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网 2016.09.12
风炮工与粉尘为伴 打一个洞10块
本期作者:李健
200多名风炮工人日夜奋战在一线,他们早出晚归,风雨无阻,在石壁上、粉尘中忙碌。(图/文 湖南日报 李健)
湖南吉首绕城公路是G209复线改造工程的一部分,改造工程总长11.67公里,总造价约5.24亿元,4月中旬开工。因道路紧邻城区、需通过岩石山等,只能采取安全、精准的静态爆破施工,需要风炮工人开凿炮眼。为了按期完成施工任务,工地采用“白+黑”、“5+2”的工作模式。200多名风炮工人日夜奋战在一线。他们早出晚归,风雨无阻,在石壁上、粉尘中忙碌。
由于G209国道紧靠市区住房而过,山体不能进行大面积的爆破,只能靠风炮机打洞,采用静态爆破的形式。这里的工人来自全国各地,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
王老三和工友们正热火朝天地操作风炮机,粉尘在他们的周围肆意横行。王老三来自贵州龙里县,一个多月前经老乡介绍来此工作。他是风炮机施工队里年龄最小的一位,今年刚刚21岁,他说:“做这份工作需要年轻力壮的才行。”
王老三说,每次新打一个炮眼,钻杆会四处强烈移动,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双脚固定,但这样存在一定危险。风炮施工不仅劳动强度大,还得面对严重的噪音和密集的粉尘。刚开始,一天下来,两只手臂连抬起来都困难,耳朵轰鸣不止,甚至感到痛庝。即使带着安全帽、口罩等防护用品,仍然一身尘土。
炮眼需深达1.8米,2米长的风炮钻杆最后仅剩下一个“头”。打一个炮眼大概需要15分钟,一般每人每天可打40个左右,日收入约400元。24岁的王家清顶着烈日高温在加紧施工,他的妻子和一岁多的孩子都在贵州老家。他说:“如果不做这个事,找一份进厂的工作会轻松一点,但小孩的奶粉和钙品都会买不起。”
才不到两个小时,来自湖南辰溪县的舒华银脸上和头发上已有厚厚一层粉尘。舒华银施工时不喜欢穿上衣,他觉得这样更舒服自在,反正够黑了也不怕太阳晒。
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有钻杆被卡住,这时需要两、三人的协调配合,得几番周折才能拔出。图为53岁的李升贵(中)在工友协助下,一起拔出风炮机。
工人打炮眼的同时,渣土车及时运走爆破的碎石块,加快施工进程。
工人们住在工地边临时搭建的简陋工棚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