午四点,在各个酒店网点巡视完一圈后的卓玛,又开始亲自送货。在拉萨,她基本上都是一个人在战斗,由于是起步阶段,虽然产品口碑很好,但毕竟不是批量,而且多走网上业务,所以她暂时一个人也应付得来,只是有时候遇到有人要货要得急,她也必须得肩挑背扛地亲自走一趟。




20.jpg
下午五点,扎次准时下班,他晚上约了女友看电影。所以平常喜欢骑单车的他,换了辆电瓶车去接女友。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30 09: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1.jpg
下午六点,今天歌手的状态也不是很好,大家都觉得有些疲惫的时候才想起来一天没有吃饭了,于是叫来外卖边吃边讨论。次仁工作室的墙上有很多别致的墙画,最大的这张画的是佛教里面一只叫迦陵频伽的神鸟,它有着三界里面最好听的声音,而且这声音有着教化世人的作用。




22.jpg
下午七点,卓玛回家做了晚饭,简单对付一下。卓玛住的拉巴宁让大院曾经是五世达赖的行宫,由于是老房子,用水只能在院子中央,厕所也是公共的。但是她喜欢这里,一方面在八角街里面,又靠近大昭寺对她生意有帮助,另外一方面,她觉得这才是她喜欢拉萨的感觉。




23.jpg
晚上八点,朱勤也走到了桑耶寺的外头,面对成片的油菜地,他有些想在拉萨的女友了。就给她打了个电话。朱勤说,女友的家世比自己好很多,相比起来就是一个穷小子,所以他必须用更加努力的工作来换取对方的尊重。




24.jpg
晚上九点,怡嗡扎西陪着老婆散步到布达拉宫前。他们是一对甜蜜的小夫妻,吴倩是扎西的“粉丝”,很喜欢听扎西讲各种各样的想法,而扎西也知道,如果没有吴倩帮他打理日常的琐事,他也不可能全身心地做自己。




25.jpg
此时,同样已经成家的东才就没有这么清闲了,他还在八角街里面挑选民族特色的装饰品,他想把自己的店面装修搞得更为特色一些,所以要多走访一些,白天游客多,他更喜欢安静地谈生意。




26.jpg
东才,30岁,甘肃玛曲人,西北民族大学藏文文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被分配当地广播局,连单位大门都没进就直接跑到拉萨来创业。由于家里历来做裁缝,所以到拉萨之后就开始他就创立了自己藏族服装品牌。几年之内,在大藏区发展了十家店。现在,他又看上了酸奶生意,打算推广家乡的天然酸奶。




27.jpg
晚上十一点,年轻人的夜晚是丰富的,但大多数创业者在十点后都安静了下来,窝在家里看看书或者上上网,只有次仁扎西来到了酒吧。今天录歌的情况他不太满意,所以来酒吧散散心,给自己找找灵感。都说拉萨是个适合发呆的地方,人人都想在此偷得浮生一日闲,但这些创业者依旧步履匆匆,这才是属于拉萨——这个城市的生活。




28.jp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4 01:23 AM , Processed in 0.05595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