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18|回复: 3

[史地人物] 【图话】新疆大漠深处克里雅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14 11: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腾讯网  2014-05-20
【图话】新疆大漠深处克里雅人


1.jpeg
在新疆塔克拉玛干的大漠深处,有一个近乎与世隔绝的古村落,方圆近300平方公里,分散地居住着近200户人家约2000人,他们就是克里雅人。这个部落至今仍过着半定居、半游牧的生活。住所多是用胡杨木建造而成,以馕和羊肉为主要食品,生活简单,通常几世同堂地居住在一起,以传递字条的方式交换信息。他们曾与世隔绝地生活了400多年,这里民风纯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陈亚强图文(编辑:王爽)




2.jpeg
在这个被形容为“世界上最孤寂的地方”,克里雅人以荒漠、胡杨、羊群为伴,物质的匮乏并没有消磨掉他们顽强生存的意志,他们淳朴、豪爽、散淡,又与世无争,对身外之物淡漠。他们讲究礼仪、虔诚而执着。图为在校的学生,晚上随母亲回家,看到有陌生人来时回眸观望。(拍摄于2009年)




3.jpeg
6年前,自由摄影师陈亚强跟随一个集体采风活动的团队第一次来到这个人迹罕至的地方,深为这里独特的人文地貌所震撼。在随后的6年里,他先后5次长途跋涉来到这里,用镜头真实地记录了克里雅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的张力。他以人类学的视角,捕捉到克里雅人独特的精神家园。图为母女俩去给离家较远的孩子的父亲送饭。(拍摄于2009年)




4.jpeg
克里雅人暂时划分成维吾尔族,最早将克里雅人记载于文字的是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和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图为村民们到了做礼拜的时间,手里没有水来净身,只有用黄沙代“水”在做着礼拜前的净身。(拍摄于2009年)




5.jpeg
关于克里雅人的族源依然不清楚,一种说法是克里雅人为西藏阿里古格王朝的后裔,为逃避战乱翻越昆仑山进入了新疆;另一说法是克里雅人原来就是这里的沙漠土著民族;第三种说法是克里雅人是2000年前的古楼兰人的一支。图为古尔邦节的早晨,穆斯林民众做完礼拜后的景象。大家依次站在门口,相互握手问候祝福。(拍摄于2009年)




6.jpeg
克里雅人生活在沙漠环境中,特殊的自然环境使这里的牧民居住得非常分散,交通靠马和骆驼。住房是用沙生胡杨木与红柳枝编搭建成的,弯曲的胡杨木并排竖插在地里做支柱,红柳编织成墙体,房顶铺以较厚的芦苇。在略高起地面约一尺的土沙垒成的台地上,铺着羊毛毡或者地毯,这就是他们的床了。每户人家都在地上挖一个几十厘米见方的火坑,用来取暖和烧烤美食。图为克里雅人在古老的胡杨树下捡拾那些枯枝来取火。(拍摄于2009年)




7.jpeg
克里雅妇女在发高烧,因医疗条件差只能在家休养。(拍摄于2009年)




8.jpeg
在喜庆日子用饼(馕)招待宾朋好友,有的用它来当礼物赠送。(拍摄于2010年)




9.jpeg
在喜庆节日迎接宾朋好友的一种礼仪。(拍摄于2010年)




10.jpeg
婚礼上男方的小伙们抬上要嫁的新娘,围着这个家的外围转一圈再又回到家里,举行仪式,念“民卡”(拍摄于2010年)
 楼主| 发表于 2016-9-14 11: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eg
老人感到特别煎熬,小儿子外出找骆驼已经五天了,没有任何消息,老人只能无奈地等待。(拍摄于2009年)




12.jpeg
夫妻两在砍柴,常年取暖做饭多是烧的胡杨木。(拍摄于2009年)




13.jpeg
妇女提着烧碳的熨斗、(拍摄于2009年)




14.jpeg
肉牧图松一家人在围着火堆用餐,主人85岁已双目失明20多年。(拍摄于2009年)




15.jpeg
村上有威望的老人(阿訇)为小孩祈福提名。(拍摄于2009年)




16.jpeg
妇女们在一起打馕,这就是她们的主食。(拍摄于2009年)




17.jpeg
幼小的生命孕育着希望,生命在贫困中延续,生生不息。(拍摄于2009年)




18.jpeg
节日中妇女们拿出胡萝卜做抓饭,这样的做法对于她们来说是很奢侈的。(拍摄于2009年)




19.jpeg
喜庆节日中,村民们用馕饼招待客人。(拍摄于2010年)




20.jpeg
在广袤的沙漠深处,家与家相隔数里甚至数十公里,距离成了一种牵挂。难得见面,致礼问候成了一种快乐。(拍摄于2009年)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14 11: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1.jpeg
妇人在烧茶水。(拍摄于2009年)




22.jpeg
节日中,村民们结伴走亲戚。(拍摄于2009年)




23.jpeg
婚礼简单而隆重,族人围坐在红地毯,静静地等待主人的安排。(拍摄于2009年)




24.jpeg
第一次见过远方的客人,克里雅孩子用一种惊疑的目光打量着陌生人。(拍摄于2009年)




25.jpeg
儿子在吊篮里,父亲拿着馕饼给儿子。(拍摄于2009年)




26.jpeg
买买孜大爷高高兴兴地捧回政府的补助粮。(拍摄于2009年)




27.jpeg
干枯的胡杨树枝是妇女生火做饭的唯一燃料。(拍摄于2009年)




28.jpeg
克里雅人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一个见证。(拍摄于2009年)




29.jpeg
小毛驴是这里很实在的交通工具,既可以驮人还可以运输物资。(拍摄于2008年)




30.jpeg
哥哥为弟弟在理发。(拍摄于2008年)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14 11: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31.jpeg
能吃上蔬菜是一种奢侈,这是克里雅人在准备午餐。(拍摄于2009年)




32.jpeg
村上年长的三位老人。(拍摄于2010年)




33.jpeg
阳光从不对贫穷吝啬,祖孙三代共享天伦。(拍摄于2008年)




34.jpeg
艰苦的生活没有磨灭克里雅人的礼仪文化。这是妇女们见面时躬身前倾,相互致意。(拍摄于2009年)




35.jpeg
会场外。(拍摄于2009年)




36.jpeg
克里雅女孩。(拍摄于2009年)




37.jpeg
孝顺的女儿为母亲梳头。(拍摄于2009年)




38.jpeg
目前,南疆昆仑山的冰川、湖泊、绿洲在迅速萎缩,克里雅河的水位逐渐下降,荒漠化不断加剧,胡杨林成片枯死,新的沙尘源正在急剧形成。面对生态环境的变异,克里雅人正在面临希望与绝望的抉择……(拍摄于2009年)
39.jpe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3 04:27 PM , Processed in 0.04981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