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26|回复: 0

[史地人物] 每日签 | 日本长者的蛤蟆之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6 12: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本长者的蛤蟆之梦 

 2016-09-06 橙酱 每日签


一提到黑泽明,“电影天皇”四个大字就蹦了出来。
 
第一次听到,是在大学时代的电影欣赏专业课上。老师说,为了拍好一个镜头,黑泽明让整个剧组停下来等云。为此,一个场记曾出过一本书,名字就叫《等云到》。还有一次,为了拍摄一个满意的天晴镜头,黑泽明甚至带着一大班人马足足等了100天。
 

对环境的严苛自然也顺延到了工作人员身上。黑泽明在片场指挥严格,事事追求完美,经常大喊大叫,甚至在电影开拍的第一场戏就开除了比他名气甚高的演员。


黑泽明为了拍出想象中梵高的麦田,他们种了4个月的麦子,弄来250只乌鸦。而这些,仅仅为了40秒的拍摄。

 
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这两个细节。因为在我的认知里,日本人都留给人轻声慢语、一派和气的印象。大概也正因如此,剧组工作人员才给他取了个“天皇”的外号。
 
直到我偶然读到黑泽明的自传《蛤蟆的油》,讲他小时候画画,中学毕业到进入PCL电影制片厂(东宝株式会社)遇到恩师,从一个剧本作者一步步走到导演的历程。书中的故事平淡无奇,就像每一个邻家大爷反复絮叨的琐事。
 
但恰恰是这样一位暴脾气的“天皇”导演,小时候却被人称之为“酥糖”。少年时代的黑泽明,呆头呆脑,像女孩子一样面色苍白,成天被同学欺负得眼泪鼻涕一起流。
 
那时恰巧有一首歌,“我家那个‘酥糖’啊,叫人太为难。他从早直到晚,两眼泪不干。”黑泽明也就被同学取下了“酥糖”的外号。
 
他在自传里写道,“直到现在,每一想起‘酥糖’这个绰号,我都不能不感到强烈的屈辱。”
 
大概这也是他将书名取作《蛤蟆的油》的缘故:在深山里,有一种特别的蛤蟆,它和同类相比,不仅外表更丑,而且还多长了几条腿。人们抓到它后,将其放在镜前或玻璃箱内,蛤蟆一看到自己丑陋不堪的外表,不禁吓出一身油。这种油,也是民间用来治疗烧伤烫伤的珍贵药材。
 

黑泽明把自己比作丑陋的蛤蟆,不断自嘲和反省。




因为电影《电车狂》上映惨败,黑泽明企图自杀,用刮胡刀在全身割下21处伤口。因刀片斜入,没伤及动脉。自杀未遂后,他绝口不谈此事。他的女儿在回忆录里写道,大概是因为日本电影的衰退,黑泽明一度觉得自己难以拍出更好的电影了。

 
自杀未遂后,黑泽明先后拍出《德苏乌札拉》、《影武者》、《梦》等力作。
 
在生前的最后一次采访中,黑泽明说:我不想退休,我要拍摄到最后一刻,即使是死,我也要死在片场。

文/橙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4 10:48 AM , Processed in 0.06332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